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節日經濟”的狂歡,外媒發出感嘆!

剛剛過去的“雙十一”成為全世界關注焦點,成交數據顯示,中國的購買力正在反彈。“新節日經濟”的狂歡,讓外媒也發出感嘆。《華盛頓郵報》稱,雙十一不僅是中國的節日,更是世界的節日!

所謂“ 新 節 日 ”, 是 指 我 國 傳 統 節 假 日 以 外 的、 近 幾 年 新 形 成的、 約 定 俗 成 的 民 間 節 日, 如“520”“618”“雙十一”“情人節”等。有的是本土廠商打造的,如“520”取意漢語發音的諧音“我愛你”,“618”取意為“就要發”;另一類是國外傳入的如“情人節”“白色情人節”等。這類主要面向年輕人的新節日,演變成商家與消費者共同推動的一場“狂歡”。

“新節日經濟”的狂歡,外媒發出感嘆!

“新節日經濟”的狂歡,外媒發出感嘆!

新節日經濟從何而來

首先,大多數新節日與“情”相關,“520”“女生節”“雙十一”“情人節”“白色情人節”等主要紮根在青年人羣。這部分人羣大約 3 億,是我國新節日經濟異軍突起的根基。這部分人羣主要由“80後”“90 後”和“00 後”構成,他們的消費觀念與其父輩,即“50 後”“60 後”“70 後”有天壤之別,可以説從根本上顛覆了其父輩的消費觀念。父輩的消費觀念能夠用“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量入為出”等描述,而子代的消費觀念則是“緊跟時尚,及時翻新”和“先消費享受再説”。父輩人崇尚節儉,子代人崇尚消費。

其次,新節日經濟興起的“商”的邏輯是價格優惠,新節日期間的各種商品與非節日期間相比,普遍有較大的折扣幅度,而且在商家之間、平台之間展開價格競爭,較大幅度價格優惠的背後是薄利多銷。

最後,“情”“商”兼而有之,相互交融,即“情商融合”,實際上就是經濟學上所説的供需匹配。“情”主要為需求方,“商”主要為供給方。“情”與“商”在中國這塊通過改革開放培育的經濟發展“沃土”得到保護、培植和催生。一方面,改革開放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人們可以享受、模仿、追求世界各國的生活時尚,為消費市場、消費需求打開了巨大的空間。另一方面,改革開放激勵人們迸發出極大的創新創造能力,釋放出巨大生產力,豐富多樣的消費品不斷湧現。

“新節日經濟”的狂歡,外媒發出感嘆!

“新節日經濟”的狂歡,外媒發出感嘆!

新節日經濟發展為何如此強勁

第一,巨大的、多層次的消費市場。中國有4億多中等收入羣體,形成目前中國消費市場的主體,需求更新式購房,購買中高檔轎車、中高檔家庭耐用消費品以及相關的中高檔各種非耐用消費品,撐起我國消費市場的半壁江山。還有6億人每月人均收入1000元,這一羣體構成我國中低檔消費品的需求主體,也是新節日經濟中商家供給巨大量產的相應中低檔消費品的主要市場定位。另外,還有一部分高收入羣體支撐起了我國高端消費品,包括奢侈品的消費市場。綜合來説,我國消費市場的層次性非常明顯,低、中、高檔消費品均有其巨大的市場需求。這也決定着我國製造業各產業部門的技術水平、資本投入以及裝備層次可以有一個從低到高的分佈,以應對我國農村剩餘勞動力整體生產力偏低,並且要逐漸轉移到非農業部門包括製造業部門的經濟轉型、經濟結構調整需求。

第二,較低的生產成本。我國製造業生產消費品和廣義服務業提供消費服務的成本較低,主要原因在於勞動力成本較低,而這主要是由我國現在所處的特殊經濟發展階段決定的。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二元經濟結構特徵較為突出,農業勞動力從農業農村轉移到製造業和服務業的過程還沒有完成,今後若干年內,我國至少還有六千萬以上的農業農村勞動力需要轉移到製造業和服務業部門。不可忽視的是,城鎮居民收入和農村居民收入存在着較大的差距。這一背景決定了農業農村轉移勞動力的工資水平處於相對較低的水平,並且也制約了城鎮勞動力的工資水平。

