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檢測紅利不再,下錯注的華大基因囤貨等天時|動察

核酸檢測紅利不再,下錯注的華大基因囤貨等天時|動察

文|動點科技

作者|鄭惠敏

編輯|Steven Lee

市第五年,華大基因營收規模首度下滑。

4月23日,國內基因檢測龍頭華大基因發佈了2021年年報與2022年一季報。

數據顯示,2021年,華大基因營收67.66億元,同比下降19.42%;淨利潤為14.62億元,同比下降30.08%,據瞭解,這是華大基因自2017年上市以來營收規模首次下滑。而今年一季度的業績也延續繼去年三季度以來的下滑態勢,營收14.3億元,同比下降8.52%,淨利潤3.3億元,同比下滑37.06%。

兩份財報中,華大基因的利潤降幅均大於營收降幅,主要原因是銷售費用的大幅增長:在銷售額下降近20%的情況下,華大基因的銷售費用不降反升:2021年全年銷售費用為12.38億元,同比上升了14.82%;2022年一季度銷售費用2.268億元,同比上升8.2%。對於一季度利潤下滑的原因,華大基因解釋稱是新冠業務變化及經營業務增長所致。

二級市場方面,華大基因的股價也從2021年1月的最高收盤價177.47元一路走低,截至4月22日收盤價為68.19元,市值縮水超450億元。

核酸檢測變局:海外需求下降,國內競爭激烈

據瞭解,華大基因的主要業務及產品有生育健康基礎研究和臨牀應用服務、腫瘤防控及轉化醫學類服務、感染防控基礎研究和臨牀應用服務、多組學大數據服務與合成業務、精準醫學檢測綜合解決方案等五大板塊。其中,有兩項業務都與新冠檢測有關,且這兩塊業務的毛利率都在60%以上。

核酸檢測紅利不再,下錯注的華大基因囤貨等天時|動察

2021年,華大基因的感染防控基礎研究和臨牀應用服務收入同比大增73.01%,成為增速最大的業務。但同期,佔據華大基因營收半壁江山的精準醫學檢測綜合解決方案的收入卻同比下降了39.2%。

據瞭解,疫情期間,華大基因輸出的精準醫學檢測服務產品主要是大規模核酸檢測綜合解決方案——“火眼”實驗室。截至報告期末,華大基因的新冠檢測產品矩陣已覆蓋全球超過180個國家和地區,海外累計啓動“火眼”實驗室近100個,分佈在全球30餘個國家和地區。2021年,華大基因的相關檢測試劑盒均獲得了歐盟CE准入資質。

但海外拓展用力過猛也正是華大基因整體業績下滑的重要因素之一。

分地區來看,2021年,華大基因在中國大陸地區(不含港澳台)實現的營業收入是28.85億元,同比微增3.08%,但其在公司主營業務中佔比卻由去年同期的33.33%一躍提升至42.63%,增長幅度近10%,原因是華大基因海外市場2021年整體營收規模為38.82億元,同比下降超過30%:其中佔比最大的亞洲(含中國港澳台)及大洋洲市場2021年營收為25.11億元,同比下降了33.52%;美洲市場雖在營收中佔比不到10%,但其營收規模也下降了48.09%;相比之下,歐洲及非洲市場表現平穩的,2021年營收9.39億元左右,同比下降了5.15%。

這背後原因在於,除了中國大陸地區因疫情反覆且堅持清零政策,核酸檢測需求仍略有上升之外;海外國家多實行羣體免疫,放開新冠抗原自測致使核酸檢測試劑盒需求大幅下降。同時,全球核酸檢測試劑盒市場競爭較為激烈。與2020年的高基數相比,華大基因的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盒收入確實呈現大幅度下滑。

2022年一季度,華大基因經營活動現金流從去年同期的1.32億元下降為-6.74億元,主要原因是戰略儲備新冠核酸和抗原檢測產品相關原材料採購款支出增加。今年3月份,華大基因子公司華大因源生產的新冠抗原自測產品在國內藥監局獲批上市,曾給華大基因股價帶來顯著的短期提振效應。

結合近期國內新冠疫情反覆的時間節點,華大基因大舉囤積原材料可能是為了應對國內短期激增的新冠檢測需求。但此舉能否在國內日趨激烈的核酸檢測競爭格局中繼續給華大基因帶來更多的訂單乃至營收指標的顯著改善,還有待時間檢驗。

