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價值觀】大客户相繼減單,產能利用率不足的紫建電子仍要擴產?
集微網報道,受益於TWS耳機的爆發式增長,鋰離子電池供應商重慶市紫建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建電子”)近幾年的營收和淨利潤均呈高速增長狀態,2020年實現營收6.39億元,淨利潤1.1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了51.78%和84.38%。不過由於部分產品售價、成本的變動,導致其毛利率也出現較大波動。隨着越來越多廠商佈局TWS耳機電池業務,行業競爭必將持續加劇,而這也會對企業的盈利能力、產品核心競爭力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早前,在《【IPO價值觀】受益TWS耳機爆發:華為小米供應商紫建電子業績暴增》一文中,集微網重點分析了紫建電子近年來的業績情況。通過進一步梳理招股書發現,其還面臨前五大客户不穩定,個別客户銷售收入減少甚至退出前五大客户名單的情況。
此外,其主要產品的產能利用率呈下滑趨勢且常年不達100%,2020年總體產能利用率更跌至80%以下。縱然如此,其上市後仍要募資3.18億元用於“消費類鋰離子電池擴產項目”,令人質疑其新增產能會否“消化不良”?擴產的合理性也有待商榷。
前五大客户頻繁變動
據悉,紫建電子產品廣泛應用於華為、小米、OPPO、vivo、哈曼(JBL、AKG 等)、B&O;、森海塞爾、Jabra、繽特力、索尼、LG、松下、先鋒、鐵三角、Marshall、3M、Anker、谷歌、Jlab、漫步者、JVC、一加和 1more等品牌。
從客户來看,2017年至2020年,紫建電子前五大客户的銷售金額分別為0.53億元、0.97億元、2.43億元和2.27億元,營收佔比分別為36.97%、41.18%、57.66%和35.51%,2020年大客户的銷售金額及佔比都出現下滑。此外,還存在大客户變動頻繁,以及個別客户消失在大客户名單的情況。
首先從客户構成來看,在近四年的報告期內,紫建電子的前五大客户中並沒有一家長期持續合作的企業,從而導致其大客户持續變動且較不穩定。這也表明其產品較難形成固定的客户羣,終端客户與其長期合作的意願不強。
而從客户佔比來看,儘管其獲得了歌爾股份、萬魔聲學、佳禾智能等聲學領域大客户的加持,但對上述客户的銷售金額並不算高,且存在波動下滑現象。
產品單價不斷降低,大客户仍相繼減單
事實上,為了留住大客户的訂單,紫建電子已經在產品的銷售單價上做出了讓步。
首先來看給歌爾的售價,2018年至2020年,方形電池和圓柱電池的單價降幅都較為明顯,分別由8.38元降至6.83元,以及由16.25元降至9.95元。而給萬魔的售價同樣逐年下降,其中方形電池單價由7.07元降至4.64元,扣式電池由13.11元降至9.98元。
然而,儘管在售價上一次次讓步,紫建電子似乎也無法扭轉大客户的減單或退出。具體來看,招股書顯示,其與歌爾股份建立合作的時間是2016年,而直至2018年,歌爾才出現在其前五大客户名單中,銷售金額僅有2001.56萬元,營收佔比不足9%。次年,歌爾的收入的確有所增加,不過增長只存在了一年,到了2020年,儘管歌爾躍升至其第一大客户,但實際上銷售金額卻在下滑,且營收佔比也由16%降至9.82%。同時,歌爾之所以成為其第一大客户,也在於萬魔的銷售收入下滑較多所致。
其與萬魔的合作始於2018年,次年,其向該客户的銷售收入便大幅增加,營收佔比更是由8%升至17%,增長了兩倍,不過到了2020年,同樣沒有擺脱下滑的命運,紫建電子向萬魔的銷售收入幾乎被“腰斬”,由上年的7025萬元跌至3963萬元,營收佔比也跌至6%。
而其對佳禾智能的營收佔比於2017-2019年間始終維持在10%左右,較為穩定,但2020年該客户卻突然退出了其前五大客户名單。紫建電子解釋,2020年向該客户的銷售收入出現下滑,主要由於其向佳禾銷售的產品中Anker佔比較高,由於Anker部分項目調整到其他代工廠下單,同時增加了直接採購電池的比例所致。
除此之外,2019年和2020年退出其前五大客户名單的客户還包括奧聲電子、聲電電子、乾合毅、科奈信和佳禾,其中乾合毅是萬魔的指定合作伙伴,且與科奈信都是2019年新增的大客户,兩家公司都是短短一年便退出了其大客户名單。據其表示,上述客户的退出主要是受終端品牌合作方或客户自身業務調整,不存在產品質量爭議問題。
不過,其前五大客户主要是消費電子行業知名品牌的代工廠,對供應商的標準較高,且有較強的議價能力,而且疫情致相關智能硬件設備的顯著提升,推動了智能無線耳機等產品的需求增長,自然令廠商對電池產品的採購有增不減。而紫建電子大客户的紛紛減單,顯然與行業發展需求相悖。
產能利用率不足80%,超3億元擴產會否“消化不良”?
值得注意的是,產品應用於通訊、音頻、互聯網、智能穿戴等領域的紫建電子,在終端品牌華米OV、LG、松下等客户的加持下,此次攜募資計劃衝刺創業板,一旦募投項目達產,將擴大消費類鋰離子電池產能並豐富公司產品結構。
其中,“消費類鋰離子電池擴產項目”是對其硬殼扣式電池、軟包扣式電池、方形電池等產品的擴產,擬投入募集資金3.18億元,計劃分三年達產,投產首年(T2年下半年)實現達產30%,第二年達產65%,第三年達產100%,項目建成後公司的將擁有年產8586萬隻的消費類鋰離子電池產能。
據其表示,此次擴產是由於公司產能已無法滿足公司業務需求,成為制約公司發展的瓶頸。
不過,從招股書披露的數據來看,其產能利用率目前似乎並未飽和,且部分產品的產能利用率還出現下滑或產能過剩的情況。在此情形下仍募資擴產,其新增產能會否“消化不良”?合理性也有待商榷。
從招股書可知,2018年至2020年,其產能利用率合計為94.75%、73.36%和79.74%,其中方形電池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7.18%、84.47%和89.98%,2019年因重慶維都利萬州工廠新開工效率不高,產能利用率及毛利率均下降;圓柱電池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1.04%、54.37%和52.27%,扣式電池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7.40%、63.04%和73.11%,均呈明顯下降趨勢。而針型電池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5.27%、43.45%和31.22%,存在產能過剩情況。
基於此,在主要產品線產能利用率不飽和、對大客户銷售收入下滑的情形下,紫建電子募資過億元擴產是否有必要,又是否具備產能消化能力?這都將成為其上市前不可迴避的問題。(校對/J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