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於麗麗
出品|36氪創投研究院
如你所見,這一代的創業者正在湧入硬核的科技賽道,中國的創投領域也正從「模式創新」過渡到「底層創新」。
我們相信,中國正在、也已經湧現了一批嶄新風貌的創業者。去年11月,36氪啓動了「X·36under36」徵集計劃,也正基於這樣的前提,我們旨在更早和更大範圍地發掘可能偉大的創業者。
為了夯實以及豐富我們對創業者的理解,在這場“大型社會實驗”中,我們將邀請更多的人來分享他們對創業乃至中國商業生態的理解。他們可能是知名院校的教授,可能是已名聲在外的企業家,也可能是閲盡千山的投資人。
徵集計劃啓動至今,我們已經收到了超過 900 + 位創業者的報名,涵蓋人工智能/機器人、消費新品牌、醫療健康等20+個細分領域。我們的報名還在進行中,點擊進入報名鏈接https://36kr.com/p/1467414522661633感謝每一位創業者對36氪的信任。
新一期訪談,我們邀請到經緯創投的合夥人喻志雲博士。
喻志雲博士一直專注醫療健康(包括生物科技、醫療器械、體外診斷、醫療服務及數字醫療)領域的投資機會,並投出沛嘉、榮昌生物、科美、益方生物、華昊中天、臻和、Ambrx、艾棣維欣、恩和生物、呈源生物、新光維等項目。
2014年加入經緯創投前,他曾在富達亞洲風險投資、深創投東北區做投資,並在UBS投資銀行的全球醫療健康小組和麥肯錫紐約辦公室工作。再之前,他還曾分別在耶魯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進行生物信息學和結構化藥物設計的研究。
經緯創投合夥人喻志雲
為什麼當下的合成生物學在湧現大量初創企業?科學家下場創業,可能遭遇哪些困境?經緯又在尋找怎樣的醫療創業者?
以下是喻志雲博士的回答,經過36氪編輯:
1.為什麼合成生物學在湧現大量初創企業?後疫情時代,在戰勝疾病、健康和長壽這種剛性需求方面,整個醫療行業都開始高度重視從研發到銷售每一環節的突破與效率提升。
其中,合成生物學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技術融合領域。過去2年內,這個領域在從實驗室走向工業,湧現出大量初創企業。這是因為合成生物學,特別是生物製造,做出來一個產品,離商業化距離沒那麼長。此外,它的下游應用場景也非常廣泛,從生物製造、細胞和基因治療,到食品和替代蛋白、消費品及農業等等。
合成生物學幾乎是生物學、化學、物理、數學和計算機科學等底層科技發展的結晶。按麥肯錫的預測,生物製造的產品未來可以覆蓋70%的化學制造產品。
經緯的“科創匯”最近一期,對於合成生物領域有一場詳盡剖析。我們很早就投入到合成生物學中,累計支持了超10家初創公司,包括恩和生物(Bota Bio),呈源生物(RootPath)、Senti Bio、啓函生物、華昊中天、周子未來、元育生物等等。
整個醫療行業,目前一個顯而易見的趨勢是,有能力的公司未來應該也會出海。醫療行業,不像很多互聯網產品,在遷移時會水土不服。它的特點是隻要你產品足夠好,全球都有市場。
中國的市場其實是小的,很多人以為的中國市場大,其實是人數多。我們很多病人都不怎麼去醫院看,再加上要自費,幾十萬的代價,讓很多人去醫院,最後也不接受治療。所以我們總體來説,綜合市場還是很小的,最後一定要出海去打美國市場、歐洲市場。
2. 商業不是科學上的“非黑即白”在生物科技領域,越來越多的青年才俊、科學家在下場,當然器械、耗材方向,也有一些更偏純科學家的創始人在下場,但總體不如生物科技領域這麼多和密集。
這些創業者,相比互聯網創始人,年紀要更大,但跟過往的45-50+的醫療創始人相比,整個年輕10到15歲左右。
