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標★IPO日報 精彩文章第一時間推送
在亞虹醫藥後,軒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軒竹生物”)在努力成為另一家以0營收登陸科創板的企業。
軒竹生物是港交所上市企業四環醫藥分拆出來上市的創新藥企業,近三年及一季度虧掉11億多元,發行估值卻接近250億元,距離商業化應用最近的是一款處於新藥上市申請階段的產品。
那麼,收入為0、持續燒錢的軒竹生物值得這麼高的估值嗎?
來源:公司官網
1 分拆“減負”
據悉,軒竹生物成立於2018年9月,目前僅成立不到五年,早先僅為四環醫藥在2012年通過收購得到、作為創新藥研究院的一個公司,2018年是軒竹生物開始獨立運營的時間。軒竹生物作為創新型製藥企業,聚焦於消化、 腫瘤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重大疾病領域。
2022年9月,四環醫藥公告稱,分拆軒竹生物於科創板獨立上市的申請獲上交所受理。
彼時,四環醫藥正處於“內外交困”的狀態:外部,其核心業務仿製藥正面臨集採的影響,業績下滑;內部,創新藥研發持續“燒錢”。四環醫藥發佈公告稱,在未來1—2年內,提議出售其部分或者全部受到醫藥行業及政策變化的影響、未達業績預期或不符合公司長期戰略目標的仿製藥及其他非核心傳統醫藥類業務及資產。
分拆軒竹生物於科創板獨立上市也是四環醫藥的“減負”手段之一。四環醫藥指出:“本次分拆將有助於令軒竹生物進一步成為獨立創新藥研發平台公司,並可直接進入債務及股權資本市場,從而增加軒竹生物的財務靈活性並增強其籌集外部資金的能力。集團也可以將公司的現有資金與資源專注於培育和發展高增長的醫美業務及其他新業務。”
通過申報稿可知,2019年-2021年及2022年1-3月(下稱“報告期”),軒竹生物尚沒有實現任何營業收入,同期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36171.34 萬元、-16245.09 萬元、-46157.87 萬元和-15726.51 萬元,累計虧損11.43億元。截至 2022 年 3 月 31 日,公司自成立以來累計未分配利潤為-86863.64 萬元。
報告期內,軒竹生物的研發投入分別為 41626.63 萬元、23120.57 萬元、 36968.27 萬元和 17211.56 萬元,持續燒錢,而這些錢帶來的成果如何?
2 商業化風險
據悉,軒竹生物建立了小分子化藥和大分子生物藥兩大創新藥研發平台,形成了國內少有的同時涵蓋小分子化藥、單克隆抗體、雙特異性抗體、 抗體偶聯藥物(ADC)等多種類型的產品管線。
在消化疾病領域,公司自主研發的 PPI 抑制劑 KBP-3571 安納拉唑鈉 NDA 已獲得國家藥監局受理,即將進入商業化階段。在腫瘤疾病領域,針對乳腺癌疾病領域,公司自主研發的 CDK4/6 抑制劑 XZP-3287 吡羅西尼聯合氟維司羣及聯合芳香化酶抑制劑治療乳腺癌均已進入 III 期臨牀研究階段。針對非小細胞肺癌,公司自主研發的 ALK 抑制劑產品 XZP-3621,適用於最多接受過一線化療方案的治療,且既往未接受過 ALK 抑制劑藥物的治療的 ALK 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已經進入臨牀 III 期階段。
綜合來看,截至招股説明書籤署日,公司已將 7 個產品推向臨牀及之後的開發階段,其中 1 個產品已處於 NDA 審評階段,2 個產品處於臨牀 III 期研究階段;1 個產品處於 ANDA 審評階段;3 個處於臨牀階段的自主研發產品對外轉讓或授權,公司享有首付、里程碑付款和商業化銷售權益。同時,公司擁有豐富的儲備管線,尚有十餘個候選藥物處於臨牀前研發階段。
IPO日報注意到,近年來,除了也涉及創新藥研發、家底厚實的傳統藥企恆瑞醫藥這類,還有不少創新藥企業登陸或試圖登陸科創板。比如益方生物和首藥控股,比如曾因2022年一季度收入為0被市場熱議的迪哲醫藥和海創藥業,迪哲醫藥和海創藥業彼時在財報中表示,其所有在研產品均處於研發階段,尚未開展商業化生產銷售,產品尚未實現產品銷售收入。
