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銀環保80億訂單“掩護”8名股東清倉進行時……

環衞行業門檻低,競爭又激烈,即使拿下數十億大單長單,僑銀股份的“賺錢能力”依舊飽受質疑。而在市場信心缺乏之際,多位原始股東宣告“清倉式離場”,顯然如此大的減持或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投資者對其關注,此外,減持同樣也會在二級市場上造成股價承壓。

5月6日公告顯示,“環衞第一股”僑銀股份再簽下四個大標,合同總金額高達70億元。公司表示,今年一季度新簽訂單總金額已近80億元,穩居全行榜首。

然而從業績上看,如此大舉簽單似乎並沒有換來正面的反饋,僑銀股份營收利潤增長都頗為乏力。而公司股價也跌跌不休,相較去年末已跌去四成。

值得注意的是,股東們並沒有選擇與上市剛足年的公司共進退,而是選擇迅速“離場”。公告顯示,在原始股東限售股解禁的時間節點,十位股東中有八位宣告“清倉式減持”。

1

瘋狂拿標80億,難掩當前“不賺錢”

2020年1月6日,僑銀環保作為“國內環衞第一股”正式登陸A股市場,似乎是為環保企業資本化開啓了新世界大門。公司上市後的第一份年報也頗為亮眼,2020年營收同比增長28.87%,淨利潤大增186.03%,其中扣非淨利潤同比大增197.55%。

喬銀環保80億訂單“掩護”8名股東清倉進行時……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不過,僑銀股份也表示,除了營收提振外,去年淨利潤增幅較大的另一原因是受去年疫情免收增值税等影響。隨着疫情逐步恢復,補貼退潮,公司的“真實”業績也慢慢浮出水面。

4月28日,僑銀股份公佈了2021年一季報,業績增速下滑,利潤承壓明顯。

數據顯示,僑銀股份當期實現營收7.63億元,同比增加14.7%,營收增速相較2020全年的28.9%大幅下滑。利潤方面,歸母淨利率下滑1.6個百分點至13.1%;扣非淨利錄得0.85億元,同比增長7.16%,相較前兩個季度約為200%的同步增速,似乎踩下了“急剎車”。

分析觀點指出,直接原因或來自經營費用的增長。具體來看,一季度費用率同比抬升3個百分點至14.2%,增長明顯。其中業務快速拓展帶動銷售費用率同比抬升1.0個百分點,管理費用率在模式變化及業務拓展驅動下同樣抬升1.3個百分點。

對於銷售費用的增長,公司回應稱,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公司加大業務拓展,中標項目增加,導致招標服務費與市場人員激勵增加所致。

有趣的是,2021年至今,僑銀環保共發佈25條關於中標或預中標項目的披露公告。通過全國招投標網站公開資料統計,公司2021年一季度新簽訂單總金額將近 80 億元,穩居全行業榜首。

公司一季度業績增速放緩的背面,卻是瘋狂拿標的“盛況”。於是有機構在投資者關係活動中靈魂發問:為何公司拿單能力這麼強,卻沒在營收裏體現出來?

僑銀股份對此解釋稱,收入增長與訂單增長差異的主要原因是訂單從中標到簽訂合同到項目實施到收入確認會有一個過程,尤其是去年底至今很多都是大訂單,確認收入的週期較長,因此導致訂單和收入存在差異。也就是説,這些“長單”短時間內難以貢獻營收。

公司進一步表示,粗略統計目前在手訂單中5年以上的項目金額佔比超過90%。近年來隨着城市管理綜合一體化的項目越來越多,平均年限也在不斷拉長。

根據5月6日的合同簽訂進展公告,4筆“大單”總金額超70億元,而其中有3個合作期超過15年,最長服務年限長達30年。

其中,湘潭市城區公共停車場和停車位特許經營(BOT)項目總投資額為23.11億元(特許經營期為30年),都勻市城鄉環境提升服務一體化項目初始單價為1.34億元/年(項目運營期限為25年),新城區城市環衞一體化建設項目服務金額為0.95億元/年(項目合作期為15年),肇慶新區環衞保潔及綠化養護服務項目服務費總金額為1.02億元。

2

解禁後,原始股東紛紛“清倉”

從市場表現來看,上市剛足年的僑銀股份並沒有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公司股價自從去年7月衝上31.2元/股的高峯後,便一路震盪下行,去年12月底至今,股價累計跌幅高達40%。

