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拖延已久的《通脹削減法案》被美國總統拜登簽署正式生效,這是拜登去年推動的1.75萬億美元“重建美好未來法案”的“縮水版”。
《通脹削減法案》預計將在10年內增加7400億美元的財政收入,並將投入超過4300億美元在氣候、清潔能源以及醫療保健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該法案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氣候法案,因為其中3690億美元與能源安全和氣候變化有關,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氣候投資。也有分析認為,這是美國在新能源領域試圖“限制中國”的又一個舉措。
當地時間8月16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總價值為7500億美元的《2022年通脹削減法案》。
名不副實
《通脹削減法案》可簡單總結為“一升一降一增”:通過“升”税對大企業徵收15%最低税等內容,致力於在未來十年內創造近7400億美元的財政收入;在醫療保健領域投入約640億美元,以“降”低處方藥價格、強化醫療保障,降低醫療成本來減輕通脹的影響;以“增”補貼來鼓勵新能源和新能源車的發展,以應對高油價帶來的通脹問題。
美國通脹自一年多前開始加速上升,今年3月以來,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漲幅均超過8%。美國勞工部本月10日公佈的數據顯示,7月CPI同比上漲8.5%。
隨着美國中期選舉臨近,拜登將降低通脹列為首要經濟議題
彭博社稱,由於通貨膨脹是當下許多美國人特別擔心的問題,《通脹削減法案》這一名稱最終勝出並不奇怪。這有點像“標題黨”。
該法案在兩黨之間爭議巨大。雖然民主黨聲稱該法案能緩解通脹、削減赤字,但批評者認為,抑制通脹實質作用並不顯著。此前,美國參議院僅以51-50的微弱優勢通過該法案,最終由美國副總統哈里斯投出了關鍵一票。
上海財經大學中國經濟思想發展研究院研究員嶽翔宇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經濟學角度講,通常增加投資是助推通脹(更多的錢通過財政流入居民或企業手中),削減財政赤字是有助於削弱通脹(居民或企業手中資金減少)。
那麼,這部法案要如何在擴大投資的同時削減通脹?
“主要有兩點:第一是法案提出要投入資金增強税務部門針對大企業和高收入羣體的執法能力,而且設定利潤超10億美元的公司的最低税率不得低於15%,也就是增加財政支出的同時增加財政收入,法案預計可以削減財政赤字超過3000億美元;第二是美國本輪通脹源於俄烏地緣衝突帶來的能源價格上漲,因此清潔能源投資可以豐富能源種類、增加供給總量,提升能源獨立性。”嶽翔宇説。
富而德律師事務所全球交易業務部合夥人沈育欣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法案對清潔能源領域的投資不會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畢竟幾千億的補貼要花五至十年的時間。此外,法案是通過增加税收來增加財政收入,把收入裏面的大部分再反過來投資。加税後,企業會減少生產或減少供應,能否降低通脹不好説。
瑞士百達財富管理宏觀經濟研究主管杜澤飛也對該法案降通脹的短期效果存在一定的疑慮。“因為我們看到現在石油、天然氣以及汽油的價格還在上漲。法案確實創造了一個機遇,可能會讓美國更接近巴黎協定設定的目標,但是時間可能需要十幾年”。
國泰君安期貨宏觀總量及能源研究負責人王笑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法案的內容和名稱並不相符,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法案中的措施將會降低目前美國處在歷史高位的通脹。重心放在新能源領域投資上可能會持續抑制美國傳統能源的資本開支意願,而新能源的佔比又難以一蹴而就,反而無助於降低能源價格和通脹水平。另一方面,儘管白宮宣稱新法案是美國曆史上對氣候和能源最大的一次投資,但實際上,法案提出的在2030年將碳排放量減少40%並不及美國退出又重返的《巴黎氣候協議》中同一時間框架下減排50%的目標。
加碼“美國製造”
新法案加碼“美國製造”,要求獲得補貼的電動汽車必須在北美組裝,電池中的材料和“關鍵礦物”必須來自美國或與美國有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國家。