眾多創新藥企無不面臨在研產品失敗的巨大風險。根據Pharma Intelligence公司數據,創新藥1期臨牀到2期臨牀的成功率為52%,2期臨牀到3期臨牀的成功率為28.9%,3期臨牀到申報上市的成功率為57.8%。到了新藥申報審批階段,產品依然有概率被否,成功率約為90.6%。如果從1期臨牀開始算,到成功審批,成功率僅有7.8%。
有醫藥業內人士表示,一方面,新藥上市審批流程不可控,寄予厚望的藥物上市審批失敗,會對創新藥企業的打擊非常大;另一方面,即使審批成功,新藥受制於藥物可及性和醫保方面的政策,許多藥物可能在獲得批准後仍只能覆蓋潛在病患的一小部分,商業化能力或許有限。
目前公司即將進入商業化階段的小分子1類新藥KBP-3571的上市申請已獲得國家藥監局的受理,即將獲批進入商業化階段。KBP-3571為一款質子泵抑制劑(PPI),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首個適應症是用於治療成人十二指腸潰瘍(DU)。此外,KBP-3571安納拉唑鈉還將拓展成人反流性食管炎適應症,已獲得臨牀試驗批准通知書,即將啓動II期臨牀試驗。
截至2022年6月30日,國內共有六類上市的PPI類藥物,根據藥代動力學、藥效學及藥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區別,分為第一代和第二代藥物。奧美拉唑、蘭索拉唑、泮托拉唑為第一代藥物,艾司奧美拉唑、雷貝拉唑、艾普拉唑為第二代藥物。其中注射用奧美拉唑鈉、注射用艾司奧美拉唑鈉、雷貝拉唑鈉腸溶膠囊佔據國內質子泵抑制劑銷售額的前三位。
軒竹生物也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存在無法確保研發成功,或者即使研發成功,也可能無法實現盈利的風險。
3 外籍董高監聚集
本次IPO,軒竹生物擬發行不超過 105699650股(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之前),公開發行股票的比例不低於本次發行後公司總股本的10%。公司擬募資24.7億元,投向創新藥研發項目、總部及創新藥產業化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其中創新藥研發項目計劃投入165994萬元。也就是説,軒竹生物發行估值約為247億元。
本次發行前,公司實際控制人 CHE FENGSHENG(車馮升)、GUO WEICHENG(郭維城)、ZHANG JIONGLONG(張炯龍)和孟憲慧通過四環醫藥及其下屬企業控制公司 62.3892%股份的表決權;本次發行完成後,實際控制人合計控制公司 50.5353%股份的表決權(不含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發行的股份),仍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四位實控人,三位擁有塞浦路斯國籍,一位擁有中國國籍和擁有馬耳他共和國永久居留權。另外,公司多位高管為外籍華人,比如SHIH CHENG-KON(史澂空)、LI JIA KUI(李嘉逵)均為美國國籍。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其他核心人員薪酬總額分別為1001.12萬元、638.42萬元、1163.89萬元和320.39萬元。其中,2021年董事長徐豔君在公司領取薪酬116.3萬元,副董事長、總經理、核心技術人員SHIH CHENG-KON(史澂空)領取薪酬377.92萬元,董事、副總經理、核心技術人員LI JIA KUI(李嘉逵)領取薪酬281.48萬元。
另外,公司在報告期內分別於 2020 年 8 月、2021 年 9 月及 2022 年 3 月實施員工股權激勵。報告期內,公司實施股權激勵確認股份支付費用分別為 0 萬元、1545.14 萬元、2385.26 萬元和1823.63 萬元,導致公司累計未彌補虧損增加。
這也意味着,雖然未上市,但公司董高監們或許已獲取了豐富的激勵和報酬。
END
記者 王瑩
版式 褚念穎
編輯 吳鳴洲
1
2
3
4
IPO日報
IPO日報是《國際金融報》旗下新媒體,對平台刊載內容享有著作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按下“分享”,給我一點動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