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下滑700多億,拆分重組後的螞蟻還“能打”嗎?|動察

文 | 動點科技

作者 | 鄭惠敏

螞蟻集團重組正進一步深化中。

1 月 15 日,央行副行長陳雨露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在金融管理部門指導下, 螞蟻集團已經成立整改工作組,正在抓緊制定整改時間表。

去年 12 月底監管對螞蟻集團的二次約談,已經為螞蟻集團的整改指明瞭方向,重點包括:迴歸支付本源、依法設立金融控股公司等。目前,螞蟻集團正按照監管的要求,計劃在金融控股公司架構下重組大量業務,以增加透明度。

業務一分為二

再靈活的螞蟻,也逃不出監管的圍堵。

2021 年央行工作會議提出,持續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加強互聯網平台公司金融活動的審慎監管。這幾乎是在平台經濟反壟斷和金控公司監管的基礎上給互聯網巨頭們設置的又一道枷鎖。

去年 9 月印發的《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規定,所有需要金融牌照的業務需歸入控股公司之下。

去年 12 月底,有知情人士透露,螞蟻正討論把所有需要金融牌照的部門劃入一家控股公司,後者可能面臨類似對銀行的監管,計劃未最終確定,目前正等待監管層批准。報道指,阿里巴巴計劃將投資基金和保險銷售業務遷至這家控股公司,同時劃入控股公司的業務包括財富管理、消費貸款、支付和網商銀行,將以螞蟻集團作為母公司。

儘管監管機構沒有直接要求分拆螞蟻集團,但螞蟻集團的確在拆分的路上越走越遠了。

資深互聯網人士張棟偉分析稱,比較可信的結果是螞蟻將被分拆成兩個大的業務羣組:一個業務羣組就是金融控股公司,會包括支付、貸款、保險、理財等各種金融業務,這些業務在國內都已經有相對完備的法律法規。金控公司將依法依規被有關部門進行合規監管;另一個業務羣組將是科技公司,會包括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智能風控等科技 “賦能” 業務。這些業務理論上屬於科技創新的範疇,不會受到過多的監管。

全力保住放貸

宇宙的盡頭是鐵嶺,互聯網的盡頭是信貸。當微博、美團、芒果 TV、美圖秀秀等看似與金融毫無關係的應用都成了為放貸業務導流的入口,螞蟻的貸款業務依然是當中規模最大的。

作為螞蟻的現金牛業務,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螞蟻集團促成的消費信貸餘額為 1.73 萬億元、小微經營者信貸餘額為 4217 億元,市場份額遙遙領先。

眾所周知,小貸業務不合規是螞蟻 IPO 被叫停的主要原因。早在螞蟻被暫緩 IPO 之初,業界就猜測螞蟻后續的應對策略是剝離微貸業務,重組其他業務重新上市。為便於重新調整、規劃小貸業務,去年 12 月初,螞蟻集團實現了對花唄、借唄的全資控股。

1 月 7 日,據彭博社消息,螞蟻集團計劃將部分業務轉出旗下小貸公司,以應對合規壓力。1 月 11 日,知情人士透露,螞蟻集團初步計劃重組其龐大的消費信貸業務,將其逐步轉移到一個有權在全國範圍內運營的新的消費金融部門,以便在新的監管規定下繼續在全國範圍內放貸。該計劃有待監管部門反饋,螞蟻集團將據此全面評估其企業結構。

目前,螞蟻集團的大部分消費貸款業務由花唄和借唄運營。根據去年 11 月出台的網絡小貸新規,花唄和借唄將被迫將業務限制在註冊地重慶,除非獲得新的全國牌照才能實現跨地區經營。理論上講,將業務轉向消費金融部門可以使螞蟻集團在全國範圍內繼續放貸。

