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時評」不用誇大銀行房地產貸款的風險

本週一,恆生指數全面下跌,行業板塊除房地產外,以銀行下跌最多。截止當日收盤,招行H股下跌9.38%,是近兩年來比較少見的情況。民生銀行、重慶農商行、重慶銀行、中信銀行H股當日跌幅都超過5%,建行、農行、郵儲3家國有大行跌幅也都超過4%。

銀行之所以大跌,受房地產板塊傳聞的影響比較大。拉長週期去看,本週前兩天銀行在港股市場遭遇的衝擊,其實也是今年一季度末以來更大週期的一部分。這顯示市場對銀行板塊的擔憂仍然存在,沒有完全消散。但是筆者以為,市場應以更客觀的視角去看待這個問題,不用誇大銀行房地產貸款的風險。

首先,從今年中報的數據來看,上市銀行的涉房類貸款風險是可控的。這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的“兩道紅線”仍然在促使銀行調整結構,壓降地產領域的信貸集中度;二是從數據上來看,一些銀行上半年的房地產貸款不良率有所上升,但其歸因大多均為受房企“三道紅線”影響的個別項目。這意味着,銀行後續清收是比較有保證的。

以不良率上漲最快的重慶銀行為例,該行上半年房地產貸款不良率從3.88%上升至6.28%,原因就是“個別房地產企業因流動資金緊張,在建項目發生停工情況,基於審慎原則,本行對其貸款風險分類確認為不良,但該户貸款押品充足,後續將繼續加強清收、處置,逐步實現債權回收。”

其次,央行今年上半年對銀行業的壓力測試結果,也顯示房地產貸款風險的影響可能沒有市場想象的大。央行假設,在房地產開發貸款不良率增加15個百分點、購房貸款不良率增加10個百分點的情況下,參試銀行整體資本充足率將從目前的14.39%下降至12.32%,下降2.07個百分點。

這個結果特別值得我們關注,因為央行的取值考慮了非常極端的情況。要知道今年上半年,六大行對公地產不良率較去年底提升了0.49個百分點,股份行則整體上升了0.3個百分點,這都不到央行本次壓力測試中假設值的一個零頭。而就算是這麼極端的假設,在全部的8大類風險中,房地產貸款風險對銀行資本充足率的影響也只是排名第5。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們面臨的宏觀環境,與2014-2015年那一輪週期下行有天壤之別。從外部衝擊來看,美聯儲Taper遠不如2015年次貸危機後首次加息對跨境資本的影響大,而我們在2015年抓住窗口完成了811匯改;對內來看,這一輪對房地產企業的去槓桿,基本上是在製造業去槓桿大體完成,資管新規大框架已經確定,整體的宏觀槓桿率也穩定下來的情況下才推進的。其結果,就像今年上市銀行中報數據顯示的那樣,會帶來一定程度的風險釋放,但宏觀上有充足的空間去消化。

如果房地產貸款對銀行的影響沒想象中大,那什麼才是目前銀行面臨的最大風險?從今年央行的壓力測試結果來看,經濟下行對小微企業和個人經營性貸款形成的挑戰,可能將是銀行這一輪週期中最大的挑戰。這從今年我們的應對其實也可以看出來,因為不管是減税降費、還是定向降準,亦或是對商品漲價的控制,政策始終聚焦一個方向,那就是保小微企業。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16 字。

轉載請註明: 「財聯社時評」不用誇大銀行房地產貸款的風險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