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保持定力突出精準 貨幣調控求解“黃金平衡點”

由 宗政從蓉 發佈於 財經

16日,央行繼續在公開市場開展7天期逆回購操作,操作量連續第75次穩定在100億元,中標利率亦在2.2%水平保持不變,持續釋放“穩”的信號。

上半年,我國貨幣政策“穩”字當頭,着力在“準”字上下功夫、在多重政策目標之間求平衡,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促進貨幣信貸合理增長,對實體經濟提供了穩固支持。

展望下半年,專家表示,貨幣調控需平衡好內外部均衡,處理好短期和長期的關係,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維護正常貨幣政策空間。預計貨幣政策將繼續保持穩健態勢,突出靈活精準、合理適度,政策利率大概率不會發生變化。

在“準”字上下功夫

2021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今年以來穩健的貨幣政策堅持穩字當頭,體現了前瞻性、主動性、精準性和有效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穩固。

在業內人士看來,今年在政策操作層面,貨幣政策的“穩”得到突出體現——法定存款準備金工具暫時淡出,更加平滑、可逆的MLF和逆回購等“站位”進一步靠前,並保持了操作的合理適度。同時,操作利率保持不變。量平與價穩,共同展現了穩健貨幣政策姿態。

在“穩”的基礎上,貨幣政策操作注重在“準”字上下功夫。往年春節前,央行一般會投放大量流動性,以對沖現金投放等因素影響。今年,央行卻在不降準、MLF操作未放量,甚至逆回購操作也不多的情況下,保持了貨幣市場平穩運行,關鍵就在於“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精準性和前瞻性進一步提高”。

在穩而準的背景下,貨幣政策操作有效性凸顯。在流動性方面,無論是春節前後,還是季末、税期高峯等時點,貨幣市場均保持平穩,市場利率持續圍繞央行政策利率波動。在貨幣信貸方面,金融機構貸款合理增長,結構優化,利率處於較低水平。貨幣供應量、社會融資規模適度增長。在匯率方面,人民幣匯率有升有貶,雙向浮動。

在複雜形勢下求平衡

分析人士指出,在上半年貨幣政策強調穩字當頭的背後,是外部環境複雜嚴峻,貨幣政策需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的關係,兼顧當前和長遠,在多重政策目標之間求平衡。目前來看,下半年局面可能更復雜,貨幣調控更需駕馭好平衡術。

其一,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經濟復甦不平衡不穩定特徵凸顯。從國內來看,經濟恢復基礎有待進一步加固,居民消費還有提升空間,投資增長需保持後勁,出口增勢可望逐步迴歸常態。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張明表示,疫情後的經濟復甦具有不充分、不平衡的特徵,這決定了貨幣政策不宜過快收緊。

其二,全球通脹水平可能繼續升温。5月,我國CPI與PPI差值進一步擴大,國外通脹走高的輸入性影響階段性推高我國PPI漲幅。這一局面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其三,隨着經濟恢復和通脹水平上升,美聯儲貨幣政策調整壓力加大。另外,疫情以來,在超級寬鬆政策刺激下,國際金融市場估值水平高企,存在高位回調風險。這些都可能導致未來跨境資本流動變化。

央行行長易綱近日指出,外部的疫情形勢、經濟回升、宏觀形勢和宏觀政策等都存在不確定性,對來自各方面通脹和通縮的壓力均不可掉以輕心。

談及應對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前述貨幣政策報告指出:“要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將改革和調控、短期和長期、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結合起來,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

在穩健取向下把握好度

多位專家認為,下半年貨幣調控將保持鬆緊適度的穩健態勢,不會出現明顯的收或放,政策利率大概率不會變化。

“借鑑歷史上相似形勢下的調控思路,下半年貨幣政策仍難用松或者緊來定義。一方面,經濟增長的不均衡制約收緊,緊不好可能致使經濟下行;另一方面,通脹預期又約束了放鬆,松不好可能累積金融風險,助長資產泡沫。”華創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如是説。

在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看來,下半年貨幣調控將鬆緊適度,宏觀流動性收斂趨緩,政策利率大概率不會發生變化。

“下半年信貸和社融增速預計仍將放緩,逐漸由‘緊信用’向‘穩信用’過度,‘穩貨幣’局面仍將延續。”萬聯證券分析師徐飛認為,貨幣調控仍會更多關注穩增長,而非防通脹,下半年加息可能性依然不大。

張明建議,貨幣政策操作應邊走邊看、相機抉擇、審慎行事,既要珍惜貨幣政策難得的正利率空間,又要警惕過快收緊可能引發的風險。

展望未來,易綱強調,貨幣政策要與新發展階段相適應,堅持穩字當頭,堅持實施正常的貨幣政策,尤其是注重跨週期的供求平衡,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