去年 9 月,重慶螞蟻消費金融公司獲批籌建,10 倍槓桿率將為螞蟻的消費信貸業務注入更大的想象力。但截至目前,這家消費金融公司尚未正式成立。螞蟻集團在此前的招股説明書中表示,其成立仍需獲得監管部門的進一步批准。公告顯示,螞蟻消費金融公司的股東包括螞蟻集團、南洋銀行、國泰世華銀行、寧德時代、千方科技、華融資管、魚躍醫療等。監管機構表示,螞蟻及其合作伙伴可能會在 9 月開始成立新的消費金融實體。

而就在 1 月 13 日,銀保監官方發佈了《消費金融公司監管評級辦法(試行)》,將從 “公司治理與內控、資本管理、風險管理、專業服務質量、信息科技管理” 等五個方面對全國 30 家消費金融公司進行 “定量+定性” 的監管評級考核。其中,監管評級得分在 90 分以下的消費金融公司需要開展現場檢查。這無疑對正在籌建當中的螞蟻消費金融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無論消費信貸這塊最賺錢的業務未來的增長如何,螞蟻集團都會面臨更高的資本金要求。依據小貸新規中對聯合貸款業務的規定,螞蟻集團必須為其貸款補足 30% 的資本金。

估值或打七折

螞蟻暫緩上市的消息一經釋出,有關其估值的討論不絕於耳。

行業普遍認為,金融、科技的不同屬性帶來的監管政策與運營環境變化將對螞蟻的估值產生顯著影響,金融類企業的估值通常低於科技類企業。

在監管的審視之下,螞蟻集團原先的優質資產將被重新劃分,一些重要資產的價值會被重新界定。若僅作為一家創新型金融公司,螞蟻的市值將參照銀行進行保守估測。

分析認為,重組將在一定程度上會降低螞蟻集團的整體估值,目前業界預測螞蟻的估值會比之前的 2 萬億打個 7 折左右。

在螞蟻集團的招股書中,數字金融科技平台佔據利潤的 6 成以上,微貸科技平台貢獻了其中近 4 成營收。也就是説,若將微貸業務剝離,螞蟻集團的利潤約為先前的 76%。

另一方面,暫緩上市對投資者信心的侵蝕和提前凍資申購帶來的利息損失也將給螞蟻后續估值帶來負面影響。

截至 1 月 15 日下午 4 點,螞蟻集團市值 2.43 萬億港元(約為 2.03 萬億人民幣),螞蟻確定 A 股發行價時市值為 2.1 萬億,不到 3 個月時間裏,螞蟻已經流失了 724 億元估值。

可以肯定的是,拿掉金融業務,螞蟻並非一無所有,支付、徵信、區塊鏈都是螞蟻的價值所在。聚光燈下,螞蟻的原形也不會只是一家金融公司。

而怎樣通過重組使旗下業務的價值得到最大的體現,對螞蟻來説已迫在眉睫。

估值下滑700多億,拆分重組後的螞蟻還“能打”嗎?|動察

本文為動點科技記者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或開白請在後台回覆“轉載”。

MORE | 更多閲讀

動察

“小破站”B站二次上市背後:機遇與挑戰並行

阿里AI Labs 被撤,還能擔起“最大AI公司”的名號嗎?

從拖油瓶到護城河,13年裏京東物流做對了什麼?

手錶新品失約,魅族2021恐再難突圍

飛奔投入監管懷抱的螞蟻,半年內重啓上市來得及嗎?

愛彼迎成功上市,並不止步於共享住宿

入股泡泡瑪特的年輕人們“吃肉”還是“被割”?

P2P歸零後,什麼使金融科技股兩極分化?

“去小米化”不易,華米失速

柔宇科技或將IPO,上市的底氣有哪些?

OKEx、火幣調查風波後:交易所格局如何演變?

造車新勢力市值齊漲,背後是泡沫還是硬實力?

社區團購大亂鬥

籌款330億的水滴籌即將IPO,商業閉環能否精準變現?

OPPO向左,vivo向右,“同門分家”前景幾何?