常規業務穩中有增,基因測序仍是核心成長點

除了與新冠有關的業務變化以外,華大基因的其他常規業務依然呈現平穩健康發展。

在檢測業務增量新技術突破以及產品更新迭代等多重因素的助推下,2021年,華大基因的生育健康基礎研究和臨牀應用服務營收為11.92億元,同比微增1.24%。截至2021年末,華大基因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服務量已突破1000萬。另外,華大基因升級了安馨可新生兒遺傳病基因+代謝篩查產品、耳聾疾病基因診斷臨牀解決方案和全外顯子組檢測產品、發佈CNV-seq智能化解讀雲平台,並在輔助生殖方向進行了基於PGT-A的本地化解決方案的擴充,推出了基於全基因組的全面解決方案。為應對人口結構的變化和增長、迎合三胎政策,華大基因還計劃增加基於測序技術的胚胎植入前檢測服務。

多組學大數據服務與合成業務是華大基因的硬核科技業務板塊,2021年,華大基因的多組學大數據服務與合成業務營收為6.42億元,同比微增2.5%。2021年,華大基因持續推動基因科技支持臨牀科研的發展,中標了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十萬例罕見病患者全基因組測序計劃採購項目。同時在體外基因組拼接技術的研發取得重要突破,體外合成長度超過200kb,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在腫瘤防控領域,華大基因2021年實現業務收入2.8億元,同比增長18.12%。2021年華大基因拓展了包括婦科腫瘤以及血液腫瘤領域的產品佈局,推出了華妍安®子宮內膜癌分子分型檢測;2021年6月在中國市場正式推出華見微®腫瘤MRD定製化檢測產品;2021年下半年上線白血病基因檢測產品“華雪安”,可同時實現DNA及RNA的共同檢測,為白血病患者的分子分型、精準用藥提供高效的解決方案。

2021年1月,深耕基因組學20多年的華大基因在基因組高性能計算領域再獲突破性進展。華大的LUSH基因序列比對加速工具集成功實現6分鐘完成30X WGS全流程的分析任務,相較於GATK標準計算時長提速300倍,再度突破計算極限。

“高通量測序技術的前瞻性佈局始終是華大基因的技術優勢”,納斯達克主板公司尚高生命科學集團CEO詹佳瑞表示,華大基因未來的核心成長因素,主要在於腫瘤治療和基因測序領域。另外,能否運用其在全球建設的100個“火眼”實驗室來進行全球化的業務佈局也考驗着華大基因的業務潛力。

但作為一家本土基因測序企業,華大基因在出海過程中也可能受到基因領域的數據限制。此前,華大基因也曾因觸及國內的基因領域數據安全問題產生訴訟。預計未來,各國對於這一領域的監管力度將有增無減,華大對於“火眼”實驗室的數據處理也引發業界關注。

華大基因有其先天的技術優勢,但其未來的技術重點會偏向檢測而非治療,傳統業務應用場景的多元化將會是其新的增長點。長期來看,新冠檢測業務只是一項偏門收入,不是長久的利潤增長點。基因檢測等新業務的市場認可度正在加深,但新產品的佈局、研發到產出、應用仍需要較長的時間週期,這應該作為華大基因長期的重心。

小結

疫情短期內不會消失,核酸檢測需求依然存在,華大基因2022年的業績仍然取決於各國疫情形勢及政策的變化。除了新冠檢測業務預計將繼續下降之外,因客户無法到實體機構進行檢測,華大基因的基因測序業務收入也將受到影響。

當下,華大基因的“火眼”實驗室仍只是是疫情防禦的手段之一,很難作為贏利點。若將其搭建的海外平台與渠道只用於新冠檢測業務將會造成嚴重浪費,但若能將其用於新的檢測產品和業務的推廣,將大有可為。

核酸檢測紅利不再,下錯注的華大基因囤貨等天時|動察

本文為動點科技記者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或開白請在後台回覆“轉載”。

- - - - - - - - END - - - - - - - -

動點科技

@動點科技

動點汽車

@AutoNode

動點出海

@動點出海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69 字。

轉載請註明: 核酸檢測紅利不再,下錯注的華大基因囤貨等天時|動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