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爾果斯:百年口岸邁向開放新高地

位於亞歐大陸橋中國最西端的霍爾果斯,蒙古語意為“駝隊經過的地方”,哈薩克語意為“積累財富的地方”,是古絲綢之路北道上的千年驛站,近現代對外開放的百年口岸。隨着國家“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縱深推進,霍爾果斯不斷提升開放層次,擴展口岸貿易,加快“通道經濟”向“口岸經濟”“產業經濟”轉變,全力打造我國內陸開放新高地和新疆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的增長極。近日,在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成立十週年之際,中國改革報、改革網記者走進這座百年口岸,探訪中國擴大開放進程中的絲路新傳奇。

深度開放 奏響絲路新曲

湛藍的天空下,第六代國門大氣端莊,“中華人民共和國霍爾果斯口岸”幾個鮮紅的大字熠熠生輝。

霍爾果斯地處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西承中亞五國,東接內陸省市,是我國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重要核心節點。霍爾果斯口岸,是我國最早向西部開放的口岸,也是我國面向中亞、西亞乃至歐洲距離最近、最便捷的窗口。

隨着外貿的蓬勃發展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2018年9月27日,第六代國門啓用。從古絲綢之路上的驛站,到中國最早向西開放的公路口岸,再到第六代國門,霍爾果斯在我國對外開放進程中羽翼漸豐。

近年來,霍爾果斯不斷完善通關設施、健全通關機制,優化通關環境,着力提高通關效率,積極推進“三互”大通關建設,大進大出、快進快出的“大通關”格局加快形成。

第六代國門採用國內最先進的查稽查驗設備,旅客只需按指紋、刷臉,15秒就可快速通關。貨車查驗方面,採用一站式查驗和一次性通關,成倍提高通關速度,極大地推動了霍爾果斯對外貿易和對外開放水平。

今年面對疫情期間公路口岸通關受阻、車輛積壓的難題,霍爾果斯創新實行“甩掛運輸、界橋交接、集中驗放”為一體的通關新模式。目前,單日最高進出境車輛達到377輛,已超過疫情前平均貨運通關水平。

隨着我國向西開放力度的不斷加大,霍爾果斯鐵路口岸也日漸繁忙。

在霍爾果斯鐵路口岸集裝箱換裝場站,由哈薩克斯坦入境的貨運列車密集地排列在各個車道。該站黨委辦公室團委書記孫博釗指着一排裝滿貨物的集裝箱説:“截至目前,霍爾果斯鐵路口岸過貨量已達481萬噸,同比增長55%。”

霍爾果斯鐵路口岸於2012年12月22日實現通車運營,它向東通過津伊霍鐵路與國內鐵路網相連接,向西通過哈薩克斯坦阿騰科裏站與哈鐵路網相連通,是我國最大的常年開放的鐵路客貨運輸口岸。

疫情期間中歐(中亞)班列成為穩定國際供應鏈的重要支撐,霍爾果斯海關在實施365天24小時作業,推進中歐班列“艙單歸併”集中辦理申報業務,實施查驗貨物“現場錄入,及時審核”等一系列便利措施的基礎上,全面實施“五簡”模式,在今年6月上線運行了鐵路“新艙單”系統,讓企業“前台跑腿”轉變為數據“後台跑路”,實現進口班列自動審核、秒級放行,出口班列平均30分鐘左右即可辦結海關手續。

來自霍爾果斯海關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10月,中歐班列開行3744列,同比增長40%;過貨量562萬噸,同比增長45%。糧食、整車、活畜、肉類、水果、中藥材、化妝品、藥品等8個口岸掛牌運行。

千年的駝鈴聲猶在耳邊迴響,歡快的汽笛聲經由這裏,又響徹廣袤的亞歐大陸。

目前,霍爾果斯已成為集公路、鐵路、航空、管道、光纜“五位一體”的國家一類綜合陸路口岸。

東聯西出 演繹合作共贏

千百年來,絲綢之路承載的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精神薪火相傳。

距離霍爾果斯公路口岸20分鐘車程,全球首個跨境邊境合作區——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商人和遊客穿梭其間,紅火熱鬧。

