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餐企老闆內參,作者:陳黎明,創業邦經授權發佈
“豬價或跌至每斤6元谷底”,最近這條新聞對原材料漲價不止的魚品類來説也太扎心了。
01 魚類全面大漲價!巴沙魚價格創歷史新高“今年水產全在漲價。”膳策食品科技副總經理焦琪感嘆。
漲價最明顯的是巴沙魚。酸菜魚餐廳從前大量使用的越南巴沙魚,疫情爆發以來便出口不暢,價格飆漲。去年秋天,國內更是出現“一魚難求”的局面。最近越南巴沙魚又漲價了:年前收購價還是2.3-2.45萬越南盾/kg(約6.4-6.8元/kg),如今已經變成了漲到了3-3.1萬越南盾/kg(約8.3-8.6元/kg)。
駐越大使館發回報道:越南巴沙魚收購價創歷史新高
相對來説,進口魚價格波動更大。但在越南巴沙魚大漲價造成供求扭曲的推動下,漲價的多米諾骨牌推到整個海鮮市場。
進口巴沙魚受阻,很多餐廳都把和巴沙魚價格相近、肉質不錯又易養活的斑點叉尾鮰當成巴沙魚“代餐”,導致斑點叉尾鮰也漲了不少。
明基水產集團有限公司總裁何雪樂近期在一次公開採訪中透露,“斑點叉尾鮰成本上漲了40%。往年原料魚的成本是7-8元。”3月4日,江蘇2.2斤-3.3斤每尾的斑點叉尾鮰14.5元一斤,四川等地區超過了14元/斤,廣東12元/斤。
其他魚也漲價了。
一位烤魚供應鏈老闆在朋友圈分享了他的觀察:“清江魚原料同比1月份每斤漲價3.5到4元,以1000清江魚去內臟後為例,活魚需要兩三斤左右,相當於一條魚就貴了8元。”
內參君查詢水產養殖網數據發現:和去年同期魚價相比,今年鮰魚漲價超過40%,鱸魚漲價約34%。
而這些,全是烤魚、酸菜魚要用的魚。烤魚店一般是以鮰魚、清江魚、凌波魚為主,酸菜魚餐廳的主角則是巴沙魚、鱸魚、黑魚。這些魚類,正是這一波水產漲價的“重災區”。
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在業/存續的烤魚企業有4.6萬家,在業/存續的酸菜魚企業有1.8萬家。魚價上漲,直接影響了數萬餐飲企業。
02“魚還會繼續貴下去”2021年,糧農組織表示,未來十年養殖產品價格平均價格將上漲19%,野生捕撈產品(食用)價格將上漲17%。也就是説,魚還會繼續貴下去。
>疫情是主要原因。
焦琪表示,這次漲價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的。因防疫措施要求,魚類相關供應鏈工廠停工停產,魚苗播種、養殖、捕撈等都難以按時按量推進,漁業產值大幅下降,形成巨大的需求缺口。2021年8月,越南巴沙魚等水產品的出口量較疫情前同期下降約35%。
“疫情後,越南選擇出口到美國,不願意賣給中國。因為美國對越南的水產品檢測相對較寬鬆,而且出價相對更高。巴沙魚並不是傳統美國民眾喜食的魚,美國居民對巴沙魚的需求旺盛起來和通貨膨脹有關係。”
巴沙魚供求穩態被破壞後,酸菜魚、烤魚商家投目光於其他魚種,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做酸菜魚和烤魚的主力魚種都有不同程度的漲價。
疫情還提高了魚的養殖加工成本。主要表現為:魚苗和魚一樣量少價高;穀物等價格上漲,飼料成本提高;工廠合規成本提高,這部分成本又反映到魚的加工上。每一環都加一點點價,到終端市場,就有顯著的提價。
>這次俄烏戰爭,導致基礎飼料價格暴漲,源頭飼養也壓力倍增。
