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理財與保險各司其職
本文轉自【經濟日報】;
今年以來,貨幣基金與銀行理財收益率不斷走低,年化3%左右的收益率讓不少投資者心寒。然而,打開一些第三方銷售平台軟件,穿着理財馬甲的保險產品銷售格外火爆。“定活兩便”“中低風險”“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8.88%”……貼上這些標籤的保險產品,其實與當年在銀行櫃枱銷售的理財型保險並無分別。
消費者購買理財產品看中的是金融資產保值增值。當前,如果選擇一年期以內的理財產品,大家需要接受低於4%的收益水平與流動性損失;若要追求更高收益水平,對流動性又沒有要求,不妨考慮更為安全的大額存單;如果對流動性有更高要求,目前銀行提供的“活期+”產品也是不錯的選擇。
這樣看來,理財產品的選擇相對簡單。但是,把理財產品投資期限與收益水平簡單套用到保險產品上是不成立的。從目前銷售的保險產品來看,投資連結型保險雖然長期收益不低,但鎖定週期較長,且短期收益具有不確定性。年金保險雖然具有穩定收益率,但按照監管要求,最快也要繳納保費5年後才能獲得收益,一旦提前領取還會損失部分現金。萬能險賬户雖然資金進出靈活,但保險公司往往要收取一定比例手續費。保險產品的這些限制,與近年來監管部門提出的“保險姓保”,讓保險迴歸本源的監管思路一脈相承。長期來看,無論是對消費者還是保險公司均有好處。
此外,還有一些保險資管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配置了股票、股票型基金等權益類資產,雖然比例不高,但仍會導致產品淨值產生一定波動。如果消費者購買了這類產品,最好持有一年以上,短期頻繁申贖很可能引發虧損。
從這個角度看,第三方銷售平台“混搭”的銷售行為確實有“指鹿為馬”之嫌,仍需進一步規範。消費者想要避免踩坑,需認真閲讀保險產品條款,充分了解保險產品類型、保障責任等。如果在理財產品合同中發現“保險”“猶豫期”等字眼,更要特別留心。
理財與保險,本無優劣之分,各司其職就好。對普通消費者而言,瞭解自身風險偏好與實際需求最為重要。無論是線上購買,還是線下籤約,均需擦亮雙眼,謹慎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