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4月份,市場供應總體充足,消費需求逐步恢復,CPI環比下降0.1%,同比上漲0.1%。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環比由上月持平轉為上漲0.1%;同比上漲0.7%,漲幅與上月相同。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國內外市場需求總體偏弱及上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等因素影響,PPI環比下降0.5%,同比下降3.6%。專家表示,當前物價下行主要是高基數擾動下的回落,是階段性、暫時性的。隨着經濟運行好轉,市場需求穩步回暖,基數效應逐步減弱,下半年物價運行有望迴歸至合理水平。
CPI同比上漲,PPI同比下降
受上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影響,4月份CPI同比上漲0.1%,漲幅比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同比上漲0.4%,漲幅比上月回落2個百分點。鮮菜價格下降13.5%,降幅擴大2.4個百分點。非食品中,服務價格上漲1%,漲幅擴大0.2個百分點;工業消費品價格下降1.5%,降幅擴大0.7個百分點。“鮮菜、汽柴油、燃油小汽車三項合計影響CPI下降約0.9個百分點,是CPI低位運行的主要原因。”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分析預測處處長張學武表示。
從環比看,CPI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2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整體下降1%;非食品價格由上月持平轉為上漲0.1%,影響CPI上漲約0.04個百分點。
“數據表明,CPI現階段仍較大程度受到上年同期對比基數的擾動。但也必須看到,4月份物價數據並未充分反映‘五一’黃金週以來,宏觀經濟在需求和消費方面出現的若干積極變化。”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總監龐溟認為,考慮到“五一”假期帶動線下消費和服務消費強勁修復,居民消費偏好逐步改善,5月核心CPI同比增速有望加速上行。
4月份,PPI環比下降0.5%,同比下降3.6%。張學武認為,這主要是由於去年國際局勢緊張導致高基數效應、美歐央行持續加息導致經濟增速放緩,以及部分主要發達經濟體金融風險外溢,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震盪偏弱運行,並對國內產生輸入性影響。
物價下行是階段性、暫時性的
今年以來,CPI月度同比漲幅回落,PPI降幅擴大。1月至4月平均,CPI同比上漲1%,PPI同比下降2.1%。如何看待當前國內物價的低位運行情況?
張學武表示,當前物價下行主要是高基數擾動下的回落,是階段性、暫時性的,要客觀理性看待、全面準確分析。一方面,受輸入性、季節性因素及高基數效應等影響,部分商品價格回落較多,是當前CPI走低的主要原因;受國際地緣政治等輸入性因素影響,PPI有所回落,但這些因素影響是暫時的。另一方面,當前中國需求較快恢復,經濟總體回升向好,一季度中國GDP增長4.5%,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加快1.6個百分點。今年“五一”假期旅遊消費復甦勢頭十分強勁。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綜合形勢室主任郭麗巖表示,4月份國內物價總水平在合理區間,相對低位運行只是季節性、暫時性現象,並不是趨勢性特徵。展望全年,國內物價總水平將在合理區間小幅温和波動。中國經濟內生動能不斷增強,供需雙側恢復趨向均衡,尤其是接觸式服務消費明顯回升,帶動就業與收入增加,經濟向上向好態勢將逐步在物價上顯現。
物價有望回升至合理水平
展望後期物價走勢,張學武認為,隨着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市場需求穩步回暖,基數效應逐步減弱,後期物價運行有望回升至合理水平。“經測算,CPI和PPI漲幅年內低點在二季度,隨着經濟逐步恢復和基數效應減弱,CPI和PPI漲幅在三季度、四季度將逐步走高,全年物價呈V型走勢。”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王遠鴻認為。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王晉斌表示,當前物價水平與經濟增速出現階段性反差,符合物價波動和恢復性增長並存的實情。温和的物價水平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擴大內需相結合創造了條件。建議再出台一批提振消費信心的政策,重點支持產業鏈長的終端產品消費,支持各地出台擴大居民消費並增強居民獲得感、幸福感的政策,進一步夯實消費在穩增長中的重要作用。
“低通脹是因為中國經濟處於恢復期,反通脹力量較強,推動物價回升至更優水平的力量正在逐步蓄力。”在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看來,當前市場對中國物價的擔心主要是經濟復甦基礎尚不牢固。為此,要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政策效力和激發經營主體活力結合起來。不能因為物價階段性走低,就搞強刺激政策。
王遠鴻建議,下一步,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有效帶動全社會投資,發揮出口對經濟的支撐作用,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 (經濟日報記者 熊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