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5年成立以來,長城人壽陸陸續續經歷9次增資。時至今日,長城人壽第十次增資再現新動向,1位“老熟人”華融綜合攜兩位“新面孔”國調基金二期以及德源什剎海掏出11億元認購長城人壽6.88億元的註冊資本。長城人壽不斷依賴股東增資“補血”的背後是營收與利潤的“錯位”,149億的保費收入僅有1億淨利潤。而常年低利潤狀態自然滿足不了公司的內生增長,所以不得不依賴外部資本補充。
長城人壽第十次增資落地。
5月29日,據長城人壽公告稱,公司擬新增註冊資本6.88億元。此次增資完成後,公司註冊資本將由55.32億元增至62.19億元。
自2005年成立以來,公司已累計增資10次,註冊資本從最初僅有的3億元不斷爬升至當下的62.19億元。
長城人壽股東不斷“輸血”的背後是為了保證公司償付能力滿足公司的擴張。
三股東掏11億增資長城人壽
繼2017年長城人壽經歷最大規模增資後,6年後公司盤算着再一次增資。
據長城人壽公告稱,在5月15日的臨時股東大會上,會議同意公司擬新增註冊資本6.88億元,對應新增股份6.88億股。此次增資完成後,公司註冊資本將由55.32億元增至62.19億元。
細觀長城人壽此次增資,除公司原有第一大股東北京華融綜合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華融綜合”)意圖“下場”外,還引入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調基金二期”)以及北京德源什剎海房屋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德源什剎海”)兩名新股東,按增資價格1.59元/股計算,三方擬出資金額共計10.93億元。
其中華融綜合出資5.54億元認購3.49億元的註冊資本,增資後合計持股數量升至14.54億股,持股比例比例達23.39%;新增股東國調基金二期出資4.5億元,認購2.83億元註冊資本,增資後持股數量為2.83億股,持股比例為4.55%;新增股東德源什剎海則掏出8904萬元,認購5600萬元註冊資本,增資後持股比例為0.90%。
長城人壽上述增資計劃讓人聯想到今年3月公司的一則增資公告。彼時據北京產權交易所顯示,長城人壽公佈一則增資公告,但該公告中並未披露擬募集資金以及對應持股比例或股數;其先前也曾在2021年5月發佈增資擴股項目,當時長城人壽提出此次新股東參與增資額度約10億-50億元。
但雄心勃勃的增資計劃並未獲得迴響,時至今日長城人壽增資終現新動向。
不僅是長城人壽,縱觀保險行業,增資“補血”是普遍現象。據華創證券研報顯示,今年以來已有7家險企增加註冊資本獲批,合計增資125.29億元。
股東頻輸血保償付能力
回到長城人壽本身,股東頻頻“輸血”的誘因之一或是償付能力仍舊承壓。
對險企而言,償付能力這一關鍵指標一直以來被視為“生命線”,關乎險企的生存和發展。
然而長城人壽的償付能力卻不容樂觀。其中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從2017年的207.89%下滑至2021年的124.88%。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也從2017年的213.25%下降至2019年的162.5%,緊接着在2020年小幅回升至170.43%,隨後降至2021年的152.75%。
2022年以來,隨着償二代二期工程落地,長城人壽償付能力再度下滑。截至2022年末,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下降1.44個百分點至151.31%;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下降39.16個百分點至85.72%。
與同行相比,長城人壽的償付能力略遜一籌。截至2022年末,保險業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96%,其中人身險公司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86%。
在長城人壽償付能力不斷走下坡路的背景下,增資無疑成為“當務之急”。
而先前長城人壽曾靠着一次大規模增資,使得償付能力“一躍而上”。2017年7月,彼時原有8大股東以及1名新增股東擬向長城人壽增資50億元,直至同年10月,長城人壽增資50億元獲批。這也意味着在股東們的鼎力相助之下,公司的註冊資本推至55.32億元。
在50億增資“一錘定音”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紛紛創下超200%的高點。2017年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達207.89%,同比增長102.21個百分點;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則同比增長100.13個百分點至213.25%。
這僅是長城人壽自成立以來的一次增資。自2005年以來,公司已先後經歷9次增資,註冊資本從最初僅有的3億元節節攀升至當下的55.32億元。
而不斷的增資、引入新股東也促使長城人壽股權結構分散。若公司第十次增資順利,增資後持股長城人壽的股東多達21家,持股比例為5%以下的將有16家。
營收與利潤“錯位”,15年累計虧損超28億
與長城人壽近十次增資相對應的是公司保險業務收入不斷擴大。
據長城人壽年報顯示,保險業務收入從2009年的6.96億元增長至2011年的31.3億元,但自2012年以來連續下降三年,直至2016年再次回升至31.94億元,隨後呈現逐年增長之勢,從2017年的50.78億元步步增至2022年的148.5億元。
數據表現超出預期的背後從其倚重的銀保渠道便可窺見一二。
銀保渠道向來被視為險企擴大規模的利器。長城人壽副總經理陳卓曾在2022年7月表示,當前長城人壽銀保渠道銷售目前能佔到50%,經代渠道約佔30%,90%以上為終身保障的價值業務。
比如2022年公司保費收入前五名的保險產品中長城嘉峪關養老年金保險和長城金禧兩全保險(分紅型)的銷售渠道正是銀保渠道。
然而在長城保險業務收入不斷爬升之際,公司淨利潤卻跌宕起伏。
2012年以前,公司自2009年以來連續三年虧損,2009-2011年的淨虧損分別為2145.7萬元、1.63億元、5.57億元,三年累計虧損金額為7.41億元。自2012年以來連續4年盈利。
2016年後,公司淨利潤開始“由盈轉虧”。2016-2018年的淨虧損分別為5.19億元、7.23億元、15.9億元,合計淨虧損金額高超28億元。
2019年,彼時公司淨利潤又開始由虧轉盈,2019-2022年淨利潤分別為9192.7萬元、1.35億元、1.49億元、9939.97萬元。
即便長城人壽如今已連續4年淨利潤保持盈利,但總體來看,公司長達十餘年的時間裏,盈利仍舊難以覆蓋虧損金額,15年間累計虧損金額超28億元。
在淨利潤一波三折的背景下,長城人壽股權難尋買家。
去年12月,股東廈門華信元喜投資有限公司(簡稱“華信元喜”)擬“清倉”長城人壽,但時至今日,華信元喜仍位於公司股東之列。
不僅是華信元喜,包括中國二十二冶集團有限公司、湧金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中建二局在內的多家長城人壽股東意圖轉讓所持股權,最終普遍“無果而終”。
短期來看,長城人壽能通過股東“輸血”提升資本實力;但長期來看,其還是要在自我“造血”上下功夫,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向公司總資產過千億元、營業收入超300億元、壽險前30名等目標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