第三,世界上最發達的互聯網金融網絡和商品配送(快遞)網絡。我國電子貨幣的發展程度已經遠遠超過發達國家,能夠支撐起網絡交易,再加上低成本、高效率的商品配送(快遞)網絡,為新節日經濟的興起奠定了交易基礎。以互聯網金融支付手段和商品快遞配送網絡為基礎的、發達的網上(線上)交易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消費者購買消費品的成本。首先是商品搜尋成本和信息成本,一部智能手機加上網絡平台,消費者不出門“全知天下事”;其次是時間成本,線上交易極大節約了消費者的購買時間,短到幾秒鐘、長不過幾分鐘即可完成一次交易;最後是購買的距離成本,線上交易和快遞配送網絡基本上消除了消費者購買的距離成本。線上交易從根本上顛覆了消費者購買的時空觀。

“新節日經濟”的狂歡,外媒發出感嘆!

“新節日經濟”的狂歡,外媒發出感嘆!

影響

重點關注近幾年新節日經濟興起後居民消費率的變動情況,我們發現 2015 年、2016 年、2017 年和 2018 年分別為 38.05%、39.35%、39.00% 和39.37%,2016 年以來的三年基本上沒有太大變化。這説明,這三年居民消費總量是平穩增長的,居民收入在消費與儲蓄之間的分割基本不變。新節日經濟短期內刺激消費的情況並沒有改變在年度期間內消費的正常平穩增長。那麼可以合理推斷為,新節日經濟短期消費的爆發是以非新節日期間消費的萎縮為基礎的

正常情況下,在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段,通常是數年,消費者根據收入和儲蓄情況計劃其非日常的大項消費支出,如購買較貴的耐用消費品,比如冰箱、空調、彩電甚至轎車,或者改善居住條件。消費者在一年內各個時間點上的消費支出通常是平穩的。這種平穩,包括人們約定俗成的、有穩定預期的一年之內重大節日的“特殊支出”,如春節、中秋節等。現在,商家人為製造出幾個特殊的日子,如“520”“618”“雙十一”,並以大幅度降價等價格優惠手段,刺激消費者集中消費,而低價雖然使消費者通過增加購買種類或數量等方式改變購買組合,卻難以改變總預算

從“提前消費”與“延滯(延期)消費”的視角來看。新節日經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消費支出軌跡。由於較大的價格優惠,部分消費者將期內計劃的部分支出項目集中到新節日價格折扣期間兑現,但是改變的僅僅是兑現的時間軌跡,消費者稍微“延後”或者“提前”兑現了期內計劃中的消費支出。為了“提前”,部分消費者可能由此產生了消費信貸需求,但是除房貸外,較小額度的消費支出(包括較昂貴的家庭高檔電器)產生的消費信貸需求是非常有限的。這一點從家庭轎車銷售中轎車經銷商聯合金融機構極力推出的無息購車貸款策略中顯露無疑。當然,較大的價格優惠誘惑出部分消費者的“消費衝動”,形成計劃外的消費支出,即經濟學中界定的與“持久性消費”相對應的“暫時性消費”。這是新節日經濟刺激消費額外增長的效應。但“暫時性消費”量並不顯著

從廠家方面分析,則產生了“平穩生產—集中供貨效應”。就大項消費支出(供貨)而言,新節日改變的消費節奏要求廠商調整其過去慣常的“平穩生產—平穩存貨—平穩供貨”模式。現在,為了適應新節日消費“脈衝式”圖式,廠家實行“平穩生產—集中供貨”模式,核心是為新節日“脈衝式”消費備足商品。從流通業供給方分析,除大項消費支出外,新節日中“520”“雙十一”等帶有濃厚的“情”,激發出數億青年人的“禮物”情懷。大量商品(禮品)的集中衝擊,直接考驗快遞配送業的極限承受力,而日益完善的各種互聯網平台、物流鏈條(包括配送和運輸),以及相應的運輸業基礎設施的快速改進,主要是高鐵、高速公路、機場和航線等,為快遞配送業的發展提供了充分保障。當日送達、24 小時內送達和隔日送達搭起了廠家和消費者的供給—需求網絡系統,降低了雙方的銷售與購買成本,提高了供給效率,刺激了消費需求。

上文略有刪減

來源 | 人民論壇11月上

作者 | 山東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導,山東師範大學經濟學院院長 臧旭恆  

原標題 | 新節日經濟興起的內在邏輯

新媒體編輯 | 劉一霖

原文編輯 | 銀冰瑤

“新節日經濟”的狂歡,外媒發出感嘆!

【來源:人民論壇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230 字。

轉載請註明: “新節日經濟”的狂歡,外媒發出感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