投資者本就不高的熱情,似乎正在快速流失。數據顯示,截至3月末,公司股東户數為1.61萬户,較上期(2月末)減少1.13萬户,降幅為41.16%,已低於行業平均水平。根據Choice數據,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用事業行業上市公司平均股東户數為5.73萬户。

更重要的是,連原始股東都想“撤離”。上市剛滿一年,十大股東中有9位等來股份限售解除,其中8位迫不及待地拋出了“清倉式”減持方案。

據統計,僑銀股份的前十大股東(由於持股比例相同關係,數量共11名)中,有9名股東所持股份在今年1月6日解除限售上市流通,而其中8名拋出了減持計劃。

1月9日公告顯示,黨忠民等5名股東計劃在6個月內清倉各自持有的僑銀股份的股份,5名股東合計持股2830餘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6.92%。2月4日,僑銀股份發佈另一份股東減持計劃公告,江淦鈞等3位股東同樣準備在6個月內清倉所持股份,其合計持有僑銀股份2472餘萬股,持股比例達到6.03%。

提供一個數據作為參考,去年上市,僑銀股份共計公開發行4089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0.01%,而上述8位股東欲減持股份總計達到12.95%,可謂兇猛。

從減持進展公告來看,截至目前,黨忠民、黃燕娜已清倉減持結束,兩人合計減持700餘萬股,佔僑銀股份總股本的1.71%。其餘股東仍有可能後續執行減持,屆時可能對公司股價產生進一步影響。

對此,僑銀股份的回應頗為曖昧:預披露減持是減持的必要前提,這並不意味着股東一定要減持,也不代表他們對公司沒信心。公司表示,未來將繼續努力經營,並通過加強與投資者交流等方式,將公司戰略、運營、管理、技術等價值體系有效傳遞給市場,讓投資者看到公司的價值所在。

3

“環衞股”之困

僑銀股份成立2001年,主要從事城鄉環境衞生一體化管理服務,具體業務涵蓋城鄉環衞保潔、生活垃圾處置、市政環衞工程和其他環衞服務。去年1月6日以“僑銀環保”之名登錄中小板,成為A股“環衞第一股”。

然而,公司乘着去年“環保股”之風上市,後續成長性與投資價值存疑。

環衞行業本身門檻較低,利潤較薄,週期較長,又無法形成壁壘。例如僑銀股份這樣的環衞公司,商業模式其實就是“總承包+分外包”,在各個城鄉地區投標,中標後再集人去做垃圾清掃。受到行業屬性限制,即使是“環衞第一股”也難坐穩“環衞第一”。

於是,剛上市的僑銀股份,正急於淡化身上的“環衞股”標籤。2020 年 12月,公司更名為“僑銀城市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由“僑銀環保”變更為“僑銀股份”。

僑銀股份表示,目前核心戰略有所調整,將向“城市大管家”轉型,主要是指橫向拓寬產業鏈,實現從環衞保潔,到園林綠化、從道路養護到公共物業服務等,提供城市綜合服務。在公司去年新增的中標項目中,也包括了城鄉環境提升服務一體化項目、公共停車場和停車位特許經營項目等環衞之外的業務。

一方面,環衞行業的蛋糕不容易吃,公司基本盤並不穩固。近年來環境保護政策支持不斷加碼,環保服務也由政府包辦,逐步轉變為了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行業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提升。而受政府購買新規影響,20年前三季度環衞訂單平均服務年限下滑至3.2年,19年平均值則為4.5年。

另一方面,轉向城市綜合管理服務,或許也將面臨與物業等其他行業的企業正面競爭的難題。市場觀點指出,在物業公司紛紛上市,並不斷“招兵買馬”,收購地方性小型環衞公司的情況下,僑銀股份未來拿單的競爭激烈程度也將更甚。

雪上加霜的是,税收優惠的退坡,也會給環衞上市公司的業績帶來更多不確定性。

環保服務企業由於較為“脆弱”的商業模式,業績受補貼政策影響也較為顯著。如今的税收優惠政策為,所得税三免三減半或者增值税即徵即退,力度不小。數據上看,僑銀環保2015-2017年税收優惠合計分別為1969.31萬元、1709.86萬元、3071.32萬元,佔當期利潤總額的比例高達33.05%、14.93%、29.63%。

據悉,僑銀股份在去年疫情期間被免徵增值税金額達到1.63億元。公司表示根據財政部税務總局發佈的相關政策,增值税減免只持續到今年一季度末。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287 字。

轉載請註明: 喬銀環保80億訂單“掩護”8名股東清倉進行時……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