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2億,恆大二號人物被迫離職內幕

年薪2億,恆大二號人物被迫離職內幕

撰文 / 李逗

編輯 / 董雨晴

時隔4個月,恆大物業的百億資金去向謎題,終於有了一個初步調查公告。但讓很多人直呼絕妙的,並不是這次調查背後的真相,而是許家印的心腹大將,竟然提前“離場”了。

7月22日晚間,恆大集團披露的一份初步調查公告顯示,經恆大6位高管授意安排,恆大物業以“存單質押”的擔保方式,通過第三方公司向恆大提供了134億元的鉅額資金。

這134億元被挪用的時期,正是恆大危機爆發前的緊要關頭。2020年12月到2021年8月,恆大集團串聯恆大物業的高管們,將134億資金分3批,挪至集團公司“填補”資金。直至2022年3月份,這筆高達百億的挪用資金才被真正公之於眾。

儘管恆大在本次公告中強調,“這筆資金被用於集團的運營和償還集團境內外債務,暫時沒有發現個人侵佔資金、中飽私囊等情況。”

但調查結果發佈當天,6位涉事高管還是被集體“辭退”。6人中,恆大總裁夏海鈞是任職已有13年的“老將”,恆大前首席財務官潘大榮,以及恆大地產董事長柯鵬,也是跟隨許家印多年的核心高管。

在這次調查背後,一切看起來處理尚且妥當。但從法律層面來看,這件事情似乎還是撲朔迷離。

協縱策略管理集團聯合創始人黃立衝直言,“這件事(違規挪用資金)的性質遠比目前看到的要嚴重。但如果沒有到提起訴訟的階段,那就又變成另外一回事了。”

恆大方面還補充表示,將進一步配合獨立調查委員會,儘快完成調查工作。此外,其正與恆大物業商討償還上述質押所涉及款項的方案。在有關償債方案落實後,中國恆大會發出進一步公告。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對恆大瞭解更多的人,不免想起去年8月,夏海鈞提前大幅減持恆大系股票一事,引發股價鉅額下跌,連帶數千名投資者產生兑付恐慌。

恆大債務危機已經出現一年有餘。夏海鈞等高管的“憂慮”,卻被提前解決了。然而,許許多多恆大的員工和投資者們,還在期待着拿回自己的薪資和理財本金。

“被辭”高管:13年拿走16億收入

如果不是翻出134億資金被劃扣的舊賬,人們很難再獲得有關夏海鈞的消息。從去年6月份開始,夏海鈞已經消失在公眾視線之外一年多了。

以往,有許老闆出席的重要場合,夏海鈞都會陪伴在側。一年一度的業績會上,夏海鈞也常常替代許老闆,擔當恆大的話事人。

二人之間有着長達13年的搭檔時期。很多關鍵時期,夏海鈞充當了許家印得力干將的角色。從2008年恆大上市遇挫,再到2009年成功IPO,其還經歷了2007年、2008年調控、再到2009年市場的迅速升温。恆大地產在港交所正式掛牌上市,股價在當日出現大漲,許家印問鼎中國首富等,夏海鈞都是見證者。當然,包括上述提及的134億資金質押挪用事件,據公告顯示,夏海鈞也“參與該質押安排”。

不過,讓夏海鈞真正破圈的,還是他的上億年薪。2017年,福布斯發佈《香港上市中資股CEO薪酬榜》,夏海鈞以2.7億元榮登榜首。而同期,萬科鬱亮的年薪979萬元、碧桂園莫斌年薪605.8萬元,都被夏海鈞比下去了。

夏海鈞因此被外界稱為“打工皇帝”。即使到了2020年,夏海鈞的年薪依然高達2億元,超過所有高管。

年薪2億,恆大二號人物被迫離職內幕

夏海鈞 圖/視覺中國

然而,恆大債務風暴洶湧而來時,最常活躍在公眾舞台的夏海鈞,反而消失了。無論是去年底恆大高管悉數亮相的保交樓大會,還是恆馳汽車生產重大會議,夏海鈞的身影都沒有出現。

