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買菜三天爆拉超100%,最燒錢的“前置倉”模式迎轉機?
疫情保供戰中,叮咚上海大倉的供貨產能較此前大幅提升超50%。其中,重點民生保障商品比如蔬菜、肉蛋奶等供應量幾乎翻倍增長。經歷兩次大考,能否燒出一個盈利的叮咚?
4月6日,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熱門中概股也普遍下滑。但生鮮電商股卻逆市走強,其中叮咚買菜暴拉近46%,三個交易日漲幅超100%,走出“一枝獨秀”行情。
由於3月起國內疫情反撲,居家配合防控措施的居民們,對在線生鮮採購的需求暴增,叮咚買菜等生鮮電商平台也不斷爆單,配送量比先前翻了數倍。
橫向對比不同平台,叮咚的“前置倉”模式,被認為在就近配送上具有一定優勢,能做到蔬菜“多而好”。然就在幾個月前,叮咚也因長期經營虧損,深陷“裁員風波”。
如今現金流回血,叮咚買菜是否迎來新轉機?
“迴光返照”的叮咚
“最近每天接單數是疫情爆發前的2-3倍”有配送小哥透露,近期一天最多可送接近100單,工作時間長達15小時。
受疫情管控影響,各家生鮮配送平台都出現了“爆單”。訂單量急劇上漲,是對供應鏈配送、應急響應等能力的一次綜合大考。
叮咚買菜表示,結合2020年疫情時的備貨經驗,公司已搭建了全國多產地的基地直採及自建冷鏈供應鏈,能將供貨量在短時間內調整到2倍及以上。同時,公司在各受疫情影響站點也快速上架“抗疫特供”大份菜包裝,大大提升了供應效率。
截至3月23日,叮咚“鄰里團”每日能配送10萬多份,涉及1萬多户家庭,且新增的用户和訂單還在呈倍數增長。當然,對公司而言,這也會帶來大量現金流,緩解此前的財務壓力。
進入“備戰”狀態的生鮮電商不止一家,為何叮咚買菜在2022的這輪疫情風波中,“看上去”股價漲勢最猛?
或是因為,公司在2021年底剛經歷一輪暴跌,已進入股價歷史低位——2021年11月算起的四個月內,股價從36美元,跌到僅有3.6美元。
除去中概股普遍重挫的環境因素,公司也深陷輿論風波。有媒體指出,叮咚買菜正進行一輪“開源節流”的重大戰略調整——“節流”指裁員,“開源”指提價增毛利。
據財報,2021年第四季度,叮咚買菜淨虧損約11億元人民幣,2021年全年淨虧損64.29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期的31.77億元的淨虧損進一步擴大。2019年至2021年,三年已累計虧損近115億元。
如今叮咚買菜作為抗疫保供先鋒,一方面是單量大增帶來的現金流,另一方面融資渠道也開啓綠色通道。上月,上海銀行為叮咚買菜火速放款近5億元,據雙方此前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公司將能獲得至多80億元的金融支持。
經營危機得到緩解,資本信心也有所恢復。中泰證券4月1日發佈研報,對叮咚買菜首次覆蓋,並給予“增持”評級,其中指出,叮咚買菜是前置倉龍頭企業,近期運營數據表現亮眼,隨着客單價、毛利率、履約成本的不斷改善,有望2024年實現盈利。
前置倉與“最後一公里”
爭議無限的前置倉模式,優劣勢到底有哪些?
“如果看同類蔬菜品質,叮咚的還不錯,菜品選擇也比較多。”一位叮咚用户表示,“不過現在價格不便宜。”
據悉,叮咚採取的前置倉是生鮮電商領域最“重”的模式。相較盒馬、永輝等店倉一體,與美團、拼多多等社區團購,該模式也一直業內被視作難而正確的選擇。
前置倉,即在社區周邊五公里以內設置倉庫,將倉庫和服務站合二為一。在消費者下單之後,能實現“即使達”。優勢在於,就近配送效率高,貨損概率低;缺點在於貴,對倉庫的位置和密度要求很高,自建站成本大,養一個配送團隊也是很大的負擔。
在高成本壓力下,公司不得不進行提價。據財報估算,叮咚買菜2021年Q4平均客單價約為60元。而上海地區的平均客單價超66元,每單毛利率在28%以上,明顯高於全國整體水平。
“現在菜價越來越貴,同一款青團的價格要比一年前貴一倍,大多數菜品的價格已經比超市貴了。”上述用户表示,“就連贈品也縮水了,從以前的一盒雞蛋變成了幾根葱。”
而叮咚前置倉的“高效配送”,似乎也難以維持。2020年叮咚買菜公佈的數據顯示,公司銷貨成本佔比為62.8%,配送費用在公司總成本中佔比高達27.9%。
2017年5月,叮咚買菜APP正式上線時,曾喊出“29分鐘配送到家”的口號,號稱打造了行業標準。而在去年裁員節流傳言後,配送服務就經常超時。“半小時內送到的情況很少,甚至有時要第二天才能收到。”上述用户表示。
“現在單量大,配送不一定快,因為一個倉就那麼幾個人。”一位叮咚配送小哥向老虎財經表示。經實測,若上午在附近叮咚成功下單,或需要隔天才能送達。
前置倉,轉機已至?
成立於2017年的叮咚買菜,一直是行業中燒錢擴張最猛,爭議也最大的那位。
至今,公司完成五輪融資,背後資本不乏高榕、紅杉、老虎環球等知名機構。憑藉充足彈藥與大力補貼,叮咚買菜在2019年僅靠6個城市的佈局,就以日均50萬的單量領跑行業,全年營收超過50億元。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叮咚買菜的前置倉數量約1400個,面積約50萬平方米;租賃了約60個城市分選中心,面積超過40萬平方米。
燒錢四年,前置倉已頗具規模,盈利前景如何?
在2月的Q4財報會中,叮咚買菜創始人、CEO梁昌霖剛剛高調宣佈:2021年Q4,公司已經找到盈利的方法、路徑。上海區域實現整體盈利。“力爭Q2末實現長三角地區完全盈利,Q4在全國接近盈利。”
報告期內,叮咚買菜營收54.8億元,同比增長72%,淨虧損為10.96億元,較去年同期12.46億元有所縮窄。2021年全年營收同比增長77.5%至201.2億元,實現創立以來最大季度漲幅。運營效率也大幅提升,履約費用率創歷史新低。
不過,這份“歷史最佳季報”,似乎仍是去掉履單費用、總部管理費用,以及平攤此前各種投資後,在財報層面實現的“區域階段性勝利”。
根據叮咚買菜創始人梁昌霖此前説法,單個前置倉盈利條件十分苛刻:需要平均日成交額需超過6.5萬才能避免虧損。“倉的費用佔銷售收入的比例約為15%。經營好一些的社區店要15%到20%,因為社區店房租比較貴,要招聘店員,要考慮顧客進店的環境舒服等因素。”
若以此為標準,叮咚買菜距離整體盈利仍有不小距離,是否真正看到拐點,有待公司後續財報,進一步觀察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