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部地區經濟總量達11.8萬億元 增速居四大板塊之首

  經濟日報北京9月13日訊(記者吉蕾蕾)《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近期發佈。國新辦13日舉行新聞發佈會,解讀《意見》,介紹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回應社會關切。

  “這是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立足當前、着眼未來、審時度勢作出的重要決策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叢亮介紹,“十三五”時期,中部地區經濟年均增長達到8.6%,增速居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四大板塊之首,特別是從2017年第三季度到2019年底這個時間段,連續10個季度的經濟增速領跑四大板塊。

  2020年,中部地區以佔全國10.7%的國土面積承載了全國25.8%的人口、貢獻了全國22%的地區生產總值。今年上半年,中部地區經濟總量達到11.8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4.7%,超過全國平均增速2個百分點,連續兩個季度領跑四大板塊,為支撐中國經濟平穩發展發揮了關鍵作用。

  “在中央一攬子政策大力支持下,湖北經濟運行呈現了全面恢復、快速增長、質效提升、穩中向好態勢,經濟發展迴歸了常態,重回了主賽道。”湖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李樂成表示,湖北將建設科技強省,創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同時,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構建以先進製造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

  “目前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肥國家實驗室等一批國家戰略科技平台相繼批覆建成,湧現出量子通信、動態存儲芯片等一批重大原創性成果,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提高到40.3%。”安徽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鄧向陽介紹,安徽將繼續發揮科技創新優勢,為新時代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河南一直是國家重要糧食生產基地。河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周霽介紹,在糧食生產方面,河南緊緊抓住耕地和種子兩個關鍵,加大農田水利設施改造,依託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提升抗災能力,同步推動延伸河南糧食生產鏈、供應鏈、價值鏈,提高比較優勢,讓“國人糧倉”向“國人廚房”“世人餐桌”提質增效轉變,扛起河南應有的擔當。

  長株潭是中部地區要素資源集聚度最好、創新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湖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謝建輝説,將把長株潭打造成為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全國重要增長極和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綠色發展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圍繞綠色發展深化改革,完善和落實主體功能區制度,深化河湖長制,統籌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特別是加強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和生態修復,打造可複製推廣的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轉化的示範典型。”山西省副省長韋韜説。

  江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殷美根説,江西將加強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切實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經濟優勢,同時,積極落實碳達峯、碳中和決策部署,以更高標準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

  “新發展階段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藍圖已經繪就、號角已經吹響。”叢亮表示,下一步,將加強統籌協調,做好服務指導,形成工作合力,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強化擔當、狠抓落實,一步一個腳印紮實推進《意見》落地見效,奮力開創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07 字。

轉載請註明: 上半年中部地區經濟總量達11.8萬億元 增速居四大板塊之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