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小微企業運行指數為44.4,環比上升0.1個點,同比上升0.7個點。去年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我國推出了一系列政策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各行業復工復產有序進行。小微企業運行指數近一年來穩中有升,離不開相關政策對小微經濟的扶持。
從分項指數來看,7月各指數均未下降,除擴張指數、融資指數、成本指數與上月持平外,其餘五項指數均呈上升態勢。持平的指數中,融資指數為52.9,成本指數為63,均明顯超過榮枯值。融資指數超過榮枯值與7月出台的降準政策有直接關係。
今年二季度以來我國針對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並通過相關政策支持小微企業降成本,這對小微經濟體的良性發展發揮了作用。7月成本指數大幅超過榮枯值,尤其不易。
市場指數、績效指數和信心指數均上升0.2個點,顯示小微經濟在相關政策的支持下再次提速。但市場指數為40,績效指數為44.5,信心指數為41.6,指數基數並不算高,另外,綜合考慮當月風險指數為49,採購指數為42.5,雖有上升,但上述五項指數均處於榮枯值以下。在一年來穩中有升的狀態下,小微指數後續保持上升還需有更多支撐。
區域指數中,除東北地區小微指數下降以外,其餘五大區域指數均呈增長態勢。其中華北、中南地區小微指數上漲0.3個點,分別達42.2與46.6,西北地區上升0.2個點,達41.6,華東和西南地區則分別上升0.1個點,達45.5和43.6。區域指數普漲顯示了小微經濟在各個區域呈現良好復甦態勢。但所有區域指數均處於榮枯值以下,也説明疫情下小微經濟發展基礎仍有待加強。
6月份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收於50.9%,較上月微落0.1個百分點,非製造業PMI收於53.5%,較上月回落1.7個百分點,二者均在榮枯值之上,但依然有下行壓力。因此,目前相關政策特別是對小微企業的扶持政策,仍需要體現出針對性和可持續性。
7月以來,國家各項扶持政策對小微經濟復甦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貨幣政策方面,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央行決定於7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降為8.9%,釋放了長期資金約1萬億元。釋放出的部分長期資金將有望流入小微企業,為下階段小微企業的發展提供融資保障。
財政政策方面,我國近年來持續進行大規模減税降費,為實體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今年預計新增減税有望超過5500億元,下一步將繼續執行制度性減税政策。未來在階段性減税降費政策有序退出的過程中,將適時延長小規模納税人減徵增值税等政策的執行期限,以充分體現政策對小微企業的更多關愛和扶持。中央財政還在財力有限的情況下,通過結構調整,增加了對地方政府轉移支付的規模,對欠發達地區給予財力支持,這為相關區域的小微企業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自今年一季度以來,小微經濟呈全面回暖狀態。從行業指數來看,7月份除交通運輸業小微企業運行指數與上月持平以外,其餘各行業指數均呈上升態勢。其中,農林牧漁業、住宿餐飲業小微企業運行指數均上升0.3個點,分別達43.7和40.4;批發零售業小微企業運行指數為45.7,上升0.2個點;製造業、建築業、服務業小微企業運行指數均上升0.1個點,分別為45.3、40.8、41.4。各行業小微企業運行指數開始呈現普遍上升態勢,這體現了在相關政策的有效扶持下,小微經濟內生髮展動力正在有序增長。
隨着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相關政策進一步落實,製造業小微企業市場指數、採購指數、績效指數、信心指數和風險指數均有所上升,其中市場指數和風險指數均上升了0.2個點。即便在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背景下,製造業小微企業採購指數也上升0.1個點。
從小微企業總指數、分項指數來看,小微經濟復甦仍在繼續。持續一年的階段性增長為小微企業下一步良好發展打下了基礎,但在面對各種外部壓力的情形下,政策的持續性和穩定性已成為下階段小微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
新發展格局背景下,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有效支持了小微企業發展。相關部門應繼續深化相關舉措,通過提升治理能力來降低小微企業的運營成本。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拉動有效需求實質性增長,為小微經濟可持續增長助力。具體來看,下階段支持小微經濟發展的政策舉措應在以下三方面着力:
一是控制小微企業採購成本。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仍處於高位,相關部門應通過支持礦山企業復工復產、增加相關原材料進口以及控制囤積居奇等手段減輕上游大宗商品漲價傳導壓力,從源頭為小微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二是擴大小微企業有效需求。在疫情尚未結束的情況下,小微企業仍面臨市場需求不足的情況,各級政府部門應通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拉動有效需求增長,形成市場擴張的長效機制。
三是繼續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隨着全球貨幣政策收緊預期的增強,為避免小微經濟可能出現的流動性緊張,未來仍需有效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精準滴灌作用扶持小微經濟穩定發展。(李 全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