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證券報集體談A股:基金對中長期市場保持樂觀

四大證券報集體談A股:基金對中長期市場保持樂觀

  證券時報:多因素致A股回調,基金對中長期市場保持樂觀

  7月26日A股低開低走,兩市超3200只個股下跌,盤中上證指數一度跌穿年線,為2020年7月以來首次,創業板指一度跌逾5%。公募基金認為,此次市場回調是政策、估值、流動性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儘管短期在恐慌性情緒等影響下市場或呈箱體震盪格局,但A股基本面並未發生改變,股價的調整給優質公司提供了良好的介入機會。配置方面,多家基金公司建議關注偏重估值合理而業績確定性強的板塊和個股。

  在長城基金看來,昨日市場大幅回調主要受情緒因素驅動,宏觀來看基本面沒有顯著變化,流動性依然對市場有利,下行風險不大。

  廣發基金表示,近期市場認可度高的邏輯交易熱度明顯提升,交易結構略顯擁擠,考慮到相關行業和個股的估值處於高位,政策事件、外圍風險以及交易層面的因素導致短期市場波動可能有所加大。廣發基金宏觀策略部指出,二季度末普通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的整體倉位相比一季度末上升了1.5個百分點,顯示公募基金對A股當前配置價值的認可。結構方面,符合長期產業趨勢、政策導向以及當期景氣高企的新能源車產業鏈、光伏產業鏈、半導體、醫療服務等細分方向成為二季度公募基金重點加倉的方向。

  工銀瑞信基金表示,當前主要指數估值水平處於歷史相對高位,市場短期波動主要受部分行業監管政策誘發的情緒影響,預計短期指數仍將維持震盪格局,以結構性機會為主。風險方面,關注海外疫情、美股波動性加大等海外不確定性因素。

  國投瑞銀基金表示,目前宏觀流動性中性、微觀資金面充裕、企業ROE也依舊處於擴張週期,基於此公司依舊維持對於市場中期樂觀的態度。配置上繼續偏向受到政策支持的廣義製造業,包括不限於新能源、機械設備、工控自動化、半導體等。

  展望下半年,德邦基金資深宏觀研究員趙梧凡稱,A股當前基本面並沒有出現重大轉變,短期震盪並不改變A股長期向好的趨勢。並且根據過往經驗,外資在短期情緒面影響消散後,還會重新迴歸A股市場。在板塊配置方面,建議關注偏重估值合理而業績確定性強的板塊和個股,謹慎對待前期已經有很高漲幅的板塊。下一階段,可以繼續關注企業盈利、政策走向與月底的政治局會議。

  信達澳銀基金也認為,A股市場面臨的整體基本面沒有惡化,新能源、新能源車、半導體、軍工等優質賽道中長期向好的趨勢依然維持,我們認為A股市場近期將繼續呈現箱體震盪格局,市場的分化也仍將持續,而股價的調整給優質公司提供了良好的介入機會。

  建信基金認為,市場下半年仍有結構性機會,市場系統性下跌的概率較低。投資主線是以科技創新的手段,實現產業升級,提升產業工人收入,達到消費升級的目的。行業配置上,我們仍然看好高景氣的硬科技及高端製造的中長期配置價值;此外,中長期人均收入增長居民財富積累帶動消費升級趨勢不會變化,等待產業政策明確後關注部分錯殺的消費和醫療細分領域配置機會。

  光大保德信基金認為,後續需關注兩方面:一是國內7月高層會議對宏觀經濟和政策的判斷,以及7月經濟數據;二是美國7月31日美元債務上限到期對流動性擾動,以及美聯儲對就業、貨幣政策的表態。從交易層面看,回調之後有仍上漲空間,近期的回調也一定程度上更有利於新基金建倉。

  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也表示,市場大幅的調整一般需要時間消化悲觀情緒,短期情緒主導下的慣性下跌有一定可能,但從偏長時間維度來看,宏觀經濟有韌性,企業盈利仍有復甦空間,基本面對市場仍有支撐。A股市場制度不斷完善,吸引機構、居民資金持續入市,微觀資金面大的趨勢向好,因此我們預計A股下半年大的方向或呈偏強震盪運行。

  上海證券報:滬指盤中一度跌破年線,機構稱系統性風險有限

  7月26日,A股和港股出現明顯調整。A股三大指數均跌超2%,恆指大跌4.13%創今年以來新低。不過,多家券商人士對接下來的市場並不悲觀,認為A股市場系統性風險有限,整體估值有望上修。

  昨日A股開盤後,教育股全線大跌。豆神教育勤上股份學大教育昂立教育等個股跌停,科德教育全通教育方直科技等股跌超10%。相關港股跌勢更甚,教育板塊中思考樂教育新東方在線均跌超30%。

