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殺熟”
今年美元最強攻勢一共發起了兩輪,第一輪是4月中旬開始,到5月中旬結束,這一波下去發生兩件慘案,斯里蘭卡債務違約和歐元匯率平價。
雖然很多國家預示到了危險來臨,甚至有了應對,結果第二輪來了非同凡響,8月中旬開始的美元攻勢絕對可以載入史冊,時間上來説目前仍未結束。
這一輪下去,日元淪為笑柄,日本央行預計花了上百億美元干預匯市,也只是杯水車薪,英鎊則與歐元有了相同的命運。
發達國家雖然能抗,但美元的無差別攻擊對他們而言只有一條路——向美元下跪,其中歐元乾脆放棄,致使僅股市今年逃了1000億美元,而且資本跑路的速度和規模越來越快。
日元則是岸田親自求了拜登才敢行動,稍微緩和了一把,英鎊則是自己玩死自己,特拉斯被經濟學家稱作“貨幣殺手”。同樣是得到美國用意以後,英國央行開始不遺餘力地買國債,每次至少50億英鎊,買到10月14號。
普及一下:央行出手購買國債意味着政府層面看好債券價格走勢,同樣意味着看好未來經濟發展,因此屬於間接提升貨幣。(日本除外)
“血濺三尺”
如果説朋友不存在,唯利益至上,那麼美國做的一定是最好的,那些發達國家天天像小弟一樣伺候美國,結果危險(通脹)臨近的時候他們也最先倒黴。
當然,新興市場國家日子也不好過,尤其是美元主攻的亞洲,人民幣創14年新低,泰銖16年新低,馬來西亞林吉特24年新低,印度盧比屢屢刷新最低紀錄。
根據彭博數據,抵禦美元攻擊,我國大概花了396億美元,泰國花了269億美元,馬來西亞花了至少100億美元,印度花的最多751億美元。
但對新興市場國家來説,貨幣貶值只是眼前的短期損失,真正的麻煩還在後頭——債務。
數據顯示,到2028年將迎來償還期限的55個新興國家的債務餘額將達到4358億美元。其中有21國家被目前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列入高負債低收入國家。
這些國家的債務構成:34.6%的私人債權人(西方金融機構)、16.6%的巴黎俱樂部、16%的多邊開發銀行(不包括世界銀行)、12%的世界銀行,10%的中國,其他方式11%。
與西方國家有關的債務佔了六成以上,也澄清了一個事實,詆譭我國“債務陷阱”純屬抹黑中國在世界的形象。
美國大量斂財
一邊破壞,一邊“吸血”,美聯儲自從本月開完會説無論如何加息也要進行到底的言論後,美聯儲其他官員最近陸陸續續都在為美元打氣,有的甚至説不會考慮其他,只管美國。
為此,美元攻勢越來越猛,進入九月後繼續向上挺近,突破110,直奔120,這就是上文説的第二輪攻勢。
在這輪收割中,美聯儲放開手腳從流向美國的資本中“吸血”,就在9月下旬,逆回購規模屢創新高,22日2.359萬億美元,近期更是飆升到2.367萬億美元,距離2.4萬億也只是一步之遙。
注意:逆回購在美國是美聯儲從市場汲取資金,與我們國家的逆回購正好相反。
對於美聯儲來説,逆回購是留住資本的關鍵手段,股市暴跌,債券價格暴跌,資本本來只能流向貨幣市場,不過美聯儲認為這些錢很容易跑,所以用利率更高的逆回購將錢牢牢鎖在美國。
美聯儲逆回購規模
美元的破壞
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家都在批評美國,加息的外溢效應日益嚴重,希望美國收斂一些,但是從鮑威爾到耶倫,再到拜登,沒有一個在意。
其中除了貨幣損失,債務負擔加重以外,還有一個是通脹風險,美國加息為了抑制通脹,但非美國家貨幣貶得一塌糊塗,進口價格屢屢新高,成本一漲再漲,老百姓早就苦不堪言。
為了控制資本外流,阻擋通脹,越來越多的國家紛紛加息,依然擋不住美元的狂刀亂舞,目的達不到,風險倒是加劇了,利率提高基本上都會壓制消費,經濟低迷會越加明顯。
美元成全人民幣
這麼下去不是個辦法,所以今年“去美元化”的現象非常明顯,本幣互換用得最多,各國都在根據貿易結構選擇本幣交易,避開美元。
作為全球頭號貿易大國,中國這個時候的地位相當凸顯,許多國家根據以往貨幣互換協議加大人民幣交易量,要麼乾脆找上中國,希望用人民幣買貨。
這麼看來,美元肆無忌憚也給人民幣國際化深度加速的機會,當然我們也得穩住匯率,否則他們也不敢嘗試人民幣貿易。
不管怎麼説,這一次美聯儲狠辣世界都看在眼裏,最終很可能演變為全球範圍內真正意義上,對外公開型的“去美元化”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