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金融圈
小市值公司正在遭受資金拋棄,真相究竟如何?
“你們30億市值都不到,我們接待不了。”
這句話是出自一篇名為《你們才30億市值,我們接待不了》的文章。隨着該文章在社交媒體上的刷屏,一時間,公司市值大小,究竟該不該作為公募基金投資標準的討論甚囂塵上。
小市值公司正在遭受資金拋棄,真相究竟如何?
A股的鄙視鏈真的是這樣嗎?
今年有22家公司被調研超過10次
近七成市值超過百億
“你們30億市值都不到,我們接待不了。——近幾天,這篇文章在財經圈熱傳。故事是這樣的:一家上市七八年的公司,因為各種原因,市值跌至三十億元不到。公司老闆開始操心市值問題,希望與機構投資者交流。
萬萬沒想到,約路演的時候,基金經理卻嫌公司市值太小,不予接待,理由是:30億市值沒有交易量,除了大宗交易,二級市場上根本買不到量。
傷害不大,侮辱極強。這個故事反映出A股的生態:大市值、熱門公司受到資金追捧,小市值、傳統行業卻遭到“鄙視”。小市值公司,進不了大機構的“法眼”。
“這種情況是存在的,但不能説絕對。一家上市公司市值規模偏小,成長性有不足,就可能難以吸引基金、券商等機構來調研,研究無法覆蓋到。”一家上市公司董秘表示。
當然,並不是説小市值公司,就一定沒有機構調研。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22日,今年以來一共有1049家A股公司被證券、基金、保險及資管、投資機構等調研(部分調研或未被公開)。其中,有938家公司市值超過30億元,還有111家市值不足30億。
只不過,被機構調研次數較多的公司,多數市值偏大。
例如:被調研次數超過10次的22家公司裏,只有萊伯泰科(35.720, 0.65, 1.85%)一家市值不足30億元。道通科技(72.970, -0.53, -0.72%)、堅朗五金(181.990, 5.99, 3.40%)等15家公司市值皆在百億以上。被機構調研16次的比亞迪(169.250, 0.54, 0.32%),總市值超過4000億元。
公募基金一季報披露真相
A股資金向頭部公司靠攏
機構調研的偏好,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A股行情的分化。今年初,以大消費為主導的大盤藍籌行情一度上演,行業龍頭成為資金關注的主要對象。春節以後,大盤藍籌股出現一定程度回調,但從市場成交情況來看,資金仍主要扎堆在大盤股中。
查詢Wind數據發現,截至4月22日,A股市值在1000億元以上的公司有134家,佔全部上市公司總數的3.14%,但日均成交額累計達2711.72億元。而A股有1993家公司市值不足50億元,佔比接近一般,它們的日均成交額合計1155.55億元,不足千億公司日均成交額的一半。兩極分化之下,A股市場上不少小市值公司逐漸被邊緣化。
在機構和資金逐漸向頭部公司傾斜之下,曾風靡一時的殼資源、ST股炒作,逐漸失去光環。今年初至今,區間日均成交額較小的公司,大部分是退市及ST股。目前,已進入退市整理期的康得退(1.510, -0.17, -10.12%)(維權),今年以來日均成交額僅6.51萬元。
最新披露的基金一季度持倉,單隻基金規模越來越大,動輒數百億,因此無法在流動性較差的小市值股票上買到足夠的量,以及存在賣出困難等因素。
Choice數據顯示,一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市值不足30億元“小盤股”的數量只有85只;而基金持有市值大於30億元的公司則多達1597只。
相關閲讀:年內33只公募產品清盤!債基接近半數,手上有這種基金的投資者要小心了
那麼,資金規模小、在小股票上具有靈活操作優勢的迷你基金,會愛上小股票嗎?最近披露的多隻迷你基金持倉顯示,哪怕規模僅有兩三千萬,但在十大重倉股上也幾乎清一色的百億、千億市值股票。
截至一季度末,公募基金持倉市值最大的十家企業分別是貴州茅台(2108.940, 53.44, 2.60%)、五糧液(280.000, 8.81, 3.25%)、騰訊控股、海康威視(63.230, 0.35, 0.56%)、中國中免(299.290, 3.29, 1.11%)、招商銀行(53.300, 0.69, 1.31%)、寧德時代(371.500, 9.14, 2.52%)、滬州老窖、中國平安(74.260, -0.11, -0.15%)、邁瑞醫療(435.300, 28.10, 6.90%),均為大市值白馬藍籌股。
而上述85只被公募基金持有的不足30億元的小市值公司中,除縱橫股份(34.120, -0.86, -2.46%)、青雲科技(60.240, -1.51, -2.45%)、智洋創新(18.610, 0.26, 1.42%)、富信科技(28.760, -0.20, -0.69%)、元琛科技(14.130, 0.13, 0.93%)外,持有其餘80只股票的基金數量不超過10只。
其中富信科技是基金持有數最多的小市值股票,共計39只基金持有。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公募基金對於“企業市值”可謂態度鮮明。
2020年7月至2021年春節前期間,大盤股行情明顯優於小盤股,形成了所謂“抱團行情”,市場在機構抱團湧入白馬藍籌股的背景下,持續推動了股價上漲,形成了一波由大盤股主導的快速拉昇行情,但這樣的行情是以眾多中小盤股下跌為代價的,也就很容易形成“股價下跌→機構減持→股價進一步下跌”這樣的正反饋循環。
一家供職於上海某公募基金基金經理表示了相同看法:“A股市場的賽道目前已經清晰明確,各賽道也已經跑出了確定的龍頭公司,龍頭公司對中小公司的優勢是全方位碾壓級的,暫時又沒有新賽道出現,所以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小市值公司的發展很具挑戰性,因此難有大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