有員工説,夏海鈞主要在海外處理海外債務的展期。但更多的人覺得,夏總裁沒有做出什麼實質性的動作。替代夏海鈞對外發聲的高管,也變成了剛加入董事會席位沒多久的肖恩。

然而,不在台前的夏海鈞,卻曾給恆大系的投資者帶來不小的震盪。2021年8月,夏海鈞減持了恆大物業和恆大汽車的股票,套現約1.15億港元(約9600萬人民幣)。這個消息迅速在網上掀起軒然大波,引發恆大員工對公司的信心全面崩塌,外界紛紛指責夏海鈞提前“跳船逃生”。

這之後,夏海鈞頻繁減持恆大債券、拋售恆大系股份、出售美元債等,讓恆大在資本市場經受了一系列震盪。據媒體統計,夏海鈞在2021年通過出售恆大美元債券和減持恆大系公司股份,累計套現約11.872億元。

時間再拉長到夏海鈞任職恆大的13年間。據《中新經緯》統計,從2008到2020年,夏海鈞在恆大一共獲取收入近16.38億元,平均每年1.26億元。

然而,夏海鈞並不是唯一一個提前套現的高管。危機不斷蔓延下,很多核心高管們,已經提前“上岸”了。

2021年5月31日,恆大財富總經理杜亮,提前兑付了自己在恆大財富購買的理財產品。彼時,網上有人曝出了杜亮與其父杜永平四筆合計1000多萬元投資提前兑付的消息。杜亮最後不得不説,“自己因為家中有事,提前兑付了理財產品”。

8月16日,恆大執行董事、副總裁史俊平套現 2252.56 萬港元;同一天,恆大另一執行董事黃賢貴,也拋光了恆大汽車所有股票。

提前行動的這批高管裏,自然也少不了許老闆。2021年7月,許老闆的夫人就提前兑付了2300萬元的理財產品。2021年7月30日,許老闆在香港名下的兩套價值10多億的豪宅,也莫名轉到管家譚海軍名下。

留下來的員工:不僅要“賣房”,還得“賣車”

相比之下,那些肩負“保交樓”任務的城市總、區域總們,依舊在台前努力着。

目前,恆大各地公司的工作重心都在“保交樓”上。承擔這部分任務的,不僅包括恆大集團的各個區域公司,還包括恆大汽車產業園的產業配套住宅部分。

為了完成“保交樓”任務,恆大各地的“城市總”們大都需要留下繼續“戰鬥”。自從去年12月開始,恆大高管團隊也基本處於“凍結”狀態--不進人也不出人,確保工作有序推進。

2021年12月,一份有關恆大核心高管不得離職的消息,在市場上流傳。據媒體報道稱,部分地區要求恆大地方公司的法人、董監高及財務負責人必須在崗,不得無故離職。

一位恆大內部員工對《財經天下》週刊透露,目前各地城市總離職的也有,但總體來説並不多。“現在解決問題主要以項目為主,各個項目總主要負責跟地方對接,地方也建議不要讓他們離職。當然有些特殊情況,也有一些離職的,但總的來説離職的很少。”

“保交樓”是當前各地穩樓市的重中之重。過去一年,許多陷入債務泥潭的房企老闆們,也將“保交樓”視為當下最為緊迫的業務重點。不過,具體到實際行動層面,真正用來啓動項目的錢,卻很難落實到位。

年薪2億,恆大二號人物被迫離職內幕

圖/視覺中國

據不完全統計,近期,長沙恆大珺悦府工程部、恆大廣西公司、恆大山西公司相繼發佈通知稱,因所在公司拖欠員工公積金及工資,現全體停工,停工期間所有業務停辦,具體復工時間待定。

“在一些區域市場,比如河南河北山東等地,由於恆大的項目很多,而且前期銷售太好,集團敢於把資金從項目上抽走,但也導致項目層面無資產無資金,後續無以為繼,開工復工困難。反倒是之前銷售不太好剩下貨量的,目前還有一些貨可以作為資產完成項目。”上述人員表示。

