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在京發佈《數字生態指數2020》全面評估我國數字生態現狀

新華網北京10月11日電(魏夢佳、陳仕玥)當前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數字經濟正成為國際競爭的重要領域。北京大學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10日在京發佈《數字生態指數2020》報告,全面評估我國各地數字生態現狀,以提供科學評估依據、助力國家數字經濟發展和數字中國建設。

數字生態即在數字時代下的政府、企業和個人等社會經濟主體,通過數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等技術進行連接、溝通、互動與交易,形成圍繞數據的流動循環、相互作用的社會經濟生態系統。

北京大學副校長、北京大學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張平文院士表示,進入大數據時代,數據內涵發生深刻變化,數據應用場景拓展到經濟社會等各領域,單純使用GDP指標已難以衡量數字經濟的發展水平。打造理想的數字生態,是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必由之路。

記者從北大獲悉,《數字生態指數2020》由數字基礎、數字能力和數字應用構成數字生態理論框架,具體由總指數和15項分指數構成,涉及2019年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不包含港澳台地區)以及部分重點城市,全面監測國家、地方、產業等數字化發展與轉型進展,為相關部門提供決策支持。

據悉,數字生態指數根據各地特徵劃分為全面領先型、趕超壯大型、發展成長型以及蓄勢突破型,而良好的數字生態與發達的經濟水平正相關。其中,北京、上海、浙江、廣東屬於全面領先型,這些地方在總指數上屬國內領先,基本實現省內小循環的理想數字生態。

同時,天津、江蘇、安徽、福建、山東、河南、湖北、四川屬於趕超壯大型;貴州、陝西、湖南、江西、黑龍江、內蒙古、重慶、寧夏、河北屬於發展成長型,普遍進入數字生態發展的成長期;山西、遼寧、吉林、廣西、海南、雲南、西藏、甘肅、青海、新疆屬於蓄勢待發型。

為全面、充分和精準地刻畫數字生態,北京大學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還聯合企業單位、互聯網平台、高等院校、研究機構等14家機構,於10日共同成立“數字生態協同創新平台”,以匯聚數據、整合資源,為打造理想的數字生態建立合作共享、互惠共贏機制。

“打造理想數字生態的路徑不唯一。”張平文認為,各地數字生態現況和稟賦結構的差異決定了發展數字生態要切合實際、因地制宜,遵循生態差異化的發展戰略。他同時表示,數字生態指數研究也是一項需長期迭代的複雜工程。未來,研究團隊還將以數字生態協同創新平台為載體,努力為地方開展數字生態評估、企業數字化轉型、國家建設數字經濟提供重要參考,為建設數字中國探明新方向、開闢新路徑。

責編:姜雪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43 字。

轉載請註明: 北大在京發佈《數字生態指數2020》全面評估我國數字生態現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