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中國民企表現出強勁的韌性。9月7日,全國工商聯發佈2022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京東、阿里、恆力位居前三。榜單顯示,2022年民營企業500強入圍門檻達263.67億元,比上年增加28.66億元。其中,28家入圍世界500強。二產指標上漲、研發投入不斷增加、轉型升級願望與行動並重成為中國頂尖民企當下的寫照。
28家企業入圍世界500強
榜單顯示,2022中國民企500強的經濟規模顯著擴大。本次民營企業500強的營業收入總額38.32萬億元,增長9.13%;500強入圍門檻達263.67億元,比2021年增加28.66億元。民營企業500強中,共有28家入圍2022年《財富》雜誌世界500強。
頭部企業中,19家500強企業營業收入超3000億元,2022中國民企500強排名前五的京東集團(9515.92億元)、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8364.05億元)、恆力集團有限公司(7323.45億元)、正威國際集團有限公司(7227.54億元)、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6368.07億元)營業收入超過60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集團以9515.92億元的營業收入規模首次位居民營企業500強榜首、連續兩年位居服務業民營企業100強榜首。同時,京東集團也是員工人數最多的民營企業,截至2021年底,京東體系上市公司及非上市公司員工數超過42萬人。隨後,阿里巴巴以8364.05億元營收排在第二位,恆力集團以7323.45億元排在第三位。
從對國民經濟社會的貢獻來看,本次民營企業500強納税總額達1.37萬億元,佔全國税收總額的7.91%,納税額超過500億元的企業共3家;民營企業500強就業總數1094.15萬人,佔全國就業人員的1.47%。
研發投入不斷增加
本次500強榜單中,民營500強產業結構有所調整。第二產業各項指標較上年有較大增長,2021年,民營企業500強仍以製造業為主,企業數量301家,較上年增加24家,佔500強比例增加4.8個百分點。
據中國企業研究所秘書長唐大傑觀察,雖然製造業民企仍佔榜單主流,但也發生了更細緻的行業變化。“我國作為製造業大國,第二產業佔主流是正常的。關鍵是今年鋼鐵、重化工、有色金屬和石油化工等行業相關企業數量變多,排名也有所提升。主要是和以前唱主角的房地產企業、金融企業和綜合類企業排名下降有關,近兩三年去槓桿效應明顯,對房地產打擊比較大,導致房地產企業退出主流企業,進而使得一些資本密集型的、涉及國計民生的大型製造企業和資源型企業的榜單排名抬升。”
在攻關關鍵核心技術的背景下,500強企業不斷增加研發投入。企業500強中,研發人員佔員工總數超過3%的企業288家,超過10%的企業158家;研發經費投入強度超過3%的企業80家,超過10%的企業6家。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1427億元的研發投入,繼續位居研發投入首位。
“除華為外,阿里、拼多多、京東、蘇寧等企業都在加強科技研發。究其原因,許多民營企業正處於競爭最激烈的領域,其提高競爭力的根本是科技,這也是我國及其全球經濟發展的大趨勢。”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説道,研發投入能在一定程度上轉化成成果,有利於加大產出,也有利於產業鏈、價值鏈的升級。
主動轉型提速
在高質量發展中,無論是政策層面還是市場層面都在引導、推動企業轉型,榜單也如實地反映出這一趨勢。
數據顯示,2021年,78.8%的500強企業為做優做強而實施轉型升級,較上年減少1.4個百分點;因政策支持引導而選擇轉型升級的企業數量與上年持平,為265家;因國內經濟增長趨緩、成本負擔上升、行業產能過剩、國際市場持續低迷而選擇轉型升級的企業數量分別為186家、181家、127家、84家,較上年分別增加7家、7家、2家、20家,佔500強比例較上年均有增加。
“當我們談論企業轉型,其方向最終都是兩點:一是數字化轉型,提質降本增效;二是高質量發展。其基本點是由數量型擴張向集約型高質量發展轉變。”洪濤説道。
北京社科院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智能社會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王鵬則指出,民營企業應避免被動,主動進行相關升級,如原有的工業可以和服務業融合發展。另外,應該避免在國內“內卷”,積極主動“走出去”,利用“一帶一路”、RCEP等政策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國際市場和RCEP東南亞市場,發展開放型經濟和跨區域合作,在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實現高質量發展。
“不能為了轉型而轉型。”唐大傑認為,民企的戰略轉型在目前市場格局下比產業轉型更為重要,“中國民營企業總的轉型方向,首先是要適應現在的總體市場環境,特別是國外市場受超預期因素影響下,民營企業最主要的轉型就在於要瘦身,要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市場競爭能力,在市場競爭中活下來,這是從戰略上做的轉型,也是市場的需求所在。”
北京商報記者 陶鳳 陸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