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披露收官的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四大國有銀行共減少187家網點或機構。與此同時,過去隨處可見的ATM機具也在悄然退出市場。有業內人士分析,銀行網點關閉的背後,是電子渠道的分流和離櫃業務的走高,未來各家銀行對於網點轉型的探索仍將繼續,如何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充分發揮“線下+線上”的協同效應,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優質的服務體驗,推動整個行業高質量發展,是銀行業需要協同發力的重要課題。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楚涵
銀行物理網絡佈局在優化
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四大國有銀行共減少187家網點或機構,而去年全年共減少了370家。
具體來看,截至2021年6月末,中國銀行網點11519個,較2020年末的11550個減少31個。建設銀行由14741個變為14656個,減少85個。農業銀行網點減少最多,從22983個變為22889個,減少94個。相較之下,工商銀行卻從2020年的15800個增加到15823個,增加了23個。
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2020年中國銀行業服務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末,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網點總數達到22.67萬個,與2019年末相比,網點總數下降了1000餘個,具體來看,在關閉近3000個銀行網點的同時,將建立2000多個新網點。
有業內人士分析,銀行網點關閉的背後,是電子渠道的分流和離櫃業務的走高。增加和減少的背後,反映的是銀行物理網絡佈局的優化。
除了銀行網點,過去隨處可見的ATM機具也在悄然退出。根據央行最新公佈的《2020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截至去年末,ATM機具為101.39萬台,較2019年末減少8.39萬台。全國每萬人對應的ATM數量7.24台,同比下降7.95%。
銀行豐富業態模式,創新網點定位
不過,在為特定人羣、特定地區和非標準轉換服務提供服務方面,銀行網點仍然發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南京銀行在其2021半年報説明會上稱,該行計劃在2023年末營業網點總量達300家,較2020年末新增100家。南京銀行行長林靜然表示,增加網點是對大零售和交易銀行兩大戰略的有效支撐,服務零售客户及中小企業首先要把渠道鋪設好。
在中國銀保監會發布的《關於銀行保險機構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通知》,指出所有銀保機構應積極融入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發展服務老年人的特色網點。
在此大背景之下,各家銀行根據各自的經營特色,豐富業態模式,創新網點定位。如建設銀行正在探索“智慧政務+勞動者港灣+社區綜合服務”的路徑,構建以網點為中心的社區生態圈;光大銀行試行“美好生活服務區”,致力於打造“1+5”泛金融服務場景等。
有業內人士分析,未來各家銀行對於網點轉型的探索仍將繼續,如何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充分發揮“線下+線上”的協同效應,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優質的服務體驗,推動整個行業高質量發展,是銀行業需要協同發力的重要課題。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