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專注兩會——張立羣詳解“十四五”經濟發展五大關鍵詞
新華網北京3月6日電 2021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哪些新變化?今年經濟增速6%以上如何理解?“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中為何提出“五個更”?今年的宏觀政策為何不要急轉彎?以“十年磨一劍”精神在關鍵核心領域實現重大突破的考量在哪?對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羣做客新華網全國兩會訪談間,對相關熱點問題進行一一解讀。
新華社照片,空中俯瞰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千島湖汾口鎮(2018年4月3日攝,無人機照片)。
報告中有三個新變化
新華網:今年的這份政府工作報告有哪些新變化?
張立羣:今年這份報告,有三個新變化:第一是站位更高,第二是格局更大,第三是文風更簡明。
站位更高。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是站在更高的基礎上所做的回顧和總結,特別是2020年,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基礎上所做的回顧和總結,使人感覺站位更高。
格局更大。報告是基於我國經濟長期發展的實踐,基於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發展的重大事件,站在一個新的歷史維度上,對中國經濟發展一系列的內在特點,有一個更全面、更深刻、更科學的認識,圍繞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樣一個宏大目標所作出的安排,使人感覺格局更大。
文風更簡明。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既有對過去一年工作總結,也有對今年工作的安排。既包括對“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簡要總結,也有對“十四五”經濟發展主要目標任務的簡明扼要説明,讓人感覺一目瞭然,耳目一新。
GDP目標6%以上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經濟增速是綜合性指標,今年預期目標設定為6%以上,考慮了經濟運行恢復情況,有利於引導各方面集中精力推進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經濟增速、就業、物價等預期目標,體現了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要求,與今後目標平穩銜接,有利於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
新華網:這份報告中有很多關鍵數據,其中一個是確定了今年的經濟增速是6%以上,您怎麼看待這個數據?
張立羣:政府工作報告給出的2021年經濟增速目標為6%以上,這個目標也可以理解是一個增長區間,為全年經濟發展提出了一個增長底線。對於這一目標數字的科學設定,要考慮多方面因素,比如我國外部環境的複雜性、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國內經濟恢復增長的基礎還不夠穩固等問題。
此外,6%以上的經濟增速將有利於各級政府在謀求高質量發展,謀求綠色清潔發展方面,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為抓經濟、謀發展等方面的工作提供了一個可展現的舞台。
“十四五”規劃中發展的“五個更”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各年度視情提出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全員勞動生產率增長高於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物價水平保持總體平穩,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新華社照片,2020年1月11日,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通過國家驗收正式開放運行,成為全球最大且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夜色中的“中國天眼”全景(2020年1月8日檢修期間拍攝)。
新華網: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我們還注意到,“十四五”我國要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加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有“五個更”,這五個關鍵詞背後需要哪些相關的政策部署?
張立羣: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提出這五個方面的要求,具體看:
更高質量是面向第二個百年的總體要求。在第一個百年中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跨越,第二個百年要實現從有到好的跨越,實現這樣一個偉大的跨越,必須要牢牢地抓住高質量發展這個發展目標。因此,我國要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體制機制的完善來不斷地形成支持高質量發展制度。
更有效率是要提高要素資源的配置效率。如何提高效率?需要加快暢通國內經濟大循環,抓住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建設強大的國內市場。
更加公平是需要政府在這方面更好地發揮作用。這其中包括各項制度、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需要各個部門真抓實幹,使得整個公共服務、基礎設施保證能夠在均值化、全覆蓋方面有大幅度的提升。
更可持續是要在綠色發展方面下功夫。我國現在的經濟體量相當大,這個體量的經濟活動對環境影響不可低估,就要求現在的發展既要謀劃好經濟持續較快的發展,也要謀劃好綠色清潔的發展。
更安全地發展是要圍繞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內外環境的複雜變化,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持續的能力。
宏觀政策不急轉彎
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今年要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促進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在區間調控基礎上加強定向調控、相機調控、精準調控。宏觀政策要繼續為市場主體紓困,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轉彎,根據形勢變化適時調整完善,進一步鞏固經濟基本盤。”
新華網:宏觀政策方面,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宏觀政策要繼續為市場主體紓困,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轉彎。”對於“不急轉彎”該怎麼樣理解?
張立羣:2020年宏觀政策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總體來看,有應急性的特點。今年,從宏觀經濟政策來看,是從一種應急的模式向着常態化的模式調整,這個調整要實現的另外一個目標就是要解決中國經濟長期存在的下行壓力。
對於宏觀經濟政策要求,要提高定向調控的能力、相機決策的能力、精準調控的能力、不能夠急轉變,如果政策轉得太急,對於企業的生存發展也會有影響。這樣才能不斷地鞏固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不斷地加強經濟回升向好的勢頭,才能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重大關鍵技術創新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要健全穩定支持機制,大幅增加投入,中央本級基礎研究支出增長10.6%,落實擴大經費使用自主權政策,完善項目評審和人才評價機制,切實減輕科研人員不合理負擔,使他們能夠沉下心來致力科學探索,以‘十年磨一劍’精神在關鍵核心領域實現重大突破。”
新華社照片,2020年6月23日,我國北斗三號全球衞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衞星在西昌衞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
新華網: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以“十年磨一劍”精神在關鍵核心領域實現重大突破。未來五年我國要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這些表述是出於怎樣的考量?
張立羣:當前,我國在關鍵核心領域還存在一些短板,形成的原因是多個方面的。從技術要素供給來看,特別是在重大關鍵技術方面,要把新型舉國體制的能力建設加快加強起來。
從各國的經驗來看,這一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久久為功。在這方面,從長遠出發,積極發揮我國的新型舉國體制在重大領域突破能力的優勢,從現在開始加快起步,紮紮實實,鍥而不捨地做下去,一定可以取得重大突破。
監製:周紅軍
策劃:邱小敏
導演:李 由
文字:楊曉波
剪輯:劉 廈、蘇崢嶸
包裝:陳 正
視覺設計:王 曄