他們擁有非常棒的學術訓練,因為要做的東西全世界可能沒有人做過,所以是真正的Global first in class或者Global best in class。比如在合成生物學領域細胞治療細分賽道,它的核心是底層技術怎麼樣在細胞治療上的突破和轉化,這一塊我們看到很多相對年輕的創始人,在嘗試一些真正新的東西。
科學家下場,得完成從科學家到企業家的轉變。往往只有對science有不合羣甚至偏執的一面,你才能做出與眾不同的東西。但做公司,你就不能偏執、特別與眾不同。有時候這兩個氣質是互相矛盾的,創業要把這兩個特徵融合起來。
像合成生物學,很多創始人在科研研發這塊做得好,但是他能不能快速工業化、選品是不是有商業化價值。工業化需要資金的投入,需要團隊來配合,需要對付很多非科學的難題,而怎麼引進資金且把控好現金流是科學家創始人要做好的。
另外,他肯定需要團隊來配合。他需要知道自己的長處、短處,什麼時候需要他自己做決定,什麼時候放權。
我們就要找這樣的人:在science上可以很偏執,很認真,但在打造團隊時不偏執。自己沒有那麼全面,尋找彌補自己短板的人。同時,自己要變得越來越全面,否則也難以吸收彌補自己短板的高管。
還有商業的決策邏輯,和科學還不太一樣,它不是非黑即白,需要取捨、抓大放小,作為創始人,也要適應。
3. 做“是”的東西,長期才能“得”經緯一直重視大醫療領域的投入和佈局,最近四年更是加速重倉醫療,尤其生物科技和產業上下游。
在生物科技的大邏輯上,我們投資的重心是關注技術平台的突破在各個疾病領域的應用,抓住全球各個技術平台針對不同疾病在探索期(顛覆性技術的出現)、萌芽期(概念初步驗證)和突破期(初步有同類產品上市)的早期機會。
基於對新型生物技術的理解,經緯紮下合成生物學、細胞和基因治療、偶聯和降解藥物、下一代靶點(小分子和生物大分子)等幾個據點,然後圍繞據點橫向擴大,覆蓋更多技術流派,從而形成一個網狀生態。在縱向上,經緯也佈局了產業鏈的上下游,可以產生協同作用。
在經緯內部,我們一直在講“三化”,即投資生態化、投後場景化、品牌戰略化。在投後環節,我們給被投企業提供的支持包括前置診斷、垂直招聘、產業鏈協同、緊急醫療、盡職調查小組前端賦能、創業生態社區運營等6大模塊。
我們醫療投資團隊很多也是科學家出身,轉型在商界做了很多年,所以我們可以幫助科學家創始人更加全面,幫助他的團隊更加全面。經緯也在持續舉辦“經緯科創匯”,目的也是希望對科學家背景的創業者的賦能變得更為落地與紮實,對創始人在創業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場景化梳理,如股權期權、融資、商業模式、人才培養、組織架構、宏觀趨勢等。
現在環境不好,很多公司融資,我們會告訴他不要糾結估值,儘快拿到錢,有的公司融資過程中搞不清楚一家投資機構的真實想法、是否靠譜,我們會幫他分析。還有上市的節奏,去哪裏上市。另外我們還有一個專門服務醫療小組的招聘同事幫助已投公司招聘高管;我們還花很大精力幫他們做國內BD和國外BD。
創業者是紅花,我們是綠葉,我們始終還是陪襯和輔助作用。我們做好他們的軍師。
優秀的創業者最核心的是能夠快速學習。一個創始人,在一個賽道蓬勃發展的過程中,非常快的成長迭代,今天以技術闖出了一條路,明天就需要懂得怎麼把團隊整合起來,怎麼樣把技術突破變成產業突破。
我們看到很多非常牛逼的科學家,創業路線走的不太順,這取決於他有多少真正的投入,他自己的成長速度以及搭建團隊的速度。
我們希望創業者做“是”的東西 ,可能短期之內不一定“得”,但唯有這樣長期才能“得”。這裏其實也是自然篩選的過程,很多創始人就要短期的“得”,看不了那麼長期,這樣的創始人也不是我們想去陪伴的人。一開始沉下心來做事的人,才可以真正做大。
X·36Under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