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沒有錢的時候,會如何消費?

人們在沒有錢的時候,會如何消費?


不久前,華為任正非説,讓寒氣傳遞到每一個人身上。不過寒氣傳沒傳遞到每個人不知道,但寒氣肯定沒有吹到拼多多身上。

最新的財報顯示,拼多多第二季度實現營收314.4億元,同比增長36%。淨利潤89億元,是京東的兩倍。算下來差不多一天營收超過三億,而且能淨賺一個億。

要知道,京東的利潤,還是在銷售和管理費用相比去年同期減少13.72億的基礎上實現的。而拼多多這邊,佔成本費用很大一部分的百億補貼卻依然存在。

在拼多多展現了驚人的盈利能力的同時,也向我們解答了一個問題,就是人們在沒有錢的時候,會如何消費?

我們都知道,提高利潤只有兩種方法,要麼降低成本,要麼多賣貨增加營收。在“補貼力度”沒有大增大減的前提下,拼多多的營收卻大增。進而直接將淨利率從去年二季度的10.48%提升到了今年的28.29%。

很難想象,一個主要賣9.9的垃圾袋和抽紙的電商平台能有近三成的淨利潤。但其實原因也並不複雜。

從大環境來説,在經濟下行的背景下,人們減少了可選消費的支出,而紙巾、垃圾袋這些日用品的剛需並不會減少,從而在營銷和補貼力度並未提升的情況下,實現了銷售額的增長。

簡單理解就是,假設原來一個人有100元用於消費,其中50元花在淘寶,50元花在拼多多上,那麼現在可能只有80元用於消費,而依然有50元花在拼多多上。

在歐美日本等發達市場,每當經濟疲軟時,口紅銷售反而能一枝獨秀,這反映了經濟蕭條時期消費者的向下選擇趨向,人們對於高價產品更敏感了,低價產品帶來的滿足感成為更迫切的需求,這就是所謂的“口紅效應”。

以低價為招牌的拼多多表現亮眼,背後其實反映了一種消費降級趨勢。但你要説我國消費徹底陷入降級趨勢,似乎又不那麼貼切,畢竟不少行業仍然是得高端者得天下,白酒仍然是茅台和五糧液稱霸,消費再不振也不影響人家半年盈利幾百億,飛天茅台搶到就是賺到。近年國產手機品牌一片哀聲載道,但仍不影響蘋果一騎絕塵。

消費升級和消費降級並存,本質上並不衝突,因為它們所指代的人羣並不是同一類。消費分化的背後實際上是消費者的分化,也就是貧富的分化。

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説,確實在有意識地節省生活開支,消費不斷降級。但這並不妨礙土豪們肆意買買買,消費不斷升級。畢竟人家有那個條件沒辦法,金錢就是力量,有錢人的抗風險能力註定要大於窮人。

在經濟下行的今天,這種現象反映到消費市場就是,有本事的就走高端路線賺富人的錢,沒本事的就走下沉市場,降價降本一起卷。而站在中間不上不下的,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其盈利空間被慢慢的擠壓。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29 字。

轉載請註明: 人們在沒有錢的時候,會如何消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