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家企業IPO突遭“中止”,發生了什麼?

42家企業IPO突遭“中止”,發生了什麼?

短短兩天,42家企業IPO按下“暫停鍵”!

8月18日,根據深交所官網信息,包括比亞迪半導體在內,34家創業板擬上市公司審核狀態變更為“中止”,原因分別是“發行人律師北京市天元律師事務所、或發行人評估機構開元資產評估有限公司、或發行人申報會計師中興財光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或發行人保薦人華龍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

42家企業IPO突遭“中止”,發生了什麼?

其中,受天元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影響的企業數量為17家;受北京市天元律師事務所影響的企業數量為15家;受華龍證券、中興財光華會計師事務所影響的企業數量各為1家。

無獨有偶,8月19日和8月20日,科創板也有8家擬上市公司審核狀態變更為“中止”。上交所官網披露的中止原因是“發行人聘請的相關證券服務機構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而實際上,上交所提到的也是上述4家中介機構。

42家企業IPO突遭“中止”,發生了什麼?

值得一提的是,不只是IPO項目,上述4家中介機構涉及的8個再融資項目和重大資產重組項目審核也處於“中止”狀態。其中,再融資項目6個:北京市天元律師事務所涉及4個(3個定增和1個可轉債),華龍證券涉及1個定增,中興財光華會計師事務所涉及1個定增;重大資產重組項目2個。

追溯資本市場此次大規模“中止”風波的起源,發現上述4家機構此前均為新三板企業藍山科技的證券服務機構。

因此,業內普遍認為,此次“中止”風波或與藍山科技項目爆雷有關。

公開資料顯示,藍山科技成立於2005年9月,主要從事光傳輸和接入網絡通信產品的研發、生產(外協)和銷售。2014年6月,藍山科技在新三板掛牌,兩年後進入創新層並一直持續至2020年4月申請掛牌精選層。

在公佈精選層掛牌計劃後,藍山科技股票在二級市場受到熱捧,股價一度大漲至6元/股以上。

但2020年10月,藍山科技卻突然密集發佈公告,表示涉及公司及子公司的基本户被凍結,公司及子公司被列入被執行人,控股股東持有的公司股權被凍結,公司、子公司及實際控制人被限制高消費,主要業務停頓等風險事項。至2020年11月,藍山科技更是公告稱,公司只剩下2名員工,包括實際控制人(兼任董事長和總經理)和財務總監在內的其餘員工均已離職。

2020年12月2日,證監會公告,在全國股轉公司自律審查及證監會現場檢查過程中,發現藍山科技信息披露真實性存疑,涉嫌違反《證券法》《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證監會按程序對藍山科技啓動立案調查。

2021年8月11日,藍山科技《關於公司股票存在被終止掛牌的風險提示性公告進展公告》提示,公司因涉及重大訴訟,業務仍處於停頓狀態,無必要人員編制年度報告,公司股票已於2021年5月6日起停牌。

那麼,此次大規模“中止”究竟會對企業產生哪些影響?又將持續多久?

據時代週報報道,雖然涉事上市企業均在公告中表示,項目中止審核不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產生重大影響。但多位受訪的市場人士表示,不利影響還可能是多方面的。

“其一,證監會或者交易所會重點審查相關項目,原本不構成實質性障礙的事項,將會被仔細清查;其二,很多擬上市公司都有投資機構介入,如果一定時間無法上市,可能觸發投資協議的違約條款;其三,很多擬上市公司都會在申報期內努力做多業績,包括擴大原材料採購等,一旦無法上市,企業有可能無法消化之前採購的原材料。”研究資本市場的匯業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畢英鷙律師説。

他還表示,如果擬上市企業動用較大槓桿,項目被中止且遲遲無法推進,可能遭遇債權人集中起訴。

不過,據上證報向監管層求證,“時間不會很久,此次中止不屬於發行人本身的問題,只要中介機構籤一份協議證明,換一個團隊來執行即可,不一定要換證券服務機構。”

科創板審核規則中明確規定,因前述原因中止審核的,發行人根據規定需要更換保薦人或者證券服務機構的,更換後的保薦人或者證券服務機構應當自中止審核之日起三個月內完成盡職調查,重新出具相關文件,並對原保薦人或者證券服務機構出具的文件進行復核,出具複核意見,對差異情況作出説明。發行人根據規定無需更換保薦人或者證券服務機構的,保薦人或者證券服務機構應當及時向交易所做出具複核報告。保薦人以及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證券服務機構按照有關規定履行復核程序後,發行人也可以提交恢復申請。交易所或者中國證監會按照有關規定恢復發行上市審核程序或者發行註冊程序。

(鈦媒體APP編輯綜合自上海證券報、21世紀經濟報道、時代週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78 字。

轉載請註明: 42家企業IPO突遭“中止”,發生了什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