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長空缺半年多!華夏銀行不良率小幅攀升,資本充足率微降

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郭子碩

8月29日,華夏銀行(600015.SH)發佈半年報。今年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5.30億元,同比增加5.50億元,增長5.01%;營業收入484.52億元,同比增加3.39億元,微增0.70%;資產利潤率0.31%,淨資產收益率3.59%;淨息差2.13%,較去年同期下降0.28個百分點;淨利差2.08%,較去年同期下降0.22個百分點。

半年報稱,得益於發放貸款和墊款、金融投資增加,華夏銀行總資產規模達3.84萬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673.48億元,增長4.55%;貸款總額2.30萬億元,比上年末增加869.40億元,增長3.93%;存款總額2.14萬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369.42億元,增長12.44%。截至報告期末,華夏銀行的不良貸款餘額為411.13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0.40億元,不良貸款率1.79%,比上年末上升0.02個百分點。

華夏銀行近年人事變動較為頻繁,2021年至今,華夏銀行已有五名董事辭職,部分核心管理層崗位空懸超半年。今年2月,華夏銀行副董事長羅乾宜和行長張健華相繼辭職,行長一職至今仍懸而未決。

對於新行長人選安排,華夏銀行方面回應時代週報記者稱,目前沒有官方消息。

房地產不良率好轉

截至2022年6月,華夏銀行的公司貸款餘額為1.48萬億元,比上年末增加546.86億元,增長3.83%;個人貸款餘額6818.06億元,比上年末增加315.06億元,增長4.84%;票據貼現餘額1373.12億元,比上年末增加7.48億元,增長0.55%。

其中,公司貸款不良餘額282.90億元,比上年末增加6.72億元,不良貸款率1.91%,比上年末下降0.03個百分點;個人貸款不良餘額128.23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3.68億元,不良貸款率1.88%,比上年末上升0.12個百分點。

行長空缺半年多!華夏銀行不良率小幅攀升,資本充足率微降

圖源:華夏銀行半年報

華夏銀行的不良貸款主要集中在製造業、批發和零售業,不過不良貸款情況有所好轉。這兩個行業的不良貸款餘額合計佔不良貸款總量的36.89%,比上年末下降2.98個百分點。其中,製造業的不良貸款率4.39%,比上年末下降0.75個百分點;批發和零售業不良貸款率4.38%,比上年末上升0.19個百分點。

華夏銀行的房地產業貸款餘額、房地產貸款佔比、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貸款率均有所下降。截至2022年6月末,華夏銀行的房地產業貸款餘額和貸款佔比分別為1121.17億元和4.87%,較2021年末減少138.36億元,下降0.82個百分點;不良貸款餘額從去年末的8.35億元降至現今的6.93億元,不良貸款率從去年末的0.66%降至如今的0.62%。

資產質量管控方面,華夏銀行在今年上半年累計處置不良資產136.05億元。其中,呆賬核銷92.50億元、現金回收41.86億元、以資抵債1.69億元。

“當前,金融風險防控和資產質量管控仍面臨較多考驗和壓力。”華夏銀行也表示,將繼續積極應對,立足實體經濟有效需求,有效引導信貸結構調整和優化,持續提升貸款“三查”質量,嚴密防控重點業務領域風險,加大不良資產清收處置力度,確保資產質量總體穩定。

資本充足率下滑

華夏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小幅下降。

截至6月末,華夏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分別為8.63%、10.77%、11.55%,比上一年末各下降0.15個百分點、0.21個百分點、1.27個百分點。

行長空缺半年多!華夏銀行不良率小幅攀升,資本充足率微降

圖源:華夏銀行半年報

近期,華夏銀行定增取得進展。

去年5月,華夏銀行曾公佈200億元定增預案。今年8月8日,華夏銀行發佈《關於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涉及關聯交易事項的公告》,宣佈首鋼集團和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京投公司”)擬按每股15.16元的價格,分別認購3.30億股和1.98億股,認購金額分別為50億元和30億元。首鋼集團是華夏銀行第一大股東,持股20.28%;京投公司是第四大股東,持股9.95%。

華夏銀行解釋稱,本次發行主要目的是通過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提高資本充足率水平,以適應資本監管要求,同時增強風險抵禦能力,支持公司各項業務持續穩健發展,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華夏銀行曾在2008年完成115.6億元定向增發。2019年1月,華夏銀行再度完成292.36億元定增。與此同時,華夏銀行還通過其他渠道“補血”。8月25日,華夏銀行公佈2022年二級資本債券(第一期)發行完畢,發行規模為300億元,為10年期固定利率債券,票面利率為3.10%,用於補充華夏銀行的二級資本。

今年7月,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台提問,華夏銀行上市後已增發超500億元,為何屢屢增發。華夏銀行回應稱,自2003年上市以來,僅進行過三次核心一級資本補充,融資金額和次數均相對同業較少。商業銀行資本充足水平有嚴格的監管要求,華夏銀行作為國內首批系統重要性銀行,須按照監管要求,保持充足的資本水平。

穩住資本充足率對華夏銀行而言,意義重大。

2021年10月15日,央行、銀保監會發布19家國內系統重要性銀行,9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上榜,華夏銀行也是其中之一。同日,央行、銀保監會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監管規定(試行)》(下稱《附加監管規定》),對系統重要性銀行提出更高的資本和槓桿率要求,推動系統重要性銀行提高損失吸收能力。

按《附加監管規定》,系統重要性銀行的附加資本要求在0.25%到1%之間。華夏銀行適用0.25%的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資本要求。華夏銀行在半年報指出,該行滿足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資本要求。

行長空缺超半年

華夏銀行行長一職空缺已超半年,誰來接任這一職位備受關注。

2022年2月17日,張健華因工作變動原因,辭去華夏銀行董事、行長等職。當時,華夏銀行董事會指定,董事長李民吉代為履行行長職責。在此之前的1月29日,羅乾宜已遞交辭職報告,辭去華夏銀行副董事長等職。

1965年出生的張健華履歷豐富,在進入華夏銀行之前,既在監管部門工作多年,也曾掌舵農商行。張健華在央行工作近26年,曾任央行研究局財政税收研究處處長、金融穩定局副局長、研究局局長等職,還曾主政央行杭州中心支行。2015年,張健華離開央行,出任北京農商行行長。兩年後,他進入華夏銀行,擔任行長直至今年2月。據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官網,張健華離開華夏銀行不久便進入該學院履新,目前擔任金融發展與監管科技研究中心主任。

時代週報記者注意到,在上述兩人離職前,華夏銀行高層人事變動已較為頻繁。

2021年2月,副行長李岷離開華夏銀行,調任北京金控副總經理。此外,華夏銀行近年有多名董事、監事辭職。具體來看,除一名監事因工作原因辭職外,其他監事辭職原因主要是任期已滿或年齡原因。而董事則恰恰相反,除一名非執行董事到齡退休,其他五名董事皆是因工作原因辭職。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68 字。

轉載請註明: 行長空缺半年多!華夏銀行不良率小幅攀升,資本充足率微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