而到了最近一段時間,恆大在職員工們也開始接受新的業務分攤。正如很少有員工能逃脱得了恆大理財產品的魔咒一樣,恆大員工普遍都經受過恆大理財產品的培訓和任務攤派。而在現今的恆大,也很少有員工能逃得了恆大賣車銷售的KPI。

數天前的7月11日,許家印在恆大集團內部召開了一次會議,恆大旗下物業及汽車板塊相關高管悉數到場,會議主題是針對恆馳汽車的銷售討論。許家印再次提出,鼓勵員工積極參與恆馳5銷售。

許家印視恆馳汽車為“翻盤”的希望。他親自動員恆大員工賣車,要求恆大上下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力度,甚至對與一線業主打交道較多的恆大物業寄予極大的希望。

恆大物業很快也召開內部會議傳達指令,下發了恆馳5銷售考核任務。

員工們賣車的考核,被細分到集團旗下每個項目中,而每個項目考核指標的依據標準是:小區業主數量。

離職員工:理財本金還沒要回來

很多恆大員工的第一堂“理財課”,都是在恆大上的。

在恆大,員工們不僅需要學習房屋銷售知識,揹負賣房的業績壓力。還要了解旗下的理財產品,熟悉理財產品特性,最終大多得自己掏錢把它買了。

幾乎所有來到恆大的員工,都不會對恆大財富的理財產品感到陌生。曾經,這個年化收益預計可達8%,且有恆大集團作信用背書的理財產品,讓很多員工們產生了投資興趣,本着“穩賺不賠”的想法,部分員工及其親朋都是主動購買的。

但到了近兩年,購買恆大財富的理財產品,成為員工們揹負的硬性KPI。恆大各部門曾多次下發指標,要求員工購買及推廣恆大財富的理財產品。

重壓之下,一些恆大員工不得不自掏腰包購買理財產品,並向身邊的人推薦購買。這些任務直接下達到個人,並和績效掛鈎。如果未能達標,輕則被點名通報,重則被降薪停職。

在恆大,理財產品的銷售目標和職級是掛鈎的。基層是以萬計,領導層級的則是以百萬計,投資總額數百萬乃至千萬的人不在少數。

2021年9月8日,恆大多位高管打算提前兑付理財產品,導致員工羣情激憤,部分恆大員工甚至充當了恆大財富維權大軍主力,帶頭圍堵全國各地的恆大總部。面對投資者的質疑,許老闆發話到,“我可以一無所有,但恆大財富的投資者不能一無所有。”

年薪2億,恆大二號人物被迫離職內幕

圖/視覺中國

這之後,恆大財富公佈了一份兑付方案:2021年12月及2022年1月、2月:每月向每位投資人兑付本金8000元。剩餘本金低於2.4萬元的以剩餘本金兑付完為止。恆大集團曾表示,2022年3月及以後,公司將積極籌措資金,後續兑付方案將於2022年3月下旬公佈。

但一位恆大財富的投資者對《財經天下》週刊印證到,“之前的幾個月的確都收到了恆大財富8000元的兑付資金,不過對於後續的兑付安排,目前還沒有新的方案。”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恆大仍約有16.31萬名員工。而在恆大高速墜落後,有多少員工們相繼離開,並沒有一個清晰的數據。對於投入恆大理財的本金什麼時候能要回來,也沒人能説得清。“其實早就不抱希望了。”一位在2021年底離開恆大的員工對《財經天下》週刊表示。

儘管員工們有着各種各樣的埋怨,但現如今,市場各方都在期待,恆大的債務問題能得到真正、全面地化解。畢竟,只有恆大重新“活”過來,與恆大相關的員工、投資者、供應商等人的錢,才有真正落實的那一天。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051 字。

轉載請註明: 年薪2億,恆大二號人物被迫離職內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