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RCEP協定明年1月1日正式實施,商務部:已做好履約準備

由 圖門耘 發佈於 財經

2022年1月1日,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將正式生效實施。12月30日,商務部副部長任鴻斌在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中國率先完成協定核准,率先提交核准書,為協定如期達到生效門檻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當前,協定實施的國內準備已就緒,701條約束性義務均已做好履約準備。

12月30日,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舉行,商務部介紹RCEP有關工作情況。圖/國新網

任鴻斌表示,RCEP對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大意義。首先,協定實施是我國對外開放新的里程碑。其次,協定實施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將成為我國連接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紐帶和橋樑,使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更加緊密相連。同時,協定生效將大大提振疫情背景下經濟復甦的信心,將有效對沖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提振貿易和投資信心,為我國經濟增長注入新的動力。

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跨週期調節進一步穩定外貿工作的政策舉措,並且部署了RCEP協定生效實施後的一些工作安排。

任鴻斌介紹,圍繞做好跨週期調節、進一步穩外貿,商務部從4個方面提出了15條政策舉措。包括加強財税金融政策支持;進一步鼓勵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發展;緩解國際物流等外貿供應鏈壓力;支持重點產業重點企業,將深化東部與中西部、東北地區合作共建國家加工貿易產業園區,培育一批貿易雙循環企業,對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企業予以支持,研究建立外貿領域用工定點定期監測機制。

此時出台跨週期調節穩外貿的政策,最主要的目標就是對穩外貿工作早安排早部署,爭取時間早落實,努力實現2022年外貿“開門穩”,助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全力保障外貿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全力為外貿企業紓困解難。

今年以來,我國外貿克服諸多困難,實現快速增長。1-11月,我國進出口總額達到5.48萬億美元,同比增長31.3%;前三季度,貨物和服務淨出口對GDP的貢獻率達到了19.5%,拉動GDP增長2個百分點。

焦點1

如何判斷明年外貿的形勢和走向?

任鴻斌介紹,今年我國外貿實現了量穩質升的目標,為穩定經濟增長作出重要貢獻。外貿規模再上新台階。預計今年全年我國貨物進出口有望達到6萬億美元,增長超過20%,也就是説,今年一年我們將跨越“兩個萬億”美元的大關,第一貿易大國的地位更加鞏固。與去年相比,進出口增量約1.3萬億美元,相當於過去10年增量的總和。前三季度,出口和進口國際市場份額分別達到了15%和12.1%,再創歷史新高。

商務部副部長任鴻斌。圖/國新網

今年外貿實現快速增長,主要得益於我國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領先地位,是外貿產業潛力得以充分發揮、綜合競爭力不斷提升的結果。今年可以説外貿登上了一個“高坡兒”,成績來之不易,明年面臨的形勢依然複雜嚴峻,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供需兩端均要承受巨大的壓力,很可能要過一個“大坎兒”。任鴻斌表示,需要面臨的情況包括疫情走勢不確定、全球經濟復甦不均衡、發達經濟體和低收入國家復甦差異大等。供應鏈瓶頸難以徹底緩解。世界經濟循環受阻,港口持續擁堵,供應鏈局部中斷風險上升,原材料和運輸成本居高不下,缺芯、缺櫃、缺工等問題持續存在。

他表示,商務部將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統一部署,加強跨週期調節,多措並舉穩定外貿,狠抓跨週期調節穩外貿政策落實,培育增強外貿競爭新優勢,全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幫助外貿企業開拓市場,以RCEP生效實施為契機,推動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

焦點2

如何保障外貿產業鏈供應鏈暢通?

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李興乾介紹,受到廣泛關注的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問題極其重要,這也是外貿發展的核心問題。商務部將從加強國際合作、厚植產業基礎、培育外貿主體、優化貿易環境四個方面入手,推動落實六項政策措施。

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李興乾。圖/國新網

持續推動國際海運物流暢通。進一步增強工作的針對性,着力緩解企業面臨的國際物流壓力。培育新一批外貿創新發展試點。儘快增設一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培育一批離岸貿易中心城市(地區),要以點帶面,拓展貿易合作新賽道。支持加工貿易穩定發展和梯度轉移。將加強國家級加工貿易產業園培育建設,深化東部地區與中西部、東北地區的合作共建,支持一批加工貿易重點項目在各個園區落地發展。培育貿易雙循環企業,加強配套服務,指導解決企業面臨的實際問題,支持發展“同線同標同質”產品,拓展貿易渠道,完善供應鏈網絡。

提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他表示,RCEP如期生效,是寶貴的市場機遇,藴含着巨大的貿易創造力,是明年穩外貿的重要抓手。“我們要用足用好市場開放承諾和規則,擴大原產地累積規則的綜合效應。從貨物種類、來源地等實際出發,科學精準實施疫情防控,加快出口退税進度,降低進出口環節的合規成本。”

同時,加快推進貿易調整援助。國際貿易環境變化會導致國內的企業、產業以及從業者陷入暫時的困難,貿易調整援助是政府幫助他們渡過難關的一項政策措施,這種安排是國際慣例,在主要的發達經濟體已經實施多年,對於企業緩解外部衝擊、穩定產業鏈和供應鏈有所助益。

焦點3

如何幫助企業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

商務部國際經貿關係司司長餘本林表示,為支持企業用好RCEP協定,持續提升企業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能力,推動國內產業升級,商務部將會同有關部門重點做好幾項工作。

商務部國際經貿關係司司長餘本林。圖/國新網

促進貨物貿易發展,確保優惠原產地規則發揮實效,落實好協定服務貿易開放承諾和投資負面清單承諾,確保開放措施全部落實到位。鼓勵企業對接國際技術標準,提高產品質量,加強區域內高端綠色產業鏈和製造業合作,加大重要產品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推動產業升級,提升產業競爭力。指導地方結合自身優勢用好協定,提升營商環境,抓住國別市場機遇,促進對外貿易和招商引資,以高質量實施協定促進地方高質量發展。

提升中國自由貿易區服務網功能,為企業提供信息和諮詢服務。在這個服務網上可以查詢RCEP協定的中英文文本、歷次培訓材料和政策解讀等大量信息,也可以查詢RCEP各國優惠税率,明年實施的税率也已上網。同時,我們也鼓勵地方根據自身特點,建立自貿協定實施公共服務平台,持續深入地做好面向企業的配套公共服務。

通過主辦、購買第三方服務以及支持地方和行業協會舉辦等多種方式,持續加大對企業的培訓,尤其是加強對中小微企業和中西部地區的培訓力度。

焦點4

如何支持中小微外貿企業的發展?

任鴻斌表示,在支持中小微外貿企業紓困解難方面,將加大財税支持,為企業減負。持續加快出口退税進度,目前出口退税平均時間在7個工作日以內,從明年開始,要再壓縮1個工作日,也就是在6個工作日以內,進一步減輕企業的資金壓力。同時,暫免徵收加工貿易企業內銷税款緩税利息至2022年底,穩定加工貿易發展,減輕企業負擔。

緩解國際物流壓力,為企業降本。鼓勵外貿企業與航運企業簽訂長期協議,引導各地方、各進出口商協會組織中小微外貿企業與航運企業進行直客對接。直客對接是為中小微外貿企業建立一個電商平台,能夠與船企直接對接,解決了很多中小微外貿企業國際海運“缺櫃、缺倉”的問題。

鞏固提升出口信用保險作用,為企業減壓。出口信用保險對整個外貿企業穩定信心、穩定預期發揮了巨大作用。下一步,優化出口信保承保和理賠條件,積極拓展產業鏈承保,擴大對中小微外貿企業承保的覆蓋面和規模,加大對中小微外貿企業、出運前訂單被取消風險的保障力度,以及對跨境電商、海外倉等新業態的支持力度,這也是出口信用保險新的產品和服務。

同時,加大信貸支持,為企業融資。提升豐富外貿領域匯率避險產品服務,為企業減損。加大對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企業的支持,為企業穩崗。對紡織品、服裝、傢俱、鞋靴、塑料、箱包、玩具、食材、陶瓷、優質特色農產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企業,各地方要落實好各項減負穩崗擴就業的政策措施,支持各地方研究建立外貿領域用工定點定期監測機制,及時掌握外貿領域的用工情況,開展精準幫扶。

焦點5

RCEP的生效對穩外貿、穩外資工作將發揮哪些積極作用?

餘本林表示,RCEP協定生效帶來了多重積極效應,將進一步穩定我國外貿外資基本盤,推動產業提質升級,激發市場活力。

首先,RCEP有利於擴大我國優勢產品的出口。我國與RCEP成員國貿易額佔我國貿易總額1/3左右,這些國家均是我國重要的經貿夥伴,其中東盟、日本、韓國分別是我國第一、第四、第五大貿易伙伴。中日兩國首次達成自貿安排,雙方在機械裝備、電子信息、化工、輕工紡織等多個領域相互大幅降低關税,特別是明年我國對日本出口57%的税號產品將立即實現零關税,對貿易的促進效應明顯。

從貿易便利化角度看,各成員國就海關程序、檢驗檢疫、技術標準等作出了高水平承諾,特別是承諾儘可能在貨物抵達後48小時內放行,對快件、易腐貨物爭取在抵達後6小時內放行,將有利於提升物流通關效率,促進出口增長。

從電子商務角度看,各方承諾促進“無紙化貿易”,承認電子簽名的效力,為網絡交易的開展提供了制度性保障,這些將有利於企業藉助跨境電商平台擴大出口。

其次,原產地累積規則大大降低了商品享惠的門檻。這將鼓勵生產商更多使用區域內的原產材料,便利成員國共同享受協定零關税待遇,有助於本地區形成更加緊密、更具韌性的產業鏈供應鏈。我國中間品的生產和貿易將獲益,紡織原材料、汽車零部件、電子元器件等上游產品的出口將進一步增長。

RCEP還將提升我國與其他成員國的相互投資增長。服務貿易領域,各方均作出高水平開放承諾。投資領域,各方以負面清單的形式作出承諾,外商投資准入更加放寬,大幅提高了政策透明度。貨物、服務、投資開放承諾疊加,貿易投資便利化得到制度保障,產業鏈供應鏈更加融合,區域投資將更加活躍。我國產業門類齊全,配套能力強、生產效率高,更有潛力吸引域內外企業來華投資。

新京報記者 陳琳

見習編輯 陳靜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