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五百強放榜 這些企業的“戲份”更足了

  自去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全球經濟發展的步伐和各國人民正常的生活節奏都被打亂,“攜手抗疫”成為各行各業的關鍵詞。如今,一年半的時間過去了,在後疫情時代,哪些行業受到了較大影響?哪些企業正快速走出疫情陰霾?作為衡量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的重要榜單,最新一期的《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提供了參考。

  8月2日,財富中文網發佈最新2021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統計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的影響,今年上榜企業的營業收入約為31.7萬億美元,比去年下降5%。今年所有上榜公司的淨利潤總和為1.6萬億美元,同比大幅下降20%,這是2009年以來的最大跌幅。

  “通過這次的營收額變化不難看出,新冠肺炎疫情對於全球經濟的影響還在持續。”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薛旭直言,“就各個企業的排名上升和下降幅度來看,絕大多數行業多比較穩定,沒有出現崩盤或者垮塌的現象。”

  在薛旭看來,各主要汽車公司表現總體良好。“今年上榜了32家汽車製造商和零件供應商。其中汽車整車製造商有23家,零部件供應商共有9家。”

  具體來看,汽車及零配件企業排名前三的企業無變化,依舊為豐田汽車公司、大眾公司和戴姆勒股份公司,其排名分別是第9名、第10名和第24名。不過除豐田汽車公司外,大眾公司和戴姆勒股份公司排名皆略有下降。

  在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看來,大眾與戴姆勒之所以排名下降,不僅與疫情影響有關,更是與近期頻頻受到“芯片荒”有着直接關係。

  “芯片供應緊縮使全球汽車製造商陷入困境,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爆發的汽車芯片問題一直持續至今。戴姆勒、大眾、通用、本田、日產等車企陸續表示,因半導體的供應緊張暫停部分工廠的生產計劃。”崔東樹分析稱。

  緊隨其後的福特汽車去年營收1271.44億美元,但虧損了12.8億美元。“儘管福特將虧損的原因歸為疫情和公司重組帶來的影響,但去年的虧損也不能排除是中國市場銷量下滑帶來的衝擊。”崔東樹分析説。

  受疫情影響,本田、通用營收和淨利潤均有所下滑,這也使得兩家車企在今年總榜單中的排名均下滑了9位。而寶馬集團去年以1127.94億美元的營收,在總排名中上升了兩位,成為汽車企業中為數不多的排名上升的企業之一。

  反觀國內車企,上汽集團在營收和淨利潤上依舊位居中國汽車企業首位。不過,上汽在今年總榜單中的排名下滑了8位,位居第60位。

  與此同時,一汽集團、東風汽車集團、北汽集團、廣汽集團和吉利汽車在今年總榜單中的排名均呈現上升趨勢。其中,廣汽集團在排名上較去年相比上升了30位,成為榜單中上升幅度最大的中國車企。

  在薛旭看來,中國汽車企業整體排名上升,一方面意味着中國企業“大而不強”的局面正在扭轉;另一方面則再次驗證,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先於全球呈現復甦態勢。

  崔東樹告訴記者説:“中國車企在世界500強的排名逐年提升,這也意味着中國汽車產業價值鏈逐步從低端製造走向中高端‘智造’。在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汽車產業在政策精準引導下,車企快速復工復產,不斷強化自身的造血能力,實現了穩步增長。”

  崔東樹認為,目前,以自主創新為出路的中國車企,正在不斷加強向高科技企業轉型,在國際汽車產業中的角色開始轉變,地位和權重也在日益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老牌車企外,今年的500強榜單中出現了新的車企面孔——特斯拉今年首次入圍《財富》世界500強,位居第392位。

  數據顯示,2020年特斯拉營收315.36億美元,同比增長29%,淨利潤為7.21億美元,實現扭虧為盈。除了特斯拉外,中國汽車企業濰柴動力今年也入圍了《財富》世界500強榜單,排名第425位。

  在汽車行業分析師劉志超看來,特斯拉的入圍意味着汽車產業電動化已經成為大勢所趨,新能源汽車已成為未來汽車發展的主流方向。

  “毫無疑問,如今電動化浪潮依然兇猛。汽車龍頭企業紛紛在電動化領域展開競速,加速轉型升級。”劉志超總結説,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的汽車、出行市場仍然潛力巨大,因此中國企業、新能源汽車的“戲份”自然更足了。

  他建議説,在“新四化”浪潮和產生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之下,中國汽車企業若能把握住機會,未來或將有更多中國車企、出行公司躋身世界500強的榜單。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真齊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88 字。

轉載請註明: 世界五百強放榜 這些企業的“戲份”更足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