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是2003年中哈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合作項目,是我國實現“外引內聯、東聯西出、西來東去”開放合作平台的主要途徑。

合作中心總面積5.6平方公里,其中中方區域3.43平方公里,哈方區域2.17平方公里。2012年4月正式封關運營以來,實行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境內關外”管理模式,主要功能是貿易洽談、商品展示和銷售、倉儲運輸、賓館飯店、商業服務設施、金融服務、舉辦各類區域性國際經貿洽談會。

“中哈兩國及第三國公民、車輛持有效證件進入這一區域後,可以跨境自由流動。在合作中心裏人流、物流、資金流可以自由流動,沒有物理障礙。”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梅啓定説。

從中方入區建設物資和自用設備實行退税,從哈方入區的建設物資和自用設備實行免税,是國務院賦予合作中心特殊的政策。一退一免之間,對投資興業的企業家產生了很大的吸引力。

作為全國唯一一個“境內關外”跨境人民幣創新業務試點地區,中哈霍爾果斯邊境合作中心可以為境外銀行、境外機構、境外個人以及合作中心內中方區註冊企業提供離岸人民幣服務,同時,合作中心內試點銀行可為新疆乃至全國的企業辦理跨境人民幣融資,助力企業降低融資成本,更好地開展國際投融資和進出口業務。

聚豐韓國免税店的總經理劉賀説:“按政策核算,相比其它地方,合作中心內的進口商品有40%左右的價格優勢,部分奢侈品能免掉60%的税。根據合作中心規定,從中方入區遊客每人每天可購買8000元人民幣合法免税商品,從哈方入區的遊客,每人每天可以購買1500歐元的商品。來往客商可提現貨或郵寄,無需到機場或港口提貨,降低了時間、經濟成本。”

藉助“一帶一路”東風,劉賀將親朋好友一起帶到霍爾果斯投資興業,他們看中的不僅是霍爾果斯的政策優勢,更看中的是霍爾果斯面向中國國內和國際兩大市場。

像劉賀這樣的商户在合作中心還有很多。

“凡是入區的經營者或遊客可以在區內一次合法停留30天,30天內出區查驗後再次進入,即一年出入12次,可實現合作中心內長年居住。”梅啓定告訴記者,從2012年到2019年,進出合作中心的中方商户和遊客達到2920萬人次,從哈方連接通道進入合作中心的達到1000萬人次。儘管受疫情影響,今年1月~9月中方商户和遊客仍達到251萬人次,其中,疆外遊客佔到20%~30%。

隨着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加速集聚,合作中心“金”字招牌和輻射帶動作用日趨明顯,霍爾果斯向西開放的平台和窗口作用逐漸顯現。

2020年9月9日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中方配套區域整合優化為霍爾果斯綜合保税區得到國務院批覆,“綜保區+配套區”政策疊加優勢更為凸顯。

發揮優勢 促進高質量發展

徐徐清風吹來,道路兩邊的白楊樹高聳雲天。在“霍爾果斯城市封面”項目建設現場,一台台塔吊舞動長臂,呈現出這座城市開創者、建設者的奮鬥姿態。

建立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是202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中提出的推動新疆實現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進程的重要戰略,對完善我國對外開放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10年來,隨着“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的深入實施,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的區位、政策、開放三大優勢充分顯現,吸引了一批實力強、產業鏈長的龍頭企業前來投資興業,讓口岸經濟釋放出越來越大的潛力和活力。

總面積73平方公里的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呈“一區四園”空間佈局,包括霍爾果斯園區、伊寧園區、清水河配套產業園區、兵團分區。

新疆中超新能源電力科技有限公司是由江蘇中超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和江蘇中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產業援疆政策,結合企業戰略發展規劃而投資建設的以電線電纜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為主的產業援疆企業。2017年3月投產當年就實現銷售額超3億元。“這主要受益於園區優惠政策五免五減半、便利的交通運輸、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和便宜的電價等”。中超電纜副總經理薛冬平告訴記者,目前已完成資產重組,並在河南收購了一家子公司,新疆中超計劃在未來三年完成公司上市。

