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銀行中國在岸債務資本市場主管方中睿在北京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6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鄭靜霞攝
新華社北京7月29日電 在中國工作生活近20載,已過不惑之年的外資銀行高管方中睿有三個特別的關鍵詞。
“第一個關鍵詞是‘變化’。”方中睿日前在專訪中對新華社記者説,“我親身經歷了一系列重大的變革,我的工作不斷開拓新領域,中國金融市場的變化發展令人興奮。”
瑞士人方中睿1999年來到中國求學,畢業後看到中國金融市場發展潛力巨大,他決定進入在華外資銀行工作。如今,他已成為德意志銀行中國在岸債務資本市場主管。
他也因此成了中國金融開放非凡歷程的見證者。在過去十年間,中國基本建立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取消銀行、證券、基金、期貨、人身險領域外資股比限制,推進跨境證券市場的互聯互通,啓動滬深港通、滬倫通、債券通……
隨着開放舉措落地,方中睿感覺更加忙碌了。從上午11點打卡第三杯咖啡,到深夜和歐美客户溝通,跨越不同時區、多個市場的連續作戰已是工作日常。
“中國更高水平的金融開放,與國際市場更緊密的聯繫,為我們創造了更多的商業機會、更廣闊的業務範圍以及遍佈全球的客户。”方中睿笑道。
“‘適應’是我的第二個關鍵詞。”他説,中國擴大金融開放,外資機構也需要不斷調整,適應新形勢,發掘新機遇。
在他看來,熊貓債市場的發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境外機構在中國境內發行的人民幣計價債券被稱為熊貓債。中國熊貓債市場起步於2005年,並於2015年開始加速發展,已成為很多境外機構和企業募集人民幣的重要渠道。
“熊貓債為海外發行人進入中國債券市場提供了新機會。我們一直以來積極參與熊貓債發行,持續看好市場發展前景。隨着規則逐步完善,准入不斷簡化,未來有望見到更多發行人參與其中。”方中睿説。
機遇帶來“共贏”,而這也是他的第三個關鍵詞。
“近年來,中國金融開放步伐之快,超乎預期。”方中睿感嘆道,對德意志銀行在中國的發展來説,可謂“一年一個新牌照,一年一個里程碑”,“德意志銀行是中國金融開放的參與者,更是受益者。我們和中國金融市場共同發展,共同成長。”他説。
方中睿的辦公室窗外,“中國尊”赫然挺立。從2011年破土動工到2018年全面竣工,他目睹了這座外形仿照古代禮器“尊”的摩天大樓拔地而起。“中國尊”所在的朝陽中央商務區,高樓大廈鱗次櫛比、道路車水馬龍,正是一派繁榮景象。
“今年是德意志銀行來華150週年,我們堅信中國金融市場將會保持良好的長期發展前景,為我們帶來廣闊機遇。”他説。(記者方棟、鄭靜霞、高劍飛、劉英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