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觀中國經濟前景的信心從何而來

  每年的全國兩會,都是觀察中國經濟未來走向的一扇窗口。過去一年,中國經濟取得極不平凡成就的背後,藴藏着哪些發展密碼?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國內生產總值預期增長6%以上,這個目標是否低於社會預期?面對世界經濟復甦過程中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中國經濟又將如何迎難而上、穩中求進?

  針對當前經濟運行中的熱點問題,經濟日報記者日前專訪了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

  三大因素支撐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向好

  2020年,儘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經濟深度衰退等多重衝擊,中國經濟依然取得了極不平凡的成就,全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3%,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經濟發展韌性和活力進一步彰顯。

  在林毅夫委員看來,中國經濟亮眼成績單的背後,有三大支撐因素。一是全社會相信科學,國家採取了有效的防控措施,在全球率先控制住疫情,積極穩妥推進復工復產,為全年經濟實現正增長打下了堅實基礎;二是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快速恢復了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三是在各國的生產受到疫情衝擊,全世界出口下滑的情況下,我國迅速復工復產,出口實現了4%的增長,對整體經濟增長貢獻了0.7個百分點,殊為不易。正是制度優勢和積極有為因素的匯聚,讓中國經濟實現率先復甦和平穩運行。

  “面對未知的疫情,中國能取得如此不平凡的成績,未來我們更有信心、有底氣、有能力應對風險挑戰,延續經濟持續向好的基本態勢。”林毅夫委員説。

  儘管中國經濟未來充滿希望,但一些領域的改革仍處於爬坡過坎的階段。

  林毅夫委員表示,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取得了人類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蹟,但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許多短板依然存在。社會保障水平、社會治理能力還有待提高。當前,產品市場改革已經比較充分,但要素市場的改革還應繼續深化。比如,如何讓金融活水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如何引導各類要素協同向小微企業、製造業、服務業集聚等,都是未來需要繼續着力的地方。

  “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就必須解決這些問題,並按新的發展理念謀篇佈局。改革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只要不迴避矛盾和問題,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發揮好自己的優勢,抓住戰略機遇期,我們一定能順利邁過這幾道坎。”林毅夫委員説。

  “6%以上”增長目標留足空間着眼長遠

  林毅夫委員長期以來對中國經濟前景保持樂觀態度,並一再被事後的發展所證實。今年全國兩會之前,各大機構紛紛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長作出了較高預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增長8.1%,世界銀行預計增長7.9%,經濟學家也普遍對中國經濟復甦前景表示樂觀。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1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以上。不少人對此產生疑惑,把6%設置為底線增長目標是否低於預期?展望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林毅夫委員認為,實現2035年經濟總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標,通過研究推算,需要保持年均5%左右的經濟增速,2021年的增長預期設為6%以上,有利於向未來的增長預期過渡。從中長期看,中國經濟發展的潛力和空間仍然很大,從2020年到2035年,中國經濟仍有年均8%左右的增長潛力。

  “以8%的增長潛力,實現6%的經濟增長,我們就有足夠的迴旋餘地,可以更加從容自如,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來補足短板、拉長長板,克服‘卡脖子’的領域,縮小城鄉區域貧富差距,優化環境,改善民生,實現更高質量的增長。”林毅夫委員説,增速只是經濟發展的一個方面,着眼長遠,更重要的是要按照新發展理念來構建新發展格局。

  在林毅夫委員看來,要順利實現中長期經濟發展的遠景目標,應持續深化改革。在這個過程中,既需要有效的市場,也需要有為的政府,兩者的關係可歸納為“市場有效以政府有為為前提,政府有為以市場有效為依歸”,這樣市場才能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政府才能更好發揮作用。

  林毅夫委員説,提高勞動生產率水平,需要持續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而技術創新、產業升級需要一批企業家的奮發有為。按照新結構經濟學的理論,經濟發展好需要根據比較優勢來推動技術創新、產業升級,有效的市場能夠幫助企業家在市場競爭當中發現哪些產業、哪些技術是符合比較優勢的。然而,在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的過程中,也有很多問題依靠企業家自身的力量難以解決。比如,教育、基礎科研的提升,基礎設施的建設,金融制度的規範,法律制度的完善等。只有政府和市場“兩隻手”都起作用,才能讓新技術、新產業的潛力有效發揮。

