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大循環的堵點和應對舉措

  國內大循環的堵點和應對舉措

  榮晨、盛朝迅、易宇、靳晨鑫在《宏觀經濟研究》2021年第1期撰文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迫切需要通過深化改革,打通制約國民經濟循環的堵點和痛點。文章從國民經濟循環和供需產業循環、要素循環、空間循環等維度梳理出九大堵點,包括創新體系短板突出造成產業鏈和創新鏈聯動受阻、要素市場化改革滯後阻礙要素自由流動等,認為發展模式轉換困難和體制機制改革滯後是造成堵點的主要原因。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重點是“六個深化”:一是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激發創新活力;二是深化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縮小收入差距;三是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建設強大統一國內市場;四是深化供需兩側改革,促進供需匹配協同發展;五是深化產權制度改革,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六是深化對外開放體制改革,推動高水平制度型開放。

  數字金融能否緩解企業融資困境

  黃鋭、賴曉冰、趙丹妮、湯子隆在《中國經濟問題》2021年第1期撰文指出,數字金融已然成為緩解企業融資約束的重要因素。採用2011年至2017年滬深兩市A股上市企業數據,研究結果顯示:隨着數字金融發展水平的提高,金融發展對於緩解企業融資約束效應將得到顯著加強;在考慮到企業自身屬性的條件下,數字金融發揮的融資緩解效果表現出明顯的異質性;數字金融不僅能通過改善融資結構和市場化水平等宏觀路徑緩釋企業融資約束,也能借助降低企業融資費用和槓桿水平等微觀路徑緩解融資約束;相較於數字金融弱監管環境,在強監管環境下數字金融的融資緩解效應更強,同時也更有益於疏通宏微觀傳導機制。為此,應圍繞數字金融政策扶持、金融領域創新賦能、監管科技體系建設等方面內容,重點關注數字金融如何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能,有效紓解企業融資困境。

  長江經濟帶對產業集聚的影響

  陳磊、胡立君、何芳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21年第1期撰文指出,產業集羣化發展是長江經濟帶產業佈局的典型特徵。研究發現: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對區域產業集聚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地區所處發展階段的差異性導致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對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產業集聚影響的差異性。分地區來看,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對西部地區產業集聚的促進作用大於中部,但在東部並不顯著。分產業來看,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對第二產業集聚的促進作用中部大於西部,對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集聚的促進作用西部大於中部。為實現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目標,提高產業集聚水平,需要進一步完善區域合作機制,統籌產業佈局,併兼顧地區間的差異性;創新產業集聚方式,適時調整產業集聚重心,推動長江經濟帶產業結構高度化,實現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記者 裴文整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27 字。

轉載請註明: 國內大循環的堵點和應對舉措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