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10日電(中國證券報記者劉麗靚)醖釀已久的“兩化”重組終於塵埃落定。5月8日,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揭牌成立。一家資產過萬億元、全球員工數量達22萬人的中國化工行業領軍企業由此揚帆啓航。
(圖片説明)新華社照片,5月8日,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
中國中化董事長、黨組書記寧高寧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將把新公司的成立作為中國中化集團和中國化工集團兩家企業整合發展的升級版,產業升級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創建國際化產業鏈和商業模式的新實踐,以及公司更深入改革的新開始。未來,將矢志打造科技驅動的創新型企業和世界一流的綜合性化工企業。
(小標題)全球最大規模化工企業啓航
“中國中化的組建成立,將有助於打造一家行業領先的綜合性化工集團,加速化學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行業轉型升級;有助於進一步優化企業資源配置,形成產業鏈的有機協同互補,增強科技研發和創新能力,釋放企業活力。”寧高寧表示。
“新公司成立以後,資產規模超14000億元,總資產規模居全球第一。”寧高寧稱,新公司營業額1萬多億元,員工約22萬人,海外資產佔比接近60%。業務範圍覆蓋生命科學、材料科學、基礎化工、環境科學、橡膠輪胎、機械裝備、城市運營、產業金融等八大領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化工企業,並在生命科學業務中的農化、動物營養和材料科學業務中的氟硅材料、工程塑料、橡膠助劑等細分領域具有領先優勢。未來,將打造若干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行業龍頭企業。
對於新公司未來的發展,寧高寧坦言任重而道遠。“新公司從規模上來看是世界範圍內體量較大的化工企業,但核心競爭力並不是最強的。”寧高寧表示,新公司將進一步全面、深入地與國際領先化工企業對標,以“科學至上”為理念,矢志打造科技驅動的創新型企業和世界一流的綜合性化工企業,不斷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核心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小標題)釋放“1+1>2”協同效應
“兩化合並後,規模比較大,資產比較多,是一個大的平台。”在寧高寧看來,物理合併最終還是要變成化學融合,真正融合形成一個新的公司。
“小舢板綁在一起成不了航空母艦,化工行業的特點決定了它更需要協同。”寧高寧表示,作為一家化工企業,一體化、產業鏈上下游協同是最基本的商業模式,也是把這些資產放在一起的唯一理由。
“兩化”在產業鏈、管理、財務等多個方面存在協同挖潛空間。“兩化”所屬的主要業務板塊中,能源業務相對集中,相似性較高,運營和管理協同潛力相對較大;化工業務覆蓋範圍較廣,細分產品和領域仍有差別,原料來源多樣化,從產業協同上説,領域拓寬的橫向互補、產業鏈上的縱向互補效應較強;在化工環保領域,兩化各有一定的產業和技術基礎,可通過協同形成較為完整的技術體系、產品體系,打造國內領先的化工環保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在農業領域,通過在研發、原藥生產、銷售與服務、農藥檢測認證、種質資源等方面的協同行動,為全球種植者提供更為有效的農業綜合解決方案。
寧高寧表示,將進一步通過內部各企業的資源整合,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協同效應有效發揮,釋放“1+1>2”的協同增值效用。
在上市公司層面,寧高寧説,目前兩家公司共有16家上市公司,希望在整合中,每一個上市公司都能夠通過整合做得更強,發展得更好。未來,在石油煉油行業、氟化工、硅化工和基礎化工等行業以及研發板塊都會做一些整合。通過合併同類項,形成上下游產業鏈,最終才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兩家公司整合,重要的是提升科技創新水平,沒有這一點,整合就不算成功。”寧高寧稱,中國中化將以新公司成立為起點,進一步完善企業“十四五”規劃部署,把工作重心放在產業鏈、投資、科研、財務等協同領域,以實現產業鏈上下游一體化和境內外一體化為目標,深入研究、重點管理影響公司全局和未來改革發展佈局的重點協同項目。
(小標題)各項改革換擋提速
“兩化”重組落地,也為進一步深化國企改革提供了契機。
“我們有很多改革舉措,或許會超越一般國有企業管理的做法。”寧高寧表示。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中國中化推動下屬五大事業部全部實現混合所有制,打造成為股權多元、富有競爭活力的市場化經營主體。中化能源成為當年“雙百企業”中“引戰”募資額最大的企業,目前已申請在主板上市。未來,將推進更廣泛的員工持股、科技人員科技發明收益改革等。
在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方面,推動所屬子企業董事會應建盡建、配齊配強,重點子企業落實董事會各項權利,保障經理層依法行權履責。深化人力資源市場化改革,推行經理層任期制與契約化管理,強化薪酬資源配置與激勵機制應用,充分調動幹部員工特別是科研人才幹事創業的積極性。
在鼓勵科技創新方面,將繼續堅持“科學至上”理念,圍繞產業鏈佈局創新鏈,從經濟發展及科技前沿等方面做好科技發展頂層設計和規劃佈局;在核心領域建設高水平和共性技術研發平台,強化研產銷協同機制;重點圍繞化工新材料等領域補短板、強長板,帶動化工行業整體技術水平提升;大力營造創新文化,構建績效考核、科技獎勵、中長期激勵、專業序列晉升等全方位科技激勵體系和容錯機制,充分調動科技人才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兩化’整合本身就是一項大改革,既要符合現有管理實際,又要有所突破。”寧高寧表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中國中化將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為契機,進一步系統性地深化改革,充分釋放企業上下活力與創造力,為新時代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探索出一條新道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