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 文
見習記者 餘俊毅
近年來,銀行線上業務正在加速發展,已經有不少銀行網點的功能越來越多地遷移到了線上,超過90%以上的零售業務都可以通過手機辦理,到銀行線下網點辦理業務的人逐漸減少。同時,銀行ATM機的數量也隨之縮減,物理網點的關停量仍在持續增加。
隨着人們支付習慣和業務辦理習慣的改變,銀行也在進一步優化調整線下網點,加快推進線上業務的全流程數字化轉型。
ATM機和銀行網點縮減
根據央行最新公佈的《2020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截至2020年末,ATM機具為101.39萬台,較2019年末減少8.39萬台。全國每萬人對應的ATM數量7.24台,同比下降7.95%。
從2020年整年的數據梳理來看,ATM機數量下滑的趨勢明顯,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二季度末、三季度末,ATM機數量分別為108.30萬台、105.21萬台、102.91萬台,季度環比分別減少1.47萬台、3.09萬台、2.31萬台。這意味着,隨着移動支付的不斷便捷以及銀行線上業務的不斷髮展,ATM機的使用率不斷降低,正在日漸式微。
同時急劇減少的還有銀行的線下網點。《證券日報》記者查看部分銀行近年的年報發現,銀行網點數量呈現連續縮減的趨勢。以中行為例,2018年至2020年各年度末,該行營業網點數分別為10726個、10652個、10487個。根據銀保監會金融許可證信息平台的數據統計後發現,截至4月6日,商業銀行機構退出列表顯示,今年以來已有431家銀行網點終止營業。
記者注意到,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銀行非現金支付業務的增長。根據央行公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銀行共辦理非現金支付業務3547.21億筆,金額4013.01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16%和6.18%。
對於銀行ATM機不斷縮減的原因,武漢大學客座研究員唐大傑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銀行ATM機最主要的功能是現金存取和卡業務的相關辦理。隨着我國線上支付業務的不斷便捷和普及,中國已經進入移動支付時代。除此之外,ATM機的業務一直屬於被壟斷行業,銀行作為客户支付了較大一部分費用,減少ATM機的投入也可以減輕一筆負擔。”
監管機構人士、看懂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李鳳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銀行ATM機及網點減少的原因主要在於,一是近年來全行業離櫃率上升,減少了櫃面業務的壓力。因此,一些網點業務量呈現了下降的趨勢,有的甚至寥寥無幾,失去了存在的必要。二是為了降低經營成本。目前,銀行許多網點都是臨時租賃的,不但需要支付較高的租賃費用,水暖電等物業費用,而且網點從業人員也不得少於內控合規要求,無形中浪費了人力資源。如果網點業務量過小,將加大銀行的經營成本。從利於核算的角度出發,撤併業務量小,對羣眾辦理業務影響不大的物理網點成為銀行網點整合的重點。ATM機減少也同樣屬於此類問題,由於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線上業務不斷普及,客户足不出户就可以辦理銀行業務,加之使用ATM機存取款業務不斷的萎縮,有的ATM機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因此,減少ATM機也是必然現象。
銀行網點仍將長期存在
2021年伊始,轉型、升級和優化已成為各行各業離不開的話題,商業銀行業在渠道建設方面更加聚焦在優化老舊網點和加快數字化業務轉型上。
比如工商銀行在年報中表示,要紮實做好網點優化調整。持續加大對環境老舊網點、核心潛力網點的裝修改造力度,完成網點整體裝修1611家,為客户服務提供有力硬件保障。持續推進物理網點、手機銀行、遠程銀行與新型渠道間的協同融合。積極提供數字化、非接觸客户服務。
中國銀行也在年報中提到,要深入推進網點轉型與智慧運營改革,將網點逐步打造成為面向全渠道、全場景、全生態的營銷服務綜合體。深入推進全流程數字化轉型,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生物識別等新興技術的應用,不斷增強數字化、智能化發展能力,推動場景融合,豐富產品功能,持續改善客户體驗。大力拓展線上渠道,持續迭代升級手機銀行,推動線上業務快速增長。
在銀行在加速推進數字化建設的同時,為了幫助老年人也能全面融入信息化社會,銀行也在加強“適老化”金融服務。
記者走訪了北京部分銀行網點發現,幾乎全部銀行網點都設有老年人的專屬設施,比如在營業場所提供老花鏡和愛心輪椅等設施。部分銀行網點工作人員還表示,專門培訓過如何指導客户更好地學習使用手機銀行。
李鳳文表示,無論銀行網點智能化和線上化如何發展,傳統線下網點短時期或者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也不會消亡。原因是我國已步入老齡社會,據統計,我國有近1.4億老年人依然遊離在互聯網之外,仍習慣通過傳統的線下渠道獲取服務。如果物理網點消失,就會影響到這些老年人享受應有的金融服務,影響幸福指數。
“今年3月30日,中國銀保監會印發的《關於銀行保險機構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通知》指出,各銀行保險機構要加強金融服務下沉,進一步完善基礎金融服務,根據老年客户羣體數量和金融服務需求,合理科學進行網點佈局。由此可見,銀行網點仍將長期存在。與此同時,物理網點絕大部分是由人工負責的,與全部智能化有着很大的區別,人性化的服務更有温度,也更有人情,因此也不會從銀行服務中消失。”李鳳文表示。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