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 黎旅嘉)訊,量化私募年終獎高達5000萬元的傳聞,成為今天高熱度話題。
隨後該消息得到了不少頭部量化私募人士證實。私募業普遍認同的是,僅個別核心員工才能拿到這種級別的年終獎,特別對於是非頭部量化私募,千萬獎金就已是天花板。
有目共睹的是,今年私募大爆發,特別是量化私募。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12月10日的數據,百億私募共有101家,其中百億量化私募有26家,數量佔比25.74%,千億有2家。百億量化今年以來平均收益高達21%,且全部百億量化私募年內均實現正收益。
一方面,行業薪資隨着景氣度而水漲船高,如某百億級量化私募更是曾面向實習生提供不同崗位,開出年薪在50萬元至200萬元不等的薪酬。但另一方面,不少量化卻仍大呼“難招人”。有業內人士就表示,“隨着量化私募行業發展越來越快,競爭必將走向更為激烈的狀態,而優秀人才又是競爭的核心,有些人才能夠為公司的超額收益做出顯著貢獻,所以這場‘人才之戰’必不可少”。
頭部量化5000萬年終獎刷屏
量化私募發了5000萬元的年終獎的消息來源於社交平台上的一則截圖。一位博主在社交媒體上發帖稱,“同事的同班同學做量化,今年獎金超過5000萬元……今年做量化的二級私募確實厲害了,業績大爆表,震盪市中,模型的確優於人腦”。
有業內人士表示,5000萬年終獎對於頭部基金經理而言,其實不足為奇。“量化行業規模大了,過去百億級私募,一年賺4-5億元,每人輕鬆發四五百萬,現在千億私募,頭部基金經理發到四五千萬也不算多奇怪。”他還補充道,量化用的人多,主觀賺錢的時候只會發的更多。
私募排排網基金經理胡泊也認為,量化策略因為風險可控、收益穩健等特點,在國內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獲得了投資者和銷售機構的廣泛認可,從而導致越來越多的機構開始開發量化策略。而量化策略的競爭往往是人才和硬件的競爭,國內量化策略起步比較晚,因此量化方面的人才儲備不足,在量化人才需求大幅增長的情況下,造成了量化人才難求的局面,優秀的量化人才自然遭到了眾多機構的瘋搶,身價自然就水漲船高。
也有業內人士透露稱,“某頭部量化私募去年就有員工年終獎拿千萬元級別了,起碼在3000萬元以上”。進一步而言,其所在的量化私募通常在節前發放年終獎,這一時間點正是搶人高峯期,公司出於對被“挖牆腳”的擔心,所以今年發得更早。
不過,還有一種現象是,有些公司採用拖延戰術,緩發年終獎,一定程度上緩解人才流失。
量化大年,人才成“命門”
毫無疑問,對於量化而言今年顯然是個“大年”。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12月10日,百億級私募共有101家,其中百億級量化私募有26家,數量佔比25.74%。百億級量化今年以來平均收益高達21%。且全部百億級量化私募年內均實現正收益。
而今年量化私募能夠做到業績亮眼,主要還是因今年的結構性行情。在今年的結構性行情下,市場輪動較快,而量化投資本身就具有持倉分散、行業暴雷有限的特點,又依託於量化策略能夠及時的應對市場的結構性行情進行調換倉位,所以表現相對較優異。相較而言,主觀策略去年能夠跑贏主要是通過集中抱團白馬藍籌股,在今年風格切換時,未能及時調倉,導致淨值回撤較大。
進一步來看,在26家百億級量化私募中,半數以上為今年新晉百億元的私募機構。事實上,根據中信證券研究部估算,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國內量化類證券私募基金行業管理資產總規模10340億元,正式邁過“1萬億”關口,並在同時期證券私募行業4.87萬億元總規模的佔比攀升到21%。
但就在4年前的2017年二季度末,國內量化類私募基金總規模只有約1000億元。從大約2013年國內量化類私募基金行業起步,到目前不到10年的時間,已經承載了投資人“1萬億的認可”,這是量化類私募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在蓬勃發展的資產管理與財富管理行業,1萬億元的體量也是量化類私募行業發展的新起點,反映出量化私募產品正在受到越來越多高淨值人羣的青睞。
在此背景下,隨着管理規模提升,相關機構在人才建設方面也越來越“大方”。相關人士表示,“量化行業規模快速增長,頭部私募若想持續保持領先地位,需要招募更為優秀的人才,否則很難支撐百億甚至千億的管理規模。”
一方面,機構之所以給予員工如此鉅額的年終獎,是為了留住人才。另一方面,除了給予核心員工豐厚的年終獎以外,還有各大機構爭先搶奪優秀的應屆畢業生,本科畢業薪水就能開到100、200萬年薪,還有獎金,北上深户口任選等。
例如,鳴石投資2022年的校園招聘信息顯示,如果加入鳴石投資有望收穫最高200萬元年薪。
不過,高薪下的要求並不低。目前不少機構表示,只招清北的理工科人才,有的甚至要求拿過全球的計算機或者數學相關重量級比賽金獎獲得者。此外,還有的重點招聘海歸量化人才,也會和騰訊、阿里、華為等科技企業“搶人”。
一個顯而易見的趨勢是,中國量化投資發展空間巨大,已然成為我國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力量。因而,量化私募對人才的爭奪也更加激烈,高薪挖人在可預見的一段時間仍會成為量化私募的“搶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