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監管沙箱”持續擴容中。日前安徽省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第一批創新應用對外公示。具體來看,此次公示創新應用主要聚焦於區塊鏈、大數據等前沿技術,並突出了提升金融服務效能和用户體驗等熱點主題。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中國版“監管沙箱”的進程不斷加速。截至目前,北京、上海、成都、深圳等15個省市和地區已有24個批次、103項創新試點應用“入箱”。
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對《證券日報》表示:“我國金融科技創新監管發展趨勢呈現數據、技術與場景一體化,從銀行科技到保險資管科技全面鋪開,逐步建成中國金融科技創新標準體系,在監管的前提下注重降本增效改善經營等特點。”
首批“監管沙箱”項目公示
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應用,也稱金融科技“監管沙盒”,旨在引導持牌金融機構、科技公司,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探索運用新興技術驅動金融創新、賦能金融提質增效,着力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安徽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公示了2項創新應用,分別是交通銀行安徽省分行申報的“基於大數據技術的企業園區綜合金融服務”以及徽商銀行申請的“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綠色信貸服務”。具體來看,上述創新應用使用了區塊鏈、大數據、多方安全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涉及應收賬款融資、支付結算、信貸融資等場景。
從申請機構看,本批次應用申請機構均為銀行,包括交通銀行、徽商銀行。
此外,湖北、貴州、廣西、山西也於日前公佈第一批創新應用情況,項目均為金融服務類應用。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被廣泛應用於申報項目中,涉及大數據風控的資金管理服務、小微企業融資服務等。
從申報機構來看,銀行機構仍為申購主體機構,涉及建設銀行、桂林銀行、工商銀行廣西壯族自治區分行、中信銀行太原分行、貴陽農村商業銀行貴陽銀行、中電金信軟件等機構,銀行依舊是申報主體機構。
博通分析資深金融行業分析師王蓬博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總體來看,上述地區‘監管沙箱’項目體現了地方性特色,且銀行參與度非常高,達到了100%,同時區塊鏈技術運用較為廣泛,並通過提高風險防控水平、提升小微企業融資服務等領域,提升了金融服務的便捷性和可獲得性。”
103項創新試點應用“入箱”
縱觀目前全國“監管沙箱”情況,截至目前,試點區域已擴大至北京、上海、深圳、湖北、杭州、山西等15個省市和地區。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經公示的試點應用項目已達103項。北京、上海的“監管沙盒”進展最快,均有三個批次的創新應用對外公示。各地公示的試點應用項目包括:北京首批6項、第二批11項、第三批5項;上海第一批8項、第二批5項、第三批3項;深圳第一批4項、第二批4項;雄安第一批5項、第二批2項;蘇州第一批5項、第二批4項;成都第一批6項、第二批3項;廣州第一批5項、第二批4項;重慶5項;杭州5項;山東3項;湖北2項;貴州2項;廣西2項;山西2項;安徽2項;至此,共有15個省市地區24個批次的103個創新試點應用項目對外進行公示。
整體來看,金融服務類應用較受青睞,且申報頻次較高。例如,近期公示的湖北、貴州、廣西、山西、安徽5省市地區申報項目均是金融服務類應用。同時,從今年各省市地區申報項目來看,地方性城商行正在積極參與申報且參與度進一步增強,例如此前參與申報機構包括桂林銀行、貴陽農村商業銀行、徽商銀行、四川新網銀行、瀘州銀行、齊魯銀行、杭州銀行等等。
王蓬博預計,未來城商行參與度會進一步增加。他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金融創新是城商行的未來,其中金融服務類、風控等領域項目應用,會持續成為熱點項目。”
易觀分析高級金融顧問蘇筱芮對此表示認同,她進一步表示:“伴隨着金融科技‘監管沙箱’的不斷深化,城商行參與金融科技類項目的意識將進一步提升,預計未來參與度將進一步增強。”
此外,從申報機構來看,銀行的參與度最高,超過九成,且申報主體大多以銀行為主。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在103個項目中,僅有7個項目的申報主體中沒有銀行機構。
蘇筱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銀行參與度頗高其主要原因是銀行業務類型廣泛,擁有豐富的業務場景,為金融科技的運用提供了良好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