  消息面上,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簡稱《意見》)。

  東興證券認為,K12學科類培訓機構的經營將嚴重受限,相關培訓收入體量將大規模收縮。

  水井坊不佳的半年度財報成為白酒板塊重挫的導火索。水井坊昨日一字跌停,酒鬼酒山西汾酒捨得酒業等跌幅超過8%。貴州茅台跌幅也超5%,創出今年以來股價新低。

  醫療、醫美板塊成為下跌的另一個重災區。華熙生物愛美客貝泰妮愛爾眼科等跌幅超10%,朗姿股份國際醫學跌停。

  上證指數昨日盤中一度擊穿年線支撐,最多下跌125.66點至3434.74點。截至昨日收盤,上證指數收於3467.44點,下跌2.34%;深證成指收於14630.85點,下跌2.65%,創業板指收於3371.23點,下跌2.84%。滬深兩市成交額超1.4萬億元,超3200只個股下跌。

  昨日盤面上為數不多的亮色來自軍工、有色及特高壓板塊。昨日,軍工股開盤延續上週五的強勢,截至收盤,上海瀚訊長城軍工漲停。有色板塊逆勢走高,漲幅居申萬一級行業之首,鵬欣資源新疆眾和馳宏鋅鍺等收盤漲停。此外,與新基建相關的特高壓、儲能等板塊表現活躍,通光線纜20%漲停,中國西電平高電氣等漲停,國電南瑞國電南自等漲幅靠前。

  方正證券研究所策略組首席分析師胡國鵬表示,市場下跌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近期市場風險偏好顯著下降。二是部分白酒公司半年報業績不及預期,通過業績高增長消化高估值的邏輯被證偽,機構從消費調倉成長導致市場分化加劇。三是外部擾動因素仍存,美聯儲政策是否轉向具有不確定性,而近期外資的大進大出也加大了市場波動。

  昨日北向資金淨賣出128.02億元,為今年以來最大單日淨賣出額。其中,京東方A被淨賣出10.53億元,美的集團東方財富中國平安招商銀行淨賣出額超5億元。

  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果表示:“我們認為外資或市場對於有關政策可能存在誤讀,情緒宣泄不可持續,市場隨時會企穩。”

  在陳果看來,政策對部分行業的規範具有相當的必要性,短期影響部分公司現有盈利模式,中期有利釋放整個社會的活力,“對於A股市場整體估值而言,我們認為不應該下修,而應該上修”。

  華西證券策略首席李立峯告訴記者,目前國內流動性偏寬裕,A股市場系統性風險有限。中長期看,國內經濟增長方式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市場投資環境也正發生深刻變化,預計未來科技創新、內需消費、綠色發展等領域將是政策重點支持的方向。

  興業證券表示,A股市場短期面臨海外市場波動風險,以及教育、互聯網等監管政策變化帶來的影響,短期內市場進入顛簸期,前期熱點的賺錢難度提升。投資策略上,建議趁機調整優化持倉組合,逢低耐心佈局優質成長股,不建議因為短期悲觀情緒而盲目降低倉位。

  證券日報:五大困擾致A股市值蒸發超2萬億元

  放量、破位、急跌!週一的A股市場三大股指全線回落,跌幅均超2%,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和深證成指跌幅分別為2.34%和2.65%,此前表現強勢的創業板指跌幅達2.84%,盤中跌幅一度超過5%。兩市量能繼續放大,成交金額達14189.5億元。整個A股市場市值蒸發20625.65億元。

  從申萬一級行業來看,僅有色金屬和國防軍工等兩行業翻紅,其他26個行業均呈現不同程度下跌。下跌個股數達3265只,佔可交易個股總數的74.3%。

  截至週一收盤,A股市場的大單資金淨流出金額達855.88億元。北向資金的淨賣出金額達128.02億元,創出近一年單日淨賣出額的新高。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週一,導致A股市場的急跌主要原因有五方面。

  一是各大指數前期漲幅比較大,有調整需求,特別是創業板指。興業證券分析認為,7月中旬以來持續體現行情將面臨月度級別調整,但是,對於科創長牛,只是擾動而已。

  二是近期政策對教育、互聯網、地產等重點行業加大監管力度,導致市場風險偏好顯著下降。私募排排網研究主管劉有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上週末發佈的教育行業政策,對港股的影響較大,而港股向A股傳導,引發了連鎖反應。

  三是部分白酒公司中報業績不及預期,通過業績高增消化高估值的邏輯被證偽。

  四是流動性預期下調。富榮基金研究部總監郎騁成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長期來看,流動性收緊預期進一步提升,此前國內實施降準政策,市場給予了一定的流動性改善預期,但當前看流動性改善有限,預期下調。中信證券也認為,8月份資金面缺口預計達到9000億元(包含7000億元MLF到期),向市場流動性提示了一定的風險。

  五是外部仍存擾動因素。方正證券表示,本週四美聯儲將宣佈最新的利率決定,美聯儲政策是否會發生轉向具有不確定性,而近期外資的大進大出同樣加大了市場波動。

  面對A股突如其來的下跌,後市的走勢已然成為各方熱議的焦點。

  業內資深人士表示,從一個長週期的角度來説,2019年5月6日,上證指數跌5.58%;2020年3月16日、7月16日上證指數跌幅分別為3.4%、4.5%;2021年3月8日上證指數下跌2.3%,市場都在急跌之後的幾個月時間裏重新回升。因此,只要上升週期未變,下跌就只是一次技術性休整。

