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升值 出口企業緣何沒“吃虧”
10月2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6781,創下自2018年7月16日以來的逾兩年新高。而匯率波動對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較明顯。
分析人士表示,近期人民幣升值,在大宗商品領域,國際化商品以人民幣計價時,遭到了價值減損。同時,國內出口企業由於外貿訂單增加,在本輪人民幣升值過程中並未“吃虧”。不過,匯率波動加劇會增加經營風險,中小企業期盼增加匯率風險管控工具。
人民幣計價商品遭價值減損
談及對人民幣升值的感受,一位消費者表示,今年一隻路易威登(LV)新款包在短短3個月內已便宜了約千元人民幣。而在大宗商品領域,國際化商品以人民幣計價時,同樣遭到了價值減損。
紫金礦業財務公司金融市場部高級業務經理黎偉傑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人民幣持續升值,對於目前國內大宗商品交易而言,特別是在投資國際化商品時,風險收益比會有一定減損。
以黃金為例,他表示:“在近幾個月的上漲期間,以人民幣計價的黃金(簡稱‘人民幣黃金’)不及倫敦以美元計價的黃金(簡稱‘倫敦金’)漲幅;而下跌時,人民幣黃金的跌幅往往比後者大。造成這種情況的重要原因在於,人民幣匯率上漲對沖了倫敦金的部分漲幅。總的來説,當國內投資者在國內交易此類國際化商品時,如原油、銅、黃金、白銀等,風險收益比會較其美元計價的產品有一定減損。”
在本輪人民幣升值過程中,內盤金銀價格相對外盤出現了折價情況,目前內外價差仍未迴歸。數據顯示,6月1日以來,COMEX黃金期貨價格累計漲幅在10%左右,而國內SHFE黃金期貨價格漲幅為2.68%。
匯價變化會顯著影響商品在不同市場的比價關係變化。“近期人民幣匯率持續升值,對大宗商品投資交易確實有影響,特別是境內外跨市場交易比較活躍的品種,如貴金屬、原油、有色等。而其他商品,特別是現貨貿易中以長協價為基礎的商品,受影響相對較小。”格林大華期貨金屬部分析師劉洋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不妨從另一個角度看待人民幣匯率對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國泰君安期貨研究員王洋表示,人民幣升值可以降低大宗商品的進口成本,從長期趨勢來看,倫銅價格和人民幣匯率長期保持正相關關係,即倫銅價格上漲和人民幣升值保持同步。這反映出人民幣匯率升值背後有更強的大宗商品進口需求對於價格帶來的支撐,只是這種長期同步關係不存在於所有商品。
中國產品需求強勁
從傳統角度來看,一般在人民幣升值時,出口外貿型企業會受到負面衝擊,進口型企業會迎來利好。劉洋表示,最直接的受益者是需要向境外支付人民幣的企業或機構,如境內的商品、服務採購型企業會相對受益。而對需要收取外幣的企業或機構則相對不利,如以出口貿易、服務為主營的企業,以及一些駐外的中資機構則相對會比較“吃虧”。
東證期貨外匯高級分析師徐穎表示:“在人民幣升值時,最直接的影響體現在利好進口型行業,不利於出口型企業。人民幣升值表明國內企業的購買力增強,會降低進口成本。反之,對於其他國家而言,購買中國生產的商品更貴了,產品價格競爭力下降,因而會削弱需求,不利於國內商品出口。其背後的邏輯在於進出口商品的相對價格優勢變化。”
然而,今年並沒有出現上述情況。黎偉傑表示,今年我國外貿型企業的訂單和收入均在人民幣不斷升值的背景下繼續增長,且勢頭強勁。“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海外工廠及產能受疫情影響出現顯著收縮,使得中國的產品在全球範圍內有着強勁的需求。應該説,我國在疫情中率先形成良好管控的局面,造就了進口、出口雙升的態勢。”他説。
匯率風控工具有待完善
作為影響商品價格的變量,匯率因素是企業尤其是進出口企業價格風險管控中重要一環。
“目前市場上的外匯買賣方式主要包含:外匯即期、遠期、掉期、期貨、期權。除即期外,其他四種工具均可以作為外匯避險渠道。其中,遠期、掉期、期權需要通過銀行來完成,外匯期貨則通過交易所。”徐穎表示,遠期交易的優勢在於產品結構簡單,可以全部鎖定未來匯率;劣勢是需要交納保證金,交易靈活性和流動性受限。掉期的優勢是成本低;劣勢是場外交易不靈活。期權的優勢在於其槓桿屬性;劣勢在於風險較大,且對專業程度要求高。
劉洋表示,人民幣匯率風險管理的工具或方式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以銀行外匯業務為主,其中包括人民幣遠期結售匯或NDF(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交易)業務;另一類是通過期貨合約對沖為主,其中主流的對沖工具是香港交易所推出的人民幣期貨合約。銀行的外匯業務普及度較高,企業應用較成熟,相對來説,保證金比例較高,且更加看重企業的授信情況。人民幣期貨合約的保證金比例較低,交易透明度高,但業務普及率低,熟練應用人民幣期貨做風險管理的企業相對偏少。
目前內地期貨市場尚未上市外匯期貨品種,企業外匯避險渠道還較傳統,主要通過與銀行進行遠期結售匯以對沖匯率風險。但現貨企業人士表示,這種單一的匯率風險對沖形式不利於中小企業發展。
“由於目前外匯避險渠道單一,中小企業在與銀行開展遠期結售匯業務時,點差往往較高。但銀行的優勢在於承做國際信用證業務時,可以將外匯避險工具配套提供,這也便於貿易商將匯率風險計入商品價值,轉嫁給下游買方。”黎偉傑表示。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