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森林茂密,是天然氧吧。受訪者供圖
風展林海如畫。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森林茂密,葱鬱層疊,是遠近聞名的天然氧吧。不久前,全國首單林業碳匯指數保險在這裏試點落地,為綠色金融助推“碳達峯”“碳中和”目標再添新模式。
“從森林碳匯指數保險的提出到落地,我們用了四年時間。” 中國人壽財險福建省分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林全德告訴記者,這單碳匯指數保險覆蓋了300多萬畝林地,將為新羅區100萬噸年固碳量提供保額達2000萬元。
碳匯,是指通過植樹造林、植被恢復等措施,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從而減少温室氣體在大氣中濃度的過程、活動或機制。其中,森林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CO2即屬於“碳吸收”範疇,並將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從而減少該氣體在大氣中的濃度,稱之為“森林碳匯”。
“近年來,為阻止全球變暖趨勢加速,各國開始通過增強森林碳匯能力來中和温室氣體的排放。”龍巖市林業局局長張田華介紹,森林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約佔整個陸地生態系統的三分之二。然而,由於火災、病蟲害、凍災等災害及意外,造成森林損毀事故多發,森林碳匯能力減弱,影響着森林系統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增強森林蓄積量和固碳能力”已成為國家重點關注領域。在福建省,森林面積1.15億畝,覆蓋率達66.80%,連續42年位居全國首位,固碳能力較強。也是我國確定的林業碳匯交易試點之一。
5月22日,銀保監會副主席肖遠企在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表示,未來綠色信貸、綠色保險、綠色債券、碳交易市場將迎來巨大發展契機。保險業因其特殊的運作機理,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可以發揮無可替代的作用。
肖遠企指出,與其他金融機構不同,保險的作用是直接對沖風險,是一種對風險重新分配的中介,可以實現風險分散熨平經濟社會波動,而且保險資金的長期性結構也能更好的匹配綠色經濟發展所需要的長期融資需求。
業界人士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認為,林業碳匯指數保險着眼於森林所帶來的碳匯功能,是保險行業助力“碳達峯、碳中和”的積極探索,有利於加強森林資源培育,不斷增強自然生態系統的固碳能力,促進綠色發展。
不過,儘管當前碳匯保險藴藏着強大的市場剛需,此前國內卻一直沒有相關的保險產品。“主要原因是森林固碳能力與量值看不見、摸不着,一旦發生損失很難準確核定其富餘價值損失情況。這在全世界範圍內也是有待破解的難題。”林全德説。
“一開始,我們帶着這一項目找到國內某知名科技公司,人家瞭解後直接回絕了:給多少錢也不幹。”林全德告訴記者。
中國人壽財險福建省分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林全德告訴記者,首單森林碳匯指數保險覆蓋了300多萬畝林地。受訪者供圖
後來,中國人壽財險福建省分公司抽調骨幹力量,將衞星遙感科技監測手段與碳匯理論方法學相結合,經過實地考察、研究與論證,匹配當地林業歷史損失風險,建立起林業損毀與固碳能力減弱的損失函數模型,將森林完全損毀造成的固碳量損失換算指數化,創新開發了林業碳匯指數保險產品。
林業碳匯指數保險的落地,離不開福建對建設“生態省”戰略的重視與支持。
福建省政府已將“碳達峯”“碳中和”納入生態省建設整體佈局規劃當中,明確提出“要培育壯大綠色經濟,創新碳交易市場機制,大力發展碳匯金融”。
今年福建省委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提出“把碳達峯、碳中和推進工作納入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要求探索碳排放與碳中和試點。
龍巖市則是國務院批准的國家級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之一,其下轄的武平縣是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發源地。生態資源成為福建最寶貴的財富。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林業碳匯指數保險落地也是中國人壽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踐行始終的結果。
以集團旗下財險福建分公司為例,由於找到了創新這把“金鑰匙”,近年來推出了養殖業氣象指數保險、古樹名木保護救治保險、種植業氣象指數保險、農業氣象巨災指數保險等一系列產品,亮點頻出,不斷創新保險服務,護航人民美好生活。
念好山水經,畫好山水畫。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保險與養老金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朱儁生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保險具有風險管理、融通資金等功能,可以通過經濟槓桿助力“雙碳”目標的實現。“林業碳匯指數保險一方面將林業防災減損工作前置,另一方面通過經濟補償降低了森林損失風險帶來的負作用,便於林業損失後的恢復,保護林業的碳匯功能。”他説。
朱儁生介紹,近年來隨着綠色金融,特別是綠色保險的發展,環境污染責任險備受政策支持和保險企業關注。此次林業碳匯指數保險與環境污染責任保險都屬於綠色保險創新,有利於生態環境保護。他也建議,林業碳匯指數保險在具體落地中,仍需要完善法律責任界定和相關法律環境。
問及森林碳匯指數保險下一步如何發展,林全德告訴記者:“接下來要促進森林碳匯指數保險與碳交易掛鈎,讓這一模式更加可複製、可推廣,為更多地區實現森林碳匯目標‘遮風擋雨’。”(黃盛對此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