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冷偉青: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升級高端化
中新網3月8日電 “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強。”5日提請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完善新型舉國體制,發揮好政府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中的組織作用,突出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要依靠科技創新。”全國政協委員、上海電氣集團董事長冷偉青今年提交了一份提案,聚焦突破關鍵工業基礎件技術,以硬核科技打造高端產業格局。
關鍵工業基礎件“卡脖子”問題需重視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圍繞製造業重點產業鏈,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冷偉青在提案中指出,工業基礎件是不可分拆或通常不予拆分的基本結構或功能單元,是製造業的基礎和支撐。特別是關鍵基礎件技術水平決定了產品的性能、質量和可靠性,事關製造強國和質量強國建設,事關推動高質量發展和促進中國經濟由大向強轉變的實現。
“經過長期發展,中國已建成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工程機械、軌交設備、航空航天、船舶工業等主機裝備製造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冷偉青表示,但部分關鍵基礎材料、基礎件仍大量依賴進口,技術“卡脖子”問題未能得到有效解決。
究其原因,冷偉青分析,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缺乏專項政策支持,投入長期不足。二是企業規模小而散,低端產能過剩、高端產品缺乏。三是人才培養和管理體系有待完善。
推動企業做專做精做強,涵養人才隊伍源頭活水
為此,冷偉青建議,一是制定專項政策,落實配套措施。從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的高度系統謀劃部署,制定促進關鍵工業基礎件產業發展的專項政策,加強頂層設計,打好“組合拳”。對高端精密軸承、航空緊固件、高端液壓等提供特殊立項,形成推動關鍵基礎件發展的重點品類名單,支持企業和科研機構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二是加強行業引導,推動企業做專做精做強。引導專業化基礎件生產企業深耕細分領域,做專做精,推動形成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產業格局和市場生態。加強上下游協同。從政策的角度引導工業基礎件企業與主機裝備製造企業合作,加強從設計、測試、製造到配套應用等方面的協同,確保產需對接,實現共同發展。
三是涵養人才隊伍源頭活水,為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實支撐。在教育制度、學科設置、資格認證等方面統籌規劃,倡導企業和高校合作實施定製化培養方案。出台人才隊伍建設規劃,重點針對領軍人才、緊缺人才,加大政策支持,加大人才引進和激勵力度。做好輿論宣傳,在全社會營造重視、尊重基礎工業人才的輿論氛圍,增強行業吸引力。
依靠硬核科技擔當“國之重器”,推動產業升級高端化
傳統產業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底,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直接關乎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全局。工信部表示,要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使中國傳統產業從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
冷偉青表示,作為世界第一製造大國,中國必須抓住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機遇,大力構建中國式現代化引領下的新型工業體系,完善優勢產業的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佈局更多未來製造方向和技術路線,培育先進製造業產業競爭優勢,實現“中國製造”向全球價值鏈高端躍遷的跨越式發展。
在此過程中,必須要依靠硬核科技,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冷偉青表示,過去五年,上海電氣成功攻克了一批技術難題。在高端數控機牀方面,先後完成了10項牽頭承擔、10項參與的“高檔數控機牀與基礎製造裝備”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為各行各業提供“工業母機”。
面對戰略機遇期,上海電氣堅持裝備第一主業,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內抓協同,外拓合作。數據顯示,過去5年,上海電氣科技投入累計250多億元,年均科研投入佔營業收入比重4%以上,2022年科研投入率為近三年來最高。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6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8家、院士專家工作站3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家。
冷偉青還表示,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中,作為中國高端裝備製造“國家隊”的一員,上海電氣將繼續堅持科技自立自強,自主創新和開放式創新並重,以硬核科技打造高端產業格局,助力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