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際新材再衝刺IPO :連續三年現金流淨額為負 業績受益於原材料價格行情難持續
時隔4個月,重慶潤際遠東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潤際新材”)再次向IPO發起衝刺。證監會網站顯示,8月12日,潤際新材更新招股説明書。今年4月,潤際新材首次提交IPO招股説明書,但隨即收到證監會多達40條問題的反饋意見。
從過往歷史來看,潤際新材一直有個上市夢,公司曾於2015年掛牌新三板,2019年初終止掛牌。此次潤際新材計劃登陸滬市主板,擬募集資金約6億元,用於研發中心等新建項目以及補充運營資金。
業績暴增12倍
從平平無奇到一鳴驚人
首先看一下潤際新材的財務情況。招股書顯示,2021年,潤際新材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出現較大幅度的增長。從2019年至2021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內)該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78億元、6.72億元和17.37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792.69萬元、1493.11萬元和19441.30萬元。
▲截圖來源:潤際新材招股説明書(下同)
對比會發現,潤際新材2021年的數據並“不尋常”。2020年潤際新材的營收增幅為16.54%,而同期淨利卻下滑16.71%,處於增收不增利的狀態,但在2021年這些主要財務數據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營收同比增幅158.3%,淨利潤增幅高達1202.07%,整整12倍之多。
而從同花順數據來看,潤際新材往年業績一直都是“平平無奇”,營收增幅僅在20%以下,利潤增幅更是為負。對比之下,IPO前夕公司的業績倒是“一鳴驚人”。
潤際新材對此解釋,2021年公司營收、淨利潤和淨利率均同比大幅提升,主要系當期公司主要產品錳劑和硅劑銷售規模、銷售單價均實現較大幅度的增長,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據悉,潤際新材主要從事高濃度合金元素添加劑、晶粒細化劑等新型金屬功能材料研發、生產、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收入來源以合金元素添加劑為主。其中,錳劑的營收佔比超過8成。
而潤際新材的上游原材料為電解錳和金屬硅,報告期內直接材料佔主營業務成本的比例分別為96.91%、95.61%和97.50%,原材料佔該公司主營業務成本的比例較高。公司產品銷售定價模式以原材料價格為基礎,因此推高了公司的產品售價。
淨利潤為何也大幅增長?潤際新材認為,這主要因為受限於產能瓶頸與流動資金規模,公司產品存在供不應求的情形,議價能力相應提升,推高了公司銷售毛利率。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 11.33%、9.78%和 18.25%,波動較大。
但根據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電解錳和金屬硅的價格均遭遇斷崖式下降,其中電解錳從40000元/噸左右跌至16000元/噸左右,金屬硅也從60000元/噸左右跌至24000元/噸左右。潤際新材能夠否保持業績高速增長存疑。
經營現金流多年為負
“造血”能力遭質疑
報告期內,潤際新材的經營現金流情況雖有所好轉,但也並不樂觀。招股説明書顯示,近三年潤際新材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連續為負,分別為-1.38億元、-1.45億元和-688.88萬元。
另外,同花順顯示,潤際新材2017年度的經營現金流為-948.26萬元,同樣為負,2018年未披露。這意味着,潤際新材的經營現金流已經持續多年為負,讓人懷疑公司的“造血”能力。
另一方面,觀察潤際新材的資產負債水平,近三年來分別為 54.04%、48.03%、39.85%,遠高於行業平均值。
繼續追溯公司的負債情況會發現,報告期內,潤際新材流動負債總額為28,632.37萬元、21,334.54萬元、25,334.75萬元,其中短期借款餘額分別為24,684.73萬元、20,192.60萬元和24,782.94萬元,佔比97.43%、94.68%和87.13%。這足以説明,潤際新材的短期借款佔比過高。
“高新技術企業”
但七年沒有申請發明專利
資料顯示,潤際新材是重慶市“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試點企業”“專精特新中小工業企業”“企業技術中心”,是重慶市技術創新與應用發展專項重點項目(新材料與節能方向)的承擔單位。截至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擁有20項發明專利和57項實用新型專利。
招股説明書顯示,報告期內各期,潤際新材的研發投入分別為1,798.42萬元、2,715.38 萬元和5,515.69萬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12%、4.04%和3.18%。另一方面,參考可比上市公司近三年來的投研投入佔比平均值為4.94%、5.64%、5.58%,潤際新材還有提升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前面提到的潤際新材擁有20項發明專利全部是在2015年取得,自2015年之後,該公司就再沒有申請發明專利。而57項實用新型專利中,也有44項是在2015年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