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化工企業,部分投資者可能會聯想到“傳統行業”“熱點寥寥”“漲幅平平”這些詞彙。自今年開始,這一情況似乎在發生變化。中國證券報記者調研發現,不少化工企業積極向“新能源”靠攏,有的企業計劃向新能源業務轉型,也有企業正在開拓新的新能源項目。在二級市場上,一年來新能源板塊漲幅可觀,蹭上熱度的化工細分板塊同樣表現不俗。
多位接受採訪的專家表示,大部分基礎化工企業尚未有新能源產品誕生,傳統化工企業的新能源規劃項目能否取得市場認可存在不確定性。投資者切莫忽視投資風險,盲目追趕“風口”。
“新能源”版化工股
小翟在去年下半年從海外回國。她原本就是特斯拉迷,由於購買特斯拉股票獲益不少。回國後,她也想炒炒A股過過癮。
過去一年中,與新能源車相關、特別是以鋰電池為代表的部分A股新能源概念股備受追捧,寧德時代市值突破萬億元。Wind數據顯示,近一年鋰礦指數累計上漲548.74%,鋰電電解液指數累計上漲327.50%,鋰電正極指數累計上漲173.12%,磷酸鐵鋰指數累計上漲139.34%。
小翟的父親一直關注化工股。今年4月底,父女倆經過一番討論,決定買入部分與新能源相關的化工股,具體涉及磷化工、氟化工等板塊。回過頭看,兩代投資者的“共識”的確踩準了行情。
今年5月以來,與鋰電相關的上游基礎化工原料指板塊大幅上漲。Wind數據顯示,5月1日至今,磷化工指數累計上漲144.3%,氟化工指數累計上漲115.8%,純鹼指數累計上漲126.8%,有機硅指數累計上漲117.8%;與之相對應的是,化工領域內其他與新能源相關度較低的板塊漲幅則走勢平平,合成樹脂板塊上漲18.9%,聚氨酯板塊上漲23.2%。
大火背後的原因
為何眾多與新能源相關的化工股今年表現搶眼?業內人士認為,主要有三大因素:
第一是供需因素。瑞銀證券電力新能源分析師嚴亦舒表示,以硅料為例,硅料天然建設週期較長、技術壁壘較高,雖然今年下游需求旺盛,但硅料新開產能幾乎為零,供需嚴重錯配導致硅料價格大漲,從年初的85元/公斤已經漲到現在205元/公斤。受限於硅料緊缺,硅片產能釋放非常緩慢,硅片供給相對緊缺,企業可以順暢地把上漲成本轉嫁出去。
第二是市場因素。隨着新能源汽車產銷放量,與新能源相關的基礎化工原料需求有望得到長期提升,這一投資邏輯深入人心。
第三是不少傳統化工公司積極佈局新能源領域。記者梳理發現,磷化工板塊表現強勢與磷酸鐵鋰電池有關,隨着磷酸鐵鋰電池在新能源汽車的裝機量不斷提升,磷化工相關企業紛紛切入磷酸鐵賽道,搶佔先發優勢。
川恆股份於9月9日晚發佈公告,將6月公告的磷酸鐵備案項目由兩期調整為一期同時進行。8月,興發集團與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簽訂磷酸鐵鋰製備技術開發框架協議。近日,新洋豐與常州鋰源共同投資的湖北豐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掛牌成立,佈局磷酸鐵項目。
業內人士表示,隨着上游鋰電池供需趨緊,鋰電池廠家紛紛擴產帶動碳酸鋰需求高速增長。純鹼在碳酸鋰的提取和製備中也有廣泛應用,帶動純鹼需求上行。氟化工涉及新能源領域的應用主要集中在PVDF等關鍵材料上;有機硅材料被廣泛應用於電池包、電控等部件以便起到很好的防水、防潮效果,新能源汽車擴產使得這兩大基礎化工產品的市場需求快速提升。
盈利能力有待市場檢驗
化工企業競相涉足新能源領域究竟是轉型需要還是炒作“風口”?
基礎化工企業涉足新能源領域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股價飆升。Wind數據顯示,磷化工板塊股票川恆股份年初至今股價累計上漲298.91%;氟化工板塊股票永太科技年初至今股價累計漲幅達486.75%;有機硅板塊股票合盛硅業年初至今股價累計漲幅達576.32%。
股價高漲反映出投資者對那些佈局新能源化工企業的未來預期,然而業內專家頻頻警示潛在風險。一位不願具名的某券商化工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目前來看,基礎化工原料企業的主要營收仍來自傳統的原料生產。例如,川恆股份2021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受益於磷酸-銨價格上漲,公司磷酸-銨業務營收同比增長25.1%。其中第一季度自產磷礦石銷售營收9235萬元,毛利率高達51.4%,是公司上半年業績增長的重要貢獻點。
上述分析師表示,大部分基礎化工企業尚未有新能源產品誕生,因而有股價漲幅較高的上市公司收到證券交易所的關注函,要求説明公司是否存在主動迎合市場熱點、炒作公司股價的情形。傳統化工企業的新能源規劃項目能否取得市場認可存在不確定性。此外,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還面臨市場、經營管理等一系列風險,盈利能力有待市場檢驗,存在不確定性。投資者切莫忽視投資風險,盲目追趕“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