央行行長易綱:堅決不搞“大水漫灌”減少經濟波動 促進居民儲蓄和收入合理增長

10月10日,央行行長易綱在《中國金融》雜誌發文稱,要根據經濟金融形勢變化,科學把握貨幣政策力度,既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促進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又堅決不搞“大水漫灌”,將經濟保持在潛在產出附近,減少經濟波動;加大貨幣信貸政策支持力度,引導更多金融資源流向民營小微企業。要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最大程度保護廣大人民羣眾合法權益。

易綱表示,貨幣政策與每一個家庭、每一家企業息息相關,關乎廣大人民羣眾的切身利益。貨幣政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重要的就是守護好老百姓手裏的錢袋子,不讓老百姓手中的票子變“毛”了,不值錢了;讓廣大人民羣眾分享國家經濟發展的好處,收入穩步增長。這也是《中國人民銀行法》賦予貨幣政策“保持貨幣幣值的穩定,並以此促進經濟增長”的法定目標。

把好貨幣總閘門,保持物價水平總體穩定,促進經濟持續增長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貨幣是金融的根基,中央銀行負責調節貨幣“總閘門”,肩負着重要責任和歷史使命。站在新時代的歷史方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就要求貨幣政策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完善跨週期設計和調節,更加註重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益,促進經濟金融良性循環,提升經濟的全要素生產率。與此同時,我們需要根據經濟金融形勢變化,科學把握貨幣政策力度,既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促進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又堅決不搞“大水漫灌”,將經濟保持在潛在產出附近,減少經濟波動。

總的來看,近年來貨幣政策傳導效率明顯提升,以適度的貨幣增長支持了經濟高質量發展,保持了物價總體穩定。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速,從2016年末的11%左右降至2019年末的8.7%,與反映潛在產出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基本匹配。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國內生產總值從2016年的75萬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99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物價水平總體穩定,2017年至2019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年均上漲2.2%。2019年末宏觀槓桿率約為254%,較2018年小幅上升約5個百分點,顯著低於2009年至2017年年均超過10個百分點的升幅。

2020年以來,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人民銀行把支持實體經濟恢復循環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綜合運用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再貸款再貼現、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等方式,已推出涉及9萬億元貨幣資金的宏觀對沖措施,全力以赴穩住經濟基本盤。2020年8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與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分別為10.4%與13.3%,明顯高於上年同期,有力支撐了經濟從疫情中加快恢復增長。2020年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長3.2%、環比增長11.5%。經濟增長的同時,物價總體穩定,2020年8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4%,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2%。

把握好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堅持市場化人民幣匯率制度

縱觀全球,成功經濟體必須保持幣值穩定,這不僅包括國內物價水平的穩定,也包括匯率的基本穩定。若匯率發生較大幅度貶值,即便國內生產總值的本幣價值上去了,換成其他國際儲備貨幣價值也會下來,這既會影響本國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也影響老百姓的對外購買力。匯率劇烈波動,還會影響國內外對本國經濟的信心,不利於經濟主體正常的貿易投資活動。自上世紀70年代佈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以來,國際上出現貨幣危機的案例屢見不鮮,一些本已成為高收入國家的新興經濟體,因本幣大幅貶值而重新回到中等收入國家。

近年來,人民銀行根據國內外形勢變化,重點把握好金融業擴大開放、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和貨幣政策之間的關係。2005年7月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歷經百年一遇的國際金融危機、中美經貿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等衝擊,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約21%,國際清算銀行計算的名義有效匯率升值約34%,實際有效匯率升值約47%。得益於我國經濟增長較快和人民幣幣值穩中有升雙重支撐,以硬通貨計算,我國穩坐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同時人均國民總收入持續增長。根據世界銀行統計,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由2005年的1760美元,上升到2019年的10410美元。如今,無論是企業進口、對外投資,還是老百姓出國旅遊、購物、就學,都能夠深切感受到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

儘可能長時間實施正常貨幣政策,促進居民儲蓄和收入合理增長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主要發達經濟體持續實施超低利率和量化寬鬆政策。尤其是2020年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主要發達經濟體中央銀行開始實施無限量化寬鬆政策,非常規貨幣政策“常態化”特徵明顯。2020年以來,主要發達國家貨幣政策全部進入接近零利率和負利率區間。大力度刺激政策在初期有一定作用,但邊際效用遞減,退出難度遞增,長期看還可能會刺激債務擴張和資產泡沫,固化經濟結構扭曲,影響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增加系統性風險隱患。

相較而言,我國貨幣政策堅持穩健取向,保持在正常貨幣政策區間,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少數實施正常貨幣政策的國家。實施正常貨幣政策,保持正的利率,保持正常的、向上傾斜的收益率曲線,總體上有利於為經濟主體提供正向激勵,有利於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也有利於人民幣資產的全球競爭力,幫助我們利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此外,人民銀行在保持資產負債表基本穩定的同時,實現了有效的貨幣信貸增長。主要是,2018年以來,商業銀行平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從15%降至9%左右。降準的過程,體現為商業銀行自主使用的資金相應增加,一部分可能用來歸還從中央銀行的部分借款,體現為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縮表”;另一部分可以用來發放更多貸款、創造更多貨幣,具有貨幣擴張效應。與此同時,人民銀行通過實施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又會相應“擴表”,總體上保持了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的穩定。在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保持穩定的同時,人民銀行通過改革和市場化方式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貨幣政策傳導效率明顯提高,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金融對實體經濟尤其是製造業和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94 字。

轉載請註明: 央行行長易綱:堅決不搞“大水漫灌”減少經濟波動 促進居民儲蓄和收入合理增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