>氣候因素也有一定的影響。去年冬季後半截氣温低,焦琪説,“去年很多國產巴沙魚都凍死了”。
魚價上漲不僅有疫情、戰爭、寒冷天氣一類突發事件的原因,還有一些長期性的影響因素。
>居民消費習慣轉變,魚消費頻次升高。
含有大量的優質蛋白,脂肪含量低的魚肉與當下居民健康飲食的消費需求相匹配。且因為在肉類中,魚的價格相對來説較低且較為穩定,所以B端和C端都很喜歡魚。
>為了可持續發展,中國明確制定了漁業水產養殖業轉型升級的目標和政策。
糧農組織指出,如果該計劃和其他改革得到充分實施並實現了目標,預計中國水產養殖產量的增長率將會放緩,其捕撈漁業產量將大幅下降,其中中國的捕撈漁業產量將下降29%。據計算模型推算到2030年,中國漁業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實施與否將直接影響近1000萬噸產量的差異。
03 源頭漲價不止魚品類餐飲怎麼辦?活魚進貨價格走高,給酸菜魚、烤魚店帶來不小的成本壓力。
內參君與多位是魚品類餐廳交流後,發現大部分人選擇由公司承受成本上漲帶來的壓力,並沒有漲價。
“餐廳主要是熟客生意,漲價會給復購帶來不好的影響,還是按照原來的價格賣。”一位烤魚店老闆告訴內參君。
讓利於民的做法畢竟是有限度的。魚長時間漲價,餐廳勢必要調高價格:或表現為調高了魚的單價,或表現為減少單份魚的重量。
小型魚類企業分攤風險的方式側重於找若干個供應商組合供貨,餐廳的魚價隨着水產市場批發價滯後地波動,餐廳自掏腰包柔和掉價格曲線中的極端值。
中、大型魚類企業則是盯着供應鏈,不抓到供應鏈最上游不罷休。
一種方法是“合作”。
魚小喵在成都的創始人曲順告訴內參君,魚小喵在成都提前把握好數量和價格,加強與大型頭部源頭工廠的合作,一次性下單全國門店一年所需的魚量,控制成本。
江邊城外也是選擇和漁場合作,曾花了一年半時間從南到北考察多地漁場。
江邊城外當時的供應鏈負責人稱,這是在和“學霸”做朋友。江邊城外和光明漁業合作後,魚的採購模式從去水產市場買魚變成到魚塘直接採購。縮短供應鏈,減少企業用魚的生產加工相關方,有助於企業控制魚的質量和成本。
九毛九集團選擇“單幹”,自建魚塘。太二酸菜魚在廣東佛山修建了自家的工廠,九毛九在孵化賴美麗時,沿用了太二的魚塘,還給魚塘擴容了。
賴美麗和太二共用魚塘,九毛九隻需增加較小成本,就能保質保量地解決了賴美麗活魚供應問題,還順帶給品牌上了一重食安問題的保險,也給賴美麗這個新品牌造了不少勢。
九毛九狠抓供應鏈。去年12月,九毛九全國供應鏈中心在廣州開工。這個供應鏈中心基地建成後佔地面積超3.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超14萬平方米。該基地建成後,將覆蓋集團旗下品牌全國門店的原材料、半成品等食材供應。
此外,曲順還提到一點,優化倉儲流通,提前增設前置凍品倉,實現貨物的全國包郵到店,最大限度地降低門店貨物流通成本。
頭部魚類餐飲品牌不斷將觸角伸向供應鏈上游,提高自身在品牌原料供應的介入程度,獲得更多的決定權、議價權、選擇權。市場環境變化,大品牌用供應鏈給自己一個面對不確定性的“緩衝氣墊”。
對於更多中小型餐廳而言,要麼是擴寬合作渠道,以減緩價格上漲帶來的壓力,要麼是在前端調整菜單,豐富消費者的可選擇性。但顯然對於小品牌來説,因為缺少供應鏈的穩定性,及議價權,在疫情與成本的雙重波動下,生存壓力又一次放大。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