伊犁吉源豆業食品有限責任公司2019年2月進駐伊寧園區,由於園區中小企業創業孵化園提前建設了標準化廠房,當年8月安裝設備,今年4月開始試機,6月5日已取得CS生產許可證。

新疆伊犁州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伊寧園區惠寧路999號中小企業創業孵化園裏,一款款嶄新的新能源拖掛式旅居房車和營地車如待檢驗的士兵整齊列隊。

新疆四美新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新能源房車、動力電池、電機電控三大產業的研發、生產、銷售的科技型企業。據公司總經理張曙介紹,2018年企業落户伊寧園區,將房車製造業務向房車旅遊業務延伸,佈局打造“新疆伊犁河谷房車營地環線旅遊”項目,在伊犁河谷內以及進出入伊犁旅遊線路上的重要節點,建設30個房車營地,通過線上訂房等快捷方式,滿足遊客前往新疆旅遊住宿需求。

霍爾果斯積極發展實體經濟,不斷開拓創新,推動“通道經濟”向“產業經濟”“口岸經濟”轉變。當前,已經形成了電子信息、裝備製造、衞材用品及紡織服裝、農產品與食品加工、新材料、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等優勢產業集羣。

東西方文化交流融合,成就了霍爾果斯一體多元、融合開放的發展特點,也形成了霍爾果斯獨特而豐富的旅遊資源。

在中國首家薰衣草博物館,一組組實物、標本、產品、文獻、圖片陳列在科普展覽室,講述着薰衣草的植物特性、生長習性和文化故事。古樸的法式經典蒸餾爐和法式調香台則將薰衣草加工工藝最直觀地呈現出來。

位於天山北麓伊犁河谷的霍城,與法國普羅旺斯和日本北海道的富良野處於同一緯度,是中國“薰衣草之鄉、世界薰衣草三大主產地之一,也是聯通賽里木湖、霍爾果斯口岸兩個黃金景區最重要的交通樞紐區位。每年六七月份,薰衣草花開遍野,成為紫色的海洋,吸引一大批國內外遊人來到霍城。

當前,霍爾果斯已初步成為集遊覽觀光、邊境歷史文化體驗、跨境遊、合作中心免税購物旅遊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熱門旅遊地。

霍爾果斯充分發揮口岸經濟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帶動輻射效應,創新打造“開放+幫扶”互動新平台,藉助口岸農副產品快速通關“綠色通道”,保障新疆地產果蔬、霍爾果斯饢產業園的饢、列巴,阿克蘇、和田的核桃等特色農產品從口岸順利出口,走向國際市場,為農民增收、企業增效。

“現在國外的客户通過線上訂單,早上生產下午就可以將饢送出國門,出饢坑6個小時後就上了哈薩克斯坦人的餐桌。”

在2.5萬平方米的霍爾果斯饢文化產業園,分佈着饢文化展示、饢生產加工、列巴生產加工、一帶一路新疆特色農產品展銷、文創產品展示、遊客體驗、海關事務、商務洽談、培訓中心和夜市等10個功能區域。

據霍爾果斯饢產業園的鄧子剛介紹,產業園採取“加工+出口貿易+旅遊”發展模式,打造當地產品加工和產業扶貧基地,主要產品為多品種特色烤饢、麪包、列巴等,現生產車間配套饢坑500個、自動化生產線3條、列巴生產線10條,日產饢等產品約40萬個、列巴10萬個。

“目前,已進駐金億國際、金色喀秋莎等外向型加工企業10餘家,展示出口企業57家約1000種特色地產品,解決了南疆勞動力轉移和本地就業1800餘人,日均可接待遊客2000餘人次,實現年產值約7億元。”鄧子剛高興地説。

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霍爾果斯正在力爭把區位優勢、口岸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奮力打造新疆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的增長極。(中國改革報、改革網記者 王健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417 字。

轉載請註明: 霍爾果斯:百年口岸邁向開放新高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