京東健康即將IPO,互聯網醫療新藍海潛力有多大?

衝刺國貨美妝第一股,不甘只做爆款的完美日記有何野心?

華為以退為進,榮耀未來撲朔

AI視覺第一股即將上市,依圖科技的喜與憂

互聯網反壟斷強勢來襲,專家:恐治標不治本

三季度首次盈利,荔枝的聲音經濟到底香不香?

美國總統大選,AI預測的成績比民調更準?

用户增長見頂,快手能否靠IPO扭轉下半場局勢?

20000億市值待重估,螞蟻“科技公司”定位是否依然堅挺?

DeFi要涼涼?看似大起大落,實為返璞歸真

還沒量產就計劃募資300億,恆大汽車憑什麼?

盜刷、羊毛黨、信貸欺詐......手機失竊撕開的金融黑產冰山一角

庫克精準“刀法”下,iphone 12 mini 才是“舊瓶”新酒的最佳詮釋

嘀嗒出行擬IPO,順風車市場重啓大戰在即

台積電重獲供貨許可?華為時艱仍未解!

不靠場景和流量年入478億,陸金所差異化打法的底氣是什麼?

4個億拿下支付牌照,攜程金融還需“走出”攜程

2萬億人力資源招聘市場待開發,網絡招聘未來還有哪些增量?

走在自動駕駛落地的岔路口:百度、滴滴向左,小馬智行向右?

體驗極佳的互聯網保險卻是治標不治本?保險科技的重心在用户不在互聯網

金控公司水分大,金融科技企業亟待數字化

沒有 iPhone 的蘋果發佈會,倒也健康又“環保”

進入倒計時的收購案再生變數:TikTok 不賣了?

成為人才“吸鐵石”,字節跳動能撬動百度嗎?

衝擊國內金融科技第一股,京東數科優勢何在?

拍照手機消亡史

“我騰訊微博粉絲 140 萬 它關停也不可惜”

當虛擬 IP 遇上直播帶貨,是噱頭還是價值連城的商業藍海?

六問乘風破浪的央行數字人民幣

從造富神話到退市收場,覆盤暴風科技輝煌與暗淡中的偶然和必然

營收大增但仍然虧損,品宣為上的 B 站三季度恐難盈利

手機更新潮前夜:病毒、不甘和期待

全球年度最大 IPO 預定,三大點透視螞蟻集團招股書

小鵬汽車赴美上市,造車新勢力上演“三國殺”

空有音質的 HomePod,還能扛起蘋果 HomeKit 大旗嗎?

股價瘋漲、利潤轉正、巨頭入局……在線教育的春天真的來了?

營收腰斬、虧損擴大,退市邊緣的小贏科技路在“何方”?

獵豹移動海外遇阻,二次創業勝算幾何?

被做空 4 個月後,持續虧損的愛奇藝又想漲價了

撕掉 P2P 的標籤,陸金所 IPO 還有什麼故事可講?

二十年磨一劍,貝殼找房赴美上市首日暴漲 87.2%

TikTok 起訴特朗普政府,勝算幾何?

TikTok之後,出海淘金還熱麼?

理想汽車的諾曼底登陸時刻

AI獨角獸寒武紀即將上市,國產芯片第一股的AB面

美團夏華夏:美團AI加速跑“無人配送”未來可期

“A+H”上市 阿里“王牌”螞蟻集團浮出水面

315被點名、App遭下架,趣頭條該何去何從

科技圈那些“乘風破浪”的姐姐

滴滴自動駕駛首次公開落地,能否重回高光時刻

北斗“收網”背後:暗潮洶湧的衞星市場

京東二次上市,講了一個向技術轉型的新故事

動點科技

@動點科技

動點汽車

@AutoNode

動點出海

@動點出海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890 字。

轉載請註明: 估值下滑700多億,拆分重組後的螞蟻還“能打”嗎?|動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