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兩日,國家發文再次強調國內光伏產業健康有序、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
3月11日,工信部發布《光伏製造行業規範條件(2021年本)》,提倡加強技術創新、提升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對擴產企業資質在資本金、研發、產能利用率等方面提出要求;3月12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國家能源局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引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促進風電和光伏發電等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金融機構按照商業化原則與可再生能源企業協商展期或續貸,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自主發放補貼確權貸款,對補貼確權貸款給與合理支持。
上述文件,一份引導光伏產業製造,一份引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從不同層面帶動國內光伏產業合理發展。
近期,A股光伏板塊迎來深度回調,市場主力資金重新對產業“想象力”和“現實”作出考量,並獲利了結離場。
所謂的“想象力”,莫過於在 “碳達峯、碳中和”的目標下,光伏行業被賦予了高增長、高景氣度的成長空間;而所謂的“現實”,則在於需求預期激發產能擴張,火熱的光伏產業在規模不斷擴大之時,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不協調”情況也愈發增多。
在此背景之下,高質量、健康有序發展的呼聲再次引起全行業重視。
政策持續規範行業發展
“雖然來得有點晚,力度和範圍有限,但《通知》在一定程度上的確可以緩解被拖欠企業的現金流危機。”中國有色金屬硅業協會專家委副主任呂錦標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
作為長久以來制約新能源行業發展的瓶頸問題,補貼拖欠被視作“頑疾”,隱隱作痛。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常務理事,風能專委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秦海巖測算,截至2020年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行業的補貼總需求為3000億元左右,其中光伏行業約佔1250億元。
一位新能源資深分析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通知》中明確,通過銀行的一些信貸額度支持來幫助行業解決補貼拖欠,這一政策的導向性非常好。”
根據《通知》,金融機構按照商業化原則與可再生能源企業協商展期或續貸。針對短期償付壓力較大但未來有發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企業,金融機構可以按照風險可控原則,在銀企雙方自主協商的基礎上,根據項目實際和預期現金流,予以貸款展期、續貸或調整還款進度、期限等安排。
《通知》還明確,優先發放補貼和進一步加大信貸支持力度。企業結合實際情況自願選擇是否主動轉為平價項目,對於自願轉為平價項目的,可優先撥付資金,貸款額度和貸款利率可自主協商確定。
不過,《通知》是一個框架性的金融支持政策,一些措施也體現了市場化的思維方式,但一些潛在問題還需進一步商討。“應該加大確認清欠力度,最好是集中清完,資金分批到位,貸款也按資金到位情況確定不同還款期限。”呂錦標指出。
除此之外,通過核發綠色電力證書(下稱“綠證”)方式適當彌補企業分擔的利息成本的做法細節,還有待完善。
《通知》指出,為緩解企業承擔的利息成本壓力,國家相關部門研究以企業備案的貸款合同等材料為依據,以已確權應收未收財政補貼、貸款金額、貸款利率等信息為參考,向企業核發相應規模的綠色電力證書,允許企業通過指標交易市場進行買賣。
對此,前述分析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貸款利息雖然可以通過發行綠證來補缺,但肯定不能完全彌補。“這可能會影響政策實際執行的效果,這一點我們還有待觀察。”該人士表示。
值得肯定的是,《通知》的發佈,釋放了政策層面對解決新能源行業補貼拖欠問題的積極信號。
謹防產業過熱成“絆腳石”
近期,隨着《關於2021年風電、光伏發電開發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的發佈,政策引導新能源產業提高消納能力和提升產業質量的意圖已經十分明顯。
相比2020年的版本,《光伏製造行業規範條件(2021年本)》在產能控制、新建項目要求以及工藝技術等方面都發生了變化。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梳理,在產能方面,《光伏製造行業規範條件(2021年本)》提出引導光伏企業減少單純擴大產能的光伏製造項目;在新建項目上,單多晶電池、組件效率的轉化率有所提升。
隨着過去影響光伏行業景氣度的網電價定價和補貼對行業的影響逐步弱化,如今度電成本的下降趨勢左右着未來光伏新增裝機需求。引導消納、提升質量、維持健康有序,成為當下政府部門在制定光伏行業政策時的主要方向。
自去年疫情發生,國內光伏行業在初期經歷復產復工的考驗後,熱度快速回升。來自政策層面的刺激,提高了業內對未來裝機需求的預期。行業想象空間大幅躍升,光伏產業迎來了近十年以來的最大擴產。2020年,從硅片、電池片到組件環節,各大企業紛紛推出百億擴產計劃,上百GW產能迅速上馬。
名義產能過剩的事實,不可否認。因需求預期過高,產業鏈上下游出現供需關係不匹配、不協調的現象,成為當下影響光伏產業鏈發展的風險因素。
平價上網時代,光伏產業鏈價格趨勢向下。但近期,因上游產品價格持續上漲,組件出現了少見的漲價情況。
行業機構PVInfoLink的價格數據顯示,本週國內單多晶組件價格的平均成交價均略有上浮。且近期公佈的項目開標信息顯示,組件報價有所提升。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牛年春節後,多晶硅料、輔材價格上漲,使得下游組件端成本壓力陡增。價格堅挺之下,終端系統的投資回報率勢必會受到影響。行業短期需求進入一輪博弈週期。“目前看來6·30搶裝熱度可能不如以往,因此也能觀察到一線與二線組件廠價格出現明顯的分化。”PVInfoLink分析師預測,一線組件大廠將進一步調降開工率,一方面控制庫存水位,另一方面也抑制硅料、硅片的持續上漲。
事實上,產業鏈上下游供需不協調,也讓龍頭企業開始意識到擴產節奏的放緩。
近日,隆基股份被曝下屬公司咸陽隆基發生裁員事件,引發資本市場關注。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多個網友在社交平台上表示,隆基股份下屬孫公司咸陽隆基樂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發生裁員事件,“廠裏沒有活兒”。對此,隆基股份也主動回應稱,裁員主要系“因受上游原輔材料階段性供應影響對產線進行調配,咸陽隆基樂葉於2月底開展人員工作安排調整,並給出調配建議,目前已經全部妥善安置。”
“去年以來流入光伏的資金太多了,造成硅片、電池端大幅度擴張,多晶硅價格上漲,會抑制一部分擴產衝動。”一位行業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