  充分利用兩個市場破解難題

  關鍵領域創新能力不足,被人們形象地稱為“卡脖子”問題。林毅夫委員表示,在創新驅動發展方面,我國整體創新能力還不足。從專利數量上來看,我國目前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專利大國,但從專利結構上看,真正代表創新能力、附加值較高的發明專利競爭力依然不足。要通過增強關鍵領域的人才和資金的投入來提升創新能力,加快科技自立自強。

  “關鍵核心技術被‘卡脖子’,威脅國家經濟安全和國防安全,發達國家就有可能利用技術優勢給中國的發展製造障礙。”林毅夫委員説,“哪種科技產品可能被‘卡脖子’?應該是那些只有美國能生產的高科技產品。發達國家有優勢的技術,發達國家為了實現那些技術的最大價值,就需要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中國是最大並且增長最快的單一市場,放棄了我國的市場就是放棄了發達國家自己的發展機遇,真正會卡我們脖子的只有想要維持霸權的國家。所以如果是有其他發達國家也能生產的科技產品,即使美國不賣給我們,其他國家也會賣給我們。”他認為,要統籌好發展與安全的關係,不發展安全就不可持續,沒有安全發展就沒有保障,所以,安全很重要,但是如果擴大化,什麼都要靠自給自足,也會影響發展。

  林毅夫委員表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發展環境、發展條件作出的戰略判斷。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就要繼續擴大開放。目前我國設立的自貿區在降低進口關税、縮小負面清單範圍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未來,還應繼續擴大自貿區試點的數量,在自貿區試點方面取得的成功經驗,也要加快在全國推廣。

  他建議,在條件成熟時,積極加入區域性的經濟合作協議,以便更好地利用國際資源和國際市場。這樣不僅能夠提高我國自身經濟發展質量,中國的發展也能給其他國家提供更多機遇。

  有信心有能力應對風險挑戰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從國外看,國際形勢中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世界經濟形勢複雜嚴峻。從國內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穩就業壓力較大,防範化解金融等領域風險任務依然艱鉅。“十四五”開局之年,面對這些風險挑戰,中國經濟能否迎難而上、穩中求進?

  林毅夫委員認為:“從過去40多年的轉型經驗來看,其他國家經濟出現過崩潰、停滯,我國經濟卻取得了穩定快速發展的人類奇蹟。從近期的經驗來説,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衝擊,我國是‘閉卷考試’,卻是最早控制住疫情、經濟取得正增長的唯一主要經濟體。這些經驗讓我們充滿信心,不管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中國依然能夠乘風破浪繼續向前。”

  他説,回顧世界格局的演進,經濟始終都是基礎。面向未來,當中國變成全世界最大的經濟體,有最大的市場,最快速的發展,對世界的影響就會越來越大。

  當前,我國正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林毅夫委員説,中國經濟是一艘巨輪,擁有廣闊的國內市場。儘管外部環境存在一定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但對中國來説,最重要的還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能有效抵禦外部風險和不確定性。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六穩”“六保”如何穩得住、保得好?在林毅夫委員看來,“六穩”中最重要的是穩預期。市場主體的預期穩了,投資包括外資就會留下來,有了投資,外貿就會有競爭力,我們的經濟就會趨穩,就業就能保住。

  在“六保”當中,最重要的是保就業。林毅夫委員説,保住了就業,社會就能夠穩定,家庭收入就能夠增加,消費就能夠活躍,而保就業首先要保企業主體。新的就業機會增加,伴隨着產業升級、技術創新和勞動能力水平提升,中國經濟的潛力就能充分發揮出來。

  展望“十四五”,雖然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林毅夫委員對中國經濟的前景樂觀看好。

  “我的信心主要來自3個方面。”林毅夫委員説。當前,全國人民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堅定的決心,發展依靠人民,人民的決心是我們克服風險挑戰的最大保證;我們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能夠根據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創新理論,來指導應對的政策;我們有制度優勢和制度保障,“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指引,必將為我們錨定新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將人民對於民族復興的願望引導到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實踐中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95 字。

轉載請註明: 樂觀中國經濟前景的信心從何而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