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萬噸電解液投產,市場價格卻下跌,勝華新材押寶能否成功?

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特約記者 雨辰

30萬噸電解液投產,市場價格卻下跌,勝華新材押寶能否成功?

電解液正陷入價格下降通道,新增產能在未來是否能帶來預期利潤,尚是疑問。

2月21日晚,勝華新材(603026.SH)發佈公告稱,公司投資建設的30萬噸/年電解液裝置已經產出合格產品,進入正常生產階段。

這則原本應該屬於利好的消息,並沒有對股價刺激太多,2月21日收盤,勝華新材僅以上漲1.71%報收94.42元,不過也總算暫時止住了自今年2月初以來的跌勢。

據時代週報記者瞭解到,勝華新材的30萬噸/年電解液項目總投資16億元,年產值100億元,年實現淨利潤4.3億元,是全國在建規模最大的電解液項目。

更重要的是,勝華新材近期還披露了“2022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修訂稿)”,公司擬再融資45億元,其中14億將投向電解液項目。

但是,電解液近期的市場價格令人悲觀,截至上週末,磷酸鐵鋰電解液國內市場均價、三元/常規動力電解液國內市場均價雙雙出現了周環比下降的情況。

方正證券研報認為,上游原料弱勢不減,成本支撐力持續減弱,電解液價格難以維穩。

對於大手筆投資電解液的勝華新材來説,這並非一個好消息。

電解液項目遭股民熱議

勝華新材(原名石大勝華)由化工業務起家,2016年正式向電解液材料供應商轉型。

資料顯示,鋰離子電解液是鋰電池的“血液”,主要由電解質、溶劑與添加劑構成。電解液是令鋰離子在正極與負極之間移動的載體,是影響電池性能的關鍵因素之一,也是鋰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1年11月,勝華新材發佈公告稱,全資子公司勝華新能源科技(東營)有限公司擬投資建設30萬噸/年電解液項目,該項目總投資16億元,佔地面積約47畝,項目年產值100億元,年實現淨利潤4.3億元,是全國在建規模最大的電解液項目。此外,勝華新材還佈局了包括硅碳負極、補鋰劑在內的多種鋰電材料。

一年零三個月之後,即2023年2月21日晚,勝華新材的公告顯示,30萬噸/年電解液項目“已經產出合格產品,進入正常生產階段。”

勝華新材電解液項目投產後,引發股民熱議。在勝華新材的股吧裏,時代週報記者注意到,一小部分股民對此項目持積極態度,認為項目將帶來廣泛收益,繼而帶動股價上漲,而大多數股民則消極地認為“未來固態電池將替代電解液”、“電解液產能過剩,再投會虧死。”

2月17日,時代週報記者就相關問題致電勝華新材。勝華新材方面表示,“關於全資子公司投資建設30萬噸/年電解液項目的進展情況是進入試生產階段。其他情況請見公司後續的公告。”

隆眾資訊電解液分析師張德靜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勝華新材30萬噸/年電解液項目推動了鋰電池產業鏈一體化的發展進程,“意味着勝華新材從電解液溶劑供應商正成功轉型邁向‘電解液+動力電池新材料’綜合服務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電解液溶劑原材料供應企業,有意加快佈局,綜合自身產品優勢,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

再融資繼續“押寶”電解液

就在勝華新材的30萬噸/年電解液項目“已經產出合格產品,進入正常生產階段”的前幾天,即2023年2月16日,該公司對外披露了再融資修訂稿。

按照公告顯示,勝華新材擬募資45億元,投資8個項目,其中電解液項目有兩個,分別是擬投入8億元募資的年產30萬噸電解液項目(東營)和擬投入6億元募資的年產20萬噸電解液項目(武漢)。

時代週報記者注意到,年產30萬噸電解液項目(東營)就是勝華新材此次披露的“已經產出合格產品,進入正常生產階段”的30萬噸/年電解液項目,勝華新材預計該項目投資税後財務內部收益率為33.76%,項目投資税後靜態投資回收期為4.86年(含建設期)。

另外,勝華新材的再融資修訂稿顯示,年產20萬噸電解液項目(武漢)投資税後財務內部收益率為36.82%,項目投資税後靜態投資回收期4.64年(含建設期)。

憑藉在溶劑方面的優勢,勝華新材對於電解液的佈局可謂是“非常積極”,除去上述的兩個電解液項目之外,勝華新能源科技(眉山)有限公司還擬投資建設20萬噸/年電解液及配套項目,該項目預計於2023年12月投產。

華安證券認為,隨着上述項目的順利推進,勝華新材的電解液產能將達到70萬噸/年,規模效應和一體化生產帶來的成本優勢,將顯著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面臨行業產能過剩的風險

在“雙碳政策”的引導下,全球及國內新能源汽車和鋰電池行業快速發展,電解液未來仍將有望持續受益於下游需求的長期增長,但是同時也面臨行業整體產能過剩的風險。

截至2023年2月19日,在原料方面,國內六氟磷酸鋰市場價格區間在18-19萬元/噸,原料端整體價格處於弱勢,價格小幅下降。供給方面,上週,國內電解液產量17400噸,環比上漲0.06%,開工率為52.6%,環比上漲0.07%。需求方面,當前市場訂單仍待恢復。

價格方面,截至上週末,磷酸鐵鋰電解液國內市場均價降至4.6萬元/噸,周環比下降2.13%;三元/常規動力電解液國內市場均價降至6.3萬元/噸,周環比下降3.08%。

方正證券研報認為,綜合來看,上游原料弱勢不減,成本支撐力持續減弱,電解液價格難以維穩。行業兩極分化趨勢逐步顯現,上游材料多向頭部企業靠攏,未來行業集中度或將持續攀升,競爭強度加強。

對於股民關注的“電解液產能過剩”問題,勝華新材稱“在去年(2022年)8月18日,我們給上海證券交易所做的回函中有詳細的闡述。”

在回函中,勝華新材提到,“年產30萬噸電解液項目(東營)”屬於國家鼓勵產業,市場空間廣闊。

與此同時,勝華新材認為產能無法消化的風險較低,下游新能源汽車行業持續發展、儲能電池市場的逐漸打開和消費電池的應用場景不斷豐富,將為電解液產品的產能消化提供市場空間。

但是,固態電池被視為鋰電池的下一位繼承者。科學界認為鋰電池已經到達極限,固態電池將進一步替代鋰電池,而固態電池不需要電解液和隔膜。

國盛證券研報認為,隨着產業端企業技術逐步完善,車企技術導入意願提升,固態/半固態電池產業化速度將持續加快。據悉,蔚來、賽力斯、長安深藍、嵐圖等多家新能源車企均開始在產品端導入固態電池車型。不過,技術更迭還需要一定的過程和時間。

新能源賽道近兩年實現了全產業鏈的飛躍式發展,張德靜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勝華新材30萬噸/年電解液項目的投產會加速打破電解液行業現有供應格局,“隨着後續產能的陸續釋放,市場競爭會更為激烈,需求端也會轉變為‘賽道’,整個行業會在發展中尋找新的平衡。”

對於電解液未來發展趨勢,張德靜表示“預計2023年國內電解液的整體需求仍呈上升趨勢,整體需求量大概在116萬噸左右。市場價格方面,在全產業鏈加速擴產的情況下,未來電解液可能面臨產品價格下行、行業整體產能過剩的風險。”

對於即將有70萬噸電解液產能的勝華新材來説,能否獲得預期收益尚是未知數。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37 字。

轉載請註明: 30萬噸電解液投產,市場價格卻下跌,勝華新材押寶能否成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