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半年發債近9000億,中小行密集補血

  隨着年中銀行資產投放速度加快,銀行資本補充壓力持續存在,尤其是對於中小行而言。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6月29日,今年商業銀行已發行普通債、二級資本債、永續債和可轉債122只,規模合計達8946.2億元,明顯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其中,儘管國有六大行單筆債券發行規模相對較大,但僅發行了11只,其餘均為中小銀行,中小行發債數量大幅增加,成為市場“補血”的主力軍。

  在業內人士看來,疫情後期,在利潤增速放緩、不良資產風險上升、國內經濟增速回落及監管政策收緊等多因素影響下,中小行面臨着更大的資本補充壓力。對此,有觀點稱,可進一步優化中小行資本補充工具,推動差異化監管。

  發債升温

  今年上半年,銀行資本補充步伐加快。第一財經根據Wind資訊統計,截至目前,年內銀行發債規模已近9000億元,超過去年同期8264億元的發行量;發債數量為122只,超過去年的83只。

  從發債類型上看,銀行永續債發行提速,已發行32只,規模達3105億元,高於去年同期的2871億元;銀行二級資本債發行了67只,規模為4201.2億元;普通債發行51只,規模為4145億元;可轉債發行4只,規模為600億元。

  銀行加大發債規模的背後,是資本補充需求的增加。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63%,較上季末下降0.09個百分點;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1.91%,較上季末下降0.13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為14.51%,較上季末下降0.19個百分點。

  招商銀行資產負債部相關人士稱,由於近年來經濟增速放緩,信貸資產質量下降,商業銀行對資本總量的增長有剛性需求。在利率市場化及全球低利率的背景下,銀行淨息差逐漸收窄,內生資本補充能力下降,銀行業市淨率普遍低於1%,制約了股本融資的可操作性。

  實際上,自2014年以後,銀行內生資本補充能力不足的情況就逐漸凸顯。與此同時,為補充二級資本發行的二級資本債開始增多。隨後,自2017年開始,為補充一級資本發行的優先股和可轉債增多。自2019年開始,永續債發行增多。“相比之下,三大債務融資工具(二級資本債、永續債、可轉債)發行規模最大,是主要的資本補充渠道。”上述人士稱。

  當前,隨着二季度末的來臨,有觀點稱,銀行發債情況仍將繼續增加。興業研究分析師郭益忻表示,銀行利潤生成不足以及例行分紅加大了資本補充的迫切性。從目前發行環境來看,股票價格節節走低,成本優勢愈發凸顯;中小銀行抱團互持模式暫仍可維持。“對於各類型銀行而言,均是發行各層次資本工具補充資本金的良好窗口。”他稱。

  中小行佔比大

  在銀行加大發債規模的同時,一個明顯特點是,有越來越多中小行加入了發行隊伍。據記者統計,今年上半年,銀行發行的122只債券中,涉及工農中建交和郵儲六大行的僅有11只,其餘均由中小銀行發行。

  “可以看到,和前幾年相比,中小行發債數量佔比正越來越大,這一方面與中小行資本補充需求更強烈有關,另一方面也受當前政策影響。”一位銀行業資深從業者對記者表示。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也分析稱,與2020年利率中樞不斷下行相比,今年利率水平較去年高,部分大型銀行發行意願和規模相對有所下降。同時,上述發行結構也顯示出今年中小銀行補充資本壓力較大,在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和監管環境變化等因素影響下,中小銀行補充資本仍面臨壓力。

  事實上,自去年以來,中小行資本補充問題就備受監管關注,相關部門也逐步推出資本補充創新方式。比如,2020年7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允許地方政府專項債通過認購可轉債等方式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另外,多地監管機構還印發通知及文件,支持符合條件的銀行機構通過發行股票、無固定期限資本債、二級資本債等方式補充資本,以保證中小銀行穩健經營。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城商行、民營銀行、農商行的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2.7%、13.13%、12.12%,均較上季末有所下滑。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未來將有更多中小銀行加大資本補充。對此,鄭州銀行董事長王天宇曾建議,支持中小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可進一步優化中小銀行資本補充工具。

  另外,王天宇還稱,可推動中小銀行資本補充工具發行的差異化監管。綜合考慮資產規模、盈利能力等指標,對中小銀行分類進一步細化。對於同一資本補充工具,針對不同分類中小銀行,設定不同的發行標準和審批要求,出台更具體、更適用中小銀行的操作細則。(作者:段思宇)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36 字。

轉載請註明: 銀行半年發債近9000億,中小行密集補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