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交易日自1月17-1月22日),依然有大量的南下資金湧入港股。其中,科技互聯網公司身上聚集中了大部分火力。
資本的天性是逐利。相對國內的A股市場,身處港股的科技互聯網公司不僅是稀缺標的,且多是行業龍頭。記者試圖從市值、股價漲跌幅以及市盈率三方面,梳理在港股上市的十家科技互聯網公司本週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分析南下資金血拼港股的原因以及探討在血拼背後,港股究竟是不是一塊估值窪地?
騰訊衝上700港元,美團股價漲幅最高
本週科技互聯網公司的股價持續走高。
股價最高的是港股王騰訊。1月21日,騰訊控股的股價一度達到700港元,這也是其歷史股價最高峯。但騰訊控股的股價隨後出現回調,1月22日騰訊控股收盤價為691港元,市值達到6.63萬億港元。
阿里巴巴緊隨其後,5.42萬億港元的市值在這份榜單中排名第二。此外,這份榜單中市值超過萬億港元的公司還有美團和京東。
但相對騰訊控股本週股價7.13%的漲幅,一週內股價漲幅最大互聯網科技公司則是美團。1月22日美團收盤價為380.2港元,上漲23.6%。而美團當前總市值2.24萬億。
儘管中國有贊在市值榜單上以690.4港元的市值位列最末,但它的股價在本週內上漲近13%,在股價漲跌排行中位列第三。排名第二的是金蝶國際,它的股價本週漲幅為19.46%。
此外,除了中芯國際本週股價出現了1.45%的跌幅外,網易、阿里等這份榜單上的其它科技互聯網公司的股價漲幅都在個位數。
南下資金超兩千億港元,火力集中頭部企業
在互聯網科技公司股價普遍上漲背後,南下資金的血拼自2021年開始就一直持續。
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元旦以後的13個交易日,南下港股通資金每日淨買入港股規模均超過100億港元,期間累計淨買入已達2055.81億港元。這一規模,已超過此前所有月份港股通淨買入規模。
南下資金首選的是A股相對稀缺的優質標的與行業龍頭。
而隨着港交所IPO發行制度的改變,諸多被內地投資者熟知的互聯網科技公司紛紛選擇到香港上市或者二次上市。這些企業多已是行業內的頭部企業,掌握市場話語權,且尚未登陸國內資本市場,成為與A股的“差異化”競爭點。
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南下資金淨買入的前20大個股中,騰訊控股、美團、小米集團等新經濟公司代表排名前列。而以騰訊為例,截至1月21日收盤,騰訊已連續20日出現成交淨買入,累計淨買入金額724.98億港元,年初以來其股價上漲19%。
是不是價值窪地?金蝶市盈率超特斯拉
同時在A股和H股上市,且H股折讓較多的互聯網科技公司,也被認為是南下資本青睞的對象。事實上,港股一直被認為是一片價值窪地。一個例子是同在港股和A股上市的中芯國際,它H股的價格比A股價格低約60%。
但另一個反面例子是,金蝶國際的市盈率(TTM)為2510.96。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股價在去年上漲了7倍的特斯拉。特斯拉目前的市盈率(TTM)為1440.59,它的的市盈率也一度被外界稱作是“市夢率”。但相較2020年1月3日金蝶國際8.01港元的收盤價,金蝶國際1月22日的收盤價在一年多的時間裏只上漲了317%。
這份榜單上市盈率排名第二的是美團,它目前的市盈率(TTM)為584.79,也顯著高於這份榜單上的其它互聯網科技公司。事實上,A股和H股價格出現較大差異的中芯國際,也以70.05的市盈率在這張榜單上排名第三。
此外,騰訊控股、小米集團、網易、阿里巴巴和京東的市盈率(TTM)則分佈在34-47之間,較為平均。
要判斷港股給出的估值低不低,可以拿同樣聚集了諸多全球科技巨頭的美股來做對比。FAANG中,除了亞馬遜和奈飛的市盈率(TTM)超過90,蘋果、谷歌、臉書中市盈率(TTM)為40.11的蘋果位列第一。谷歌和臉書的這一指標均為30多。
但估值高低也要因公司而異。目前聯想集團17.57的市盈率(TTM)在這份榜單排名倒數第二,僅高於市盈率處於虧損狀態的中國有贊。而聯想集團此前也已宣佈要到科創板二次上市。而科創板或許能夠對聯想更慷慨。
所以,低估值並不是南向資金掃貨的最重要原因,眼下的盈利表現和未來的預期增長才最重要。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