  金百臨諮詢分析師秦洪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目前,資金正在進行戰略性轉移,樹立新產業邏輯。”

  秦洪進一步闡述,當前A股市場的巨幅震盪,只是產業熱點的切換,資金配置方向的轉換,並不是整個宏觀邏輯、流動性邏輯出現了變化。因此,支撐A股市場震盪前行的大的宏觀邏輯依然清晰有力。只是產業邏輯出現了變化,比如光伏等新能源、新能源汽車、芯片、種業等,也包括基礎科研服務類的龍頭品種都藴藏着新的產業機會。

  中國證券報:持續完善定價機制,科創板發行市場化水平提升

  開市兩年來,科創板改革“試驗田”作用得到較好發揮,一系列關鍵制度創新在“試驗田”中接受檢驗,形成了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的專家指出,科創板在上市標準、准入門檻、詢價方式、交易制度等方面進行了諸多創新和探索,建立了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審核體系和市場化的發行承銷制度,彌補了現階段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中對成長性高科技企業上市融資制度的空缺。未來,持續推進註冊制改革,新股發行定價機制有望進一步完善。

  四方面提升發行市場化水平

  專家認為,開市兩年來,科創板新股發行市場化水平不斷提升,主要體現在市場化詢價機制日臻成熟,發行配售範圍逐步擴大,板塊包容度不斷提升,審核效率不斷提高四個方面。

  首先,科創板採取了市場化詢價的方式發行及定價,向市場化改革的方向邁出了堅定的一步。“科創板新股發行定價呈現市場化特徵,基本實現‘一企一價’。過往A股新股市場‘一刀切’的定價市盈率管制情況不再出現,機構結合擬上市公司基本面、可比上市公司情況以及行業前景等多方面因素給予個性化估值。”浙商證券總裁王青山表示。

  其次,配售制度方面也實現了市場化突破,擴大了發行配售的範圍。“科創板明確了戰略投資者的標準,一定程度上放開了發行上市階段外部戰略投資者的引入限制,為企業注入長期資本和戰略資金打開了窗口,目前已有近30家企業完成了外部戰略投資者的引入。同時,科創板允許員工持股計劃參與戰略配售,有利於科創企業健康發展。”中信建投證券執委會委員、投行委主任劉乃生指出。

  再次,從培育壯大機構投資者力量的角度出發,當前A股市場具備更開放更包容的接納基礎,可進一步開放和引進境外機構投資者。A股市場成立30餘年來,機構投資者數量不斷增多,尤其是近幾年來,隨着註冊制改革的持續深入,專業機構投資者力量不斷壯大,但與境外市場相比,我國機構投資者佔比仍偏少。近年來,海外投資機構對中國科技企業快速發展非常關注,可進一步開放和引進境外成熟的機構投資者,改善A股市場投資者結構。

  此外,科創板審核效率和審核確定性的提升,極大提高了科創板吸引力。“首先,科創板開市至今,完成發行上市的項目從受理到過會的平均用時約為159天,這基本達到了美股、港股等成熟資本市場的審核效率。其次,審核流程的不斷完善和改進,從科創板開板的探索,到‘科創板審核2.0’的推出,科創板項目的首輪問詢問題數量顯著減少,問詢問題更聚焦和有針對性,平均問詢輪次進一步降低。再次,是審核政策的公開、透明。審核政策的公開、透明也穩定了發行人的發行上市預期。”劉乃生表示。

  進一步完善新股發行定價機制

  專家指出,科創板作為新生事物,難免會遇到成長的煩惱。近期,有市場聲音質疑,新股發行價格不斷走低,存在機構“抱團”壓價、報價集中度高等問題。中國證券報記者從有關人士處瞭解到,監管部門正在廣泛聽取市場意見,新股發行定價機制有望進一步得到完善。

  針對上述新情況新問題,監管部門正積極研究解決相關問題,着力優化規則、加強監管,維護良好發行秩序。一方面,完善股票發行定價、承銷配售等相關制度規則,優化報價流程,平衡好發行人、承銷機構、報價機構和投資者之間的利益關係,推動市場化發行機制更有效發揮作用;另一方面,加強報價機構監管,重點加大對串價等干擾發行定價行為的打擊力度,及時出清不專業、不負責任的機構,督促報價機構完善內控機制。

  “在加大對報價機構監督檢查力度的同時,也可以考慮從制度上做一些調整。比如在堅持市場化方向的前提下,取消或逐步降低最高報價10%剔除的比例,同時在保留‘四數孰低值’定價參考的基礎上,允許實際操作中突破‘四數孰低值’進行定價發行,這樣有助於打破‘新股不敗’的局面,並對投資者報價形成實質約束,進一步改善部分投資者為博入圍抱團報價的現象。”劉乃生建議。

  專家認為,還應進一步提升投行定價能力。“投行要根據企業和行業的基本面情況定價,不能僅從模型上參照行業的市盈率進行定價,對於特殊成長型企業還要結合不同估值方法合理進行比較。券商需要重新定位商業模式,從通道式投行向產業投行轉變,用產業思維推動企業運作。”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表示。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785 字。

轉載請註明: 四大證券報集體談A股:基金對中長期市場保持樂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