韓國《亞洲日報》表示,相關政策為優先購買美國貨制定了更加詳細的框架,有分析稱,這是美國繼《芯片和科學法案》後在高科技及未來有發展潛力的產業上對中國進行的又一次圍堵。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連續七年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國的新能源產業鏈也是全球最大的,拜登多次在演講中針對中國,表示美國要在新能源這個領域趕超中國,新提出的政策確實在壓制中國,培養美國本土的新能源核心產業鏈。這將對中國零部件供應商的出口製造阻力和障礙。
不過中信證券分析稱,中國新能源汽車供應鏈企業具備較強的先發優勢,供應鏈成熟,成本優勢突出。無論是在電池還是正極、負極、隔膜及電解液等鋰電材料方面,預計中國企業在供應鏈中的份額短期內難以被完全替代,仍將保持全球領先地位。
王笑認為,法案可能是主觀上試圖“限制中國”,也可能是重塑美國製造業、引導製造業迴流的必然之舉。比如法案中對於新能源車税收減免的要求是須在北美生產,電池中的材料必須來自美國之外國家的新車將會獲得較少的税收減免等,都是在強調新能源產業的“美國化”。
“當然美國想在新能源領域進行追趕的話,就必然會與中國新能源上下游產業鏈產生競爭,‘競爭’可能比‘打壓’的説法更準確一些。目前我國在新能源領域已形成較為完備的可再生能源技術產業體系,在光伏、水電和風電發電等領域都連續多年排名全球首位,機組、部件等環節自主度較高,也具備深厚的終端消費市場,先發優勢和市場規模還是處於擴大階段。”王笑説。
《華爾街日報》直接指出,民主黨人告訴美國人該法案將對中國造成打擊,但當美國人發現真相時將會猛然醒悟:美國新能源製造業的税收抵免無法消除中國在規模經濟、勞動力和能源成本方面的巨大優勢。
野心難實現
近年來,美國愈發看重新能源的戰略地位。“新能源的戰略地位歸根結底是能源的戰略地位,在削減碳排放的全球趨勢下,新能源勢必將會和傳統能源一道,成為大國能源安全的重要一環。”王笑表示。
王笑指出,美國可以視作傳統能源大國,但在新能源產業鏈上看,與其長遠的碳排放目標是不匹配的。尤其看到近年來全球地緣政治環境不確定性上升,能源自主性和安全性顯得愈發重要,以歐洲近期的能源危機為例,便是在新舊能源轉換過程中缺乏能源自主性的體現。
王笑説,法案確實體現出拜登政府在新能源領域的野心,其中許多措施我們也並不陌生,長期來看,確實對美國新能源結構調整、新能源領域加快追趕會有着較大影響。比如在企業端,對投資風能、太陽能、地熱能、核能、氫能和電池儲存等領域的企業提供税收抵免;對傳統化石能源進行碳捕獲技術投資的企業提供税收抵免。而在消費端則是鼓勵選擇清潔能源,對於在住宅上使用清潔的消費者提供税收抵免,包括屋頂太陽能、熱泵和小型風能系統;對於購置電動汽車的消費者提供税收抵免,其中新電動汽車最高7500美元,二手電動汽車最高4000美元。
不過美國想實現新能源“獨立自主”並不會一帆風順。中金公司認為,短期因美國本土及自由貿易協定國鋰電、光伏產業鏈配套產能不足,仍需向中國進口。中長期將加速國內鋰電、光伏產業向美國本土或貿易協定國轉移。
王笑表示,未來還是在於“美國化”和“市場化”的矛盾逐力。市場終究會在政策和效率兩方面權衡,政策的能否最終轉換美國在新能源產業鏈上的成本優勢,是很不明朗的。比如特斯拉上海工廠已經生產了超過100萬輛汽車,佔比總產能1/3,供應鏈的本土化率已超過95%,這樣的格局可能很難因為諸如税收抵免這樣的政策而改變。
嶽翔宇認為,新能源是面向未來的戰略性科技。長期看化石能源儲量不斷減少,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傳統化石能源是不可避免的趨勢。法案肯定會加速美國新能源產業發展,尤其是光伏、風電、新能源車、氫能、儲能等領域。但是通過對新能源的支持性投資來提升產能需要數年的週期才能看到是否奏效。況且美國的鋰電等產業鏈發展配套不足,短期內肯定有很多中間品和原材料需要進口。另外,美國的最大挑戰未必在於技術、貿易層面,而是政治上的不確定性,如果民主黨今年中期選舉落敗、或者2年後共和黨贏得總統大選,那麼支持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政策能否延續下去是個未知數。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副研究員李崢認為,法案追求的“獨立”和“自主”存在內在矛盾,難以兼顧。“獨立”主要針對產能,較容易通過產業引進實現。而“自主”主要針對技術,需要長期積累和持續研發。法案從覆蓋時間段、激勵領域上更側重前者,即在短期內帶動美國新能源擴產。具有成熟技術、產業鏈和市場分佈全球的外國企業將更容易從中受益,藉此鞏固其技術領先地位。從長期看,美國能否在政策激勵期內塑造出技術優勢仍存較大疑問。
記者 李曦子
編輯 王哲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