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2021年末,港股上市公司掀起了一輪迴購潮。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2日,12月以來共有87家港股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累計回購4.48億股。分析人士表示,歷史上港股回購激增時,恆生指數均處於底部區域,並接近向上拐點。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近期機構紛紛看多2022年港股市場。
密集回購股份
近期,港股上市公司密集進行股票回購。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2日,12月以來共有87家上市公司累計回購4.48億股股份,總金額達42.27億港元;11月同期參與股票回購的公司數量為53家,而去年12月同期僅為44家。
具體看,12月以來實施股份回購的港股上市公司中,既有佳民集團、摩比發展、世紀城市國際等股價不足1港元的低價股,也有藥明生物、碧桂園服務、長和、平安好醫生、小米集團-W、啓明醫療-B等熱門股和藍籌股。
其中,藥明生物在12月16日、17日、21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分別進行了794.35萬股、778.55萬股、395.50萬股股份回購,累計回購1968.40萬股,累計回購金額達17.50億港元。此外,平安好醫生、小米集團-W、石藥集團、敏華控股、復星國際這5家公司12月以來累計回購金額均超過1億港元。
“從行業上來看,近期進行回購的上市公司主要都集中在科技、地產建築、醫藥和消費行業,而這些行業正是今年港股中調整幅度較大的行業。”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這些行業公司進行股票回購的行為,可以看作是向市場傳遞積極信息,以提振市場信心。”
提振市場信心
回顧歷史數據可以發現,港股回購激增之時,恆指均處於底部區域附近,而回購潮大概率提振市場信心。在出現回購潮之後,港股市場均出現了明顯上漲。
2000年以來,港股第一輪迴購潮出現在2008年,全年回購金額達到175億港元。Wind數據顯示,2009年一季度,港股市場企穩,恆生指數在2009年3月至2019年12月期間,累計漲幅達70.72%。第二輪迴購潮出現在2011年3月至12月,階段回購額98億港元,規模較第一輪迴購潮有所縮小,隨後的2012年前4個月恆指累計漲幅超14%。第三輪迴購潮出現在2013年3月至7月,階段回購金融共計69億港元,當年下半年恆指累計漲幅超12%。第四輪迴購潮在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階段回購額達到275億港元,是規模最大的一次。此後,恆指一路走高,並創出歷史新高,在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累計漲幅高達72.08%。第五輪迴購潮是在2018年9月至11月,階段回購額為82.37億港元。2019年1月至4月,恆指累計漲幅接近15%。
Wind數據顯示,恆指自2021年2月中旬起持續震盪走低,截至12月22日收盤,2月以來累計跌幅超18%。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港股公司大規模回購,不僅因為公司認為當前股價被大幅低估,還顯示出公司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且有充裕的現金流。
“從此前的歷史數據來看,港股公司大規模回購或意味着市場下跌空間有限,並在回購潮結束後迎來一輪上漲行情。”陳靂説。
機構看多2022年港股行情
券商機構普遍看好港股2022年市場走勢。在陳靂看來,現階段港股在全球市場中表現較弱,估值持續走低,後市下跌空間有限,有望在2022年走出築底反彈的行情。“尤其是2021年調整幅度較大的科技板塊和消費板塊,隨着基本面改善,或迎來新一輪上漲機會。”陳靂説。
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預計,港股2022年將出現恢復性上漲,恆指有望觸及30000點。中資地產股和中資銀行股估值有望修復,而互聯網板塊的配置吸引力也逐漸提升。
德意志銀行也表示看好港股,預計恆指到2022年底可能達到37000點。該機構認為港股經歷了長達半年多的調整,風險得到充分釋放,估值處於低位,或成為資金的“避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