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防爆車進入巷道,洞口外的光亮一點點消失,漆黑的巷道里只剩下兩道紅色的輪廓光指引着方向——近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來到國家能源集團神東煤炭集團上灣煤礦,到井下實地探訪有着“世界綜採第一隊”之稱的青年團隊,如何在一天內滿足1027萬人的日用電需求。
上灣煤礦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臨近春節,上灣煤礦綜採一隊的採煤青年仍然堅守在崗,這支80人的主力開採隊伍平均年齡37歲。他們一個個技能滿點,操作着各類智能化設備開採煤炭,做好能源保供工作。
在巷道中行進了40分鐘後,記者來到距離地面130米深的井下,這裏是一處正在開採煤炭的工作面。伴隨着檢修器具的碰撞聲和井下現場特有的油脂味,巷道頂部細密的水幕,將車輛行駛過後揚起的一層灰塵濾下。
經過狹長的通道時,記者看到一處工作台裏放置着十幾台電腦。綜採一隊的冀宏波介紹,這是智能礦山的一部分,從顯示器上能直觀看到每台設備的運行情況,也能通過電腦對設備進行遠程操控,“如今下井不再是體力活,更多的是精細化的腦力勞動”。
1998年出生的田軍腰間別着改錐、鉗子、扳手等十幾種常用工具,肩上還搭着一根安全繩。他步伐極快地穿梭在採煤工作面,一邊走一邊檢修液壓支架。
田軍摘下面罩與記者交談,臉上有汗水。2020年從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畢業後,學習採礦工程專業的田軍,來到上灣煤礦工作。在老師傅的帶領下,認真肯學的田軍很快就上了手,“簡單的設備維修我差不多都能搞定”。
在上灣煤礦井田綿延61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分佈着特厚煤層,地質儲量達14.17億噸,是極好的火電動力煤。綜採一隊生產班班長呼永剛介紹,目前正在開採的工作面煤炭儲藏量高達1800萬噸,足夠一座百萬千瓦級火力發電廠使用10年。
為了開採特厚煤層,最大限度回採煤炭,上灣煤礦啓用了世界上最大的井下支護系統,實現特厚煤層“一口吞”。記者看到在上灣煤礦大采高工作面,126個總重量超萬噸的液壓支架一字排開,組合成一把巨型的“保護傘”。支架的臂膀支撐住8.8米高的頂板形成開採區,底部有煤炭運輸系統,支架的另一端則連接行人通道。
支架上臂護板可以配合採煤機的推進展開和摺疊,保護巷道的安全。呼永剛操作着重達225噸的採煤機,將煤塊快速粉碎,並從煤壁上剝離下來。
2018年,當時29歲的呼永剛切出首個8.8米採煤工作面,刷新了世界煤炭行業的紀錄。為了開採特厚煤層,需要重新定製相匹配的採煤機、支護系統等相關設備,這些設備也都成為“世界之首”。
呼永剛記得,第一次見到比自己高好幾倍的採煤機時,“我有點害怕,擔心掌握不了,畢竟是一個全新的設備”。經過不斷的磨合,呼永剛逐漸達到了“人機合一”的狀態,他每一刀的誤差不會超過5釐米。
綜採一隊一天平均能開採5萬噸煤,相當於70年前,全中國半天的煤炭開採量,這些燃煤發成的電足夠1027萬人使用一天。
2021年,神東煤炭集團商品煤累計完成19792萬噸,較2020年同比增長4.8%。完成能源保供任務的背後,是13座礦、28支採煤隊、11個選煤廠的上萬名一線工人三班倒,全天候開足馬力加緊生產。
冀宏波是一個“礦三代”,他的爺爺、父親都在神東煤炭工作了一輩子。他印象特別深的是,每週五,“黑不溜秋”的父親都會接上自己去洗澡。父親用洗衣粉塗抹全身,再用刷子在身上使勁搓,褪去黑色的皮膚變得通紅。
“我當時對煤炭工人的印象不太好。”冀宏波説,母親也常告誡他説,“你不好好學習,長大就和你爸一樣”。
2012年,即將從內蒙古科技大學畢業時,冀宏波面臨着留在外地工作,或者回到上灣煤礦的抉擇。他從和父親的聊天中瞭解到,煤礦已經由粗放式的體力勞動變為精細化的機械操作,智能化水平大大提高,採煤一線的大學生佔員工半數以上。
經過一番考量,冀宏波還是決定到上灣煤礦工作。在這裏,他感受到了自己所從事職業的價值感、榮耀感、使命感。他曾帶着父親來礦上參觀,看着高大挺直的液壓支架支撐起的煤炭“長城”,看到高速運轉的皮帶載着煤塊直通地面,“我爸